人民网
人民网>>福建频道

打造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中共南平市委书记 林文斌
2021年11月22日09:56 |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小字号

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我国正式设立武夷山国家公园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唯一一个既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武夷断裂带。黄海摄

南平市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圆满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的基础上,围绕建立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持系统观念,着手启动建设环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并制定出台先行方案,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础设施提升、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五大行动”,旨在依托国家公园这个最突出的生态产品,在更好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布局一批生态优势产业、文旅融合项目、“两山”转化试点,打造系统集成推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建设的“试验田”和“先行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打造新时代富美新南平的“生态核心”,让武夷山国家公园金字招牌释放更多红利,为全国提供参考模式和范本。

武夷云海。余泽岚摄

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当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守护者

牢固树立“保护第一、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的国家公园理念,把保护作为设立环武夷山国家保护发展带的首要任务。

一是强化空间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兼顾利用的原则,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核心,在协同高效保护的前提下,划定重点保护区、保护协调区、发展融合区三类空间,进一步放大生态保护范围、拓展生态管护空间,同时统筹考虑国家公园及周边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加强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的引导,形成“国家公园—城—镇—村”融合发展体系,为进一步保护国家公园提供充裕缓冲空间,提升生态涵养能力。

二是强化红线保护。实施圈层管控、分区分类差异化落实管控措施,重点保护区以生态保护红线为主体,确保核心资源应保尽保,最大限度保证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协调区,将国家森林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未纳入国家公园红线的部分纳入,参照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结合正面清单进行监管,更加系统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发展融合区,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等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科学合理利用相关资源,确保国家公园更好发挥溢出效应。

三是强化系统保护。持续探索管理智能化、管控严格化、修复科学化、责任明晰化的生态系统管护模式,更好实现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严格保护、整体保护、系统保护,确保大气、地表水、森林土壤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I类标准,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得以实现。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黄海摄

积极探索“两山”转化,当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探路者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设立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的第二大任务,就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并以此为依托,扎实推动全国首个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一是探索新路径。围绕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规划编制、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等试点工作,着力推进生态产品调查、确权、量化、评价等工作,推进武夷山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持续深化“森林生态银行”等创新路径,探索具有南平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二是创造新模式。依托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茶、竹、水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技术方法、路径模式、服务支持体系,打通资源转化利用全环节全链条。先行先试开展“双碳”行动,深化“一元碳汇”试点,深化光泽“无废城市”试点,创建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推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周边区率先打造一批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建设碳中和先行示范区。

三是导入新要素。用好国家公园“金字招牌”,做好规划、谋好项目、列好清单,特别是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广“农兴宝”“碳汇贷”等绿色金融产业,健全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吸引更多市场主体、技术人才、金融资本投入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形成保护建设合力。

九曲溪上游生态公益林。黄海摄

着力统筹保护和发展,当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者

以实施“五大行动”为抓手,努力把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一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围绕全面提升水、森林、土壤质量,持续整治毁林种茶、“两违”建设等突出问题,计划综合治理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区域河流137公里,提升森林景观2万亩,改造提升国家森林步道120公里,实现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体化保护和系统化治理。

二是实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立足环武夷山国家公园周边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全面开展普查,摸清文化资源底数,开展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程,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推进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保护修缮和当代复兴,打响朱子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建盏建本文化、宋慈法律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加快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并加快推进总长约251公里的武夷山国家公园交能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积极推动武沙高速公路、武夷山新机场、温武吉铁路等重大项目早日开工,构建便捷交通环线,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四是实施文旅融合发展行动。按照“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的要求,发挥国家公园和“双世遗”品牌优势,实施武夷山朱子文化园旅游设施配套工程、建阳考亭文化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新项目、规划一批新线路、打造一批新业态、落地一批新产品,提升环武夷山国家公园文化和旅游带产品体系、基础配套、服务品质。

五是实施乡村振兴示范行动。聚焦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一座山”“一片叶”“一根竹”“一瓶水”“一只鸡”等最具优势、最有基础的生态优势产业,培育以生态食品、林竹开发、旅游康养为代表的千亿绿色产业集群,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打造一批“国家公园+乡村振兴”“朱子文化+乡村振兴”“绿色产业+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构建环国家公园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体系,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带动保护发展带周边区域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燕子窠生态茶园。肖文凤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将以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为契机,扛起使命责任,勇当改革先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责编:陈楚楚、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