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福建频道

打造“增长极”建设“四个区”奋力谱写“宁德篇章”

——专访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

2021年12月29日08:20 | 来源:福建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打造“增长极”建设“四个区”奋力谱写“宁德篇章”

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后,三项工作在宁德市紧锣密鼓地展开:一是会议精神由上而下迅速宣传开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二是宁德市从战略对接、任务承接、产业衔接、路径连接四个层面,逐条逐项对落实省党代会报告进行深化细化具体化;三是坚持干字当头、以干得助,在全市上下掀起了“决战四季度、决胜开局年”的浓厚氛围。

记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对宁德提出“加快三都澳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建成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宁德市对此是如何理解和看待的?

梁伟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聚焦谱写“福建篇章”,对今后五年工作作了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目标提气、措施务实、路径清晰,让群众读了很有感,让干部看了就知道怎么干。特别是报告对宁德提出“加快三都澳开发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建成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是继习近平总书记肯定宁德“从当年的‘老少边岛贫’地区,打造成如今全省的新增长极”之后,省委对宁德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宁德未来五年发展的期望和重托,让我们备受鼓舞和振奋。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和实践地,这些年,宁德始终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踏上新征程、书写新篇章,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宁德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自觉肩负起“重要增长极”的历史使命,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宁德篇章”的实际成效,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未来五年谱写“福建篇章”作了全面部署,宁德如何在这张蓝图下描绘好“子蓝图”?

梁伟新:新一届市委在谋划未来五年发展时,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要加快构建“一核两廊五轴”的发展格局,建设全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核心区、现代化湾区经济的试验区、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区、绿色低碳宜业宜居的先行区等“四个区”的战略重点,以及“一个翻番、五个突破、全面跃升”的奋斗目标,着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增长极”、建设“四个区”,是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德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实践路径,是我们服务“福建篇章”的具体举措,也是未来五年谱写“宁德篇章”的战略重点。

记者: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建成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宁德有哪些想法和打算?

梁伟新:打造“重要增长极”,我们将在经济体量上强化新担当。2020年,宁德经济总量仅占全省5.96%,但通过这些年的打基础、蓄能量,宁德已经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我们将抓住这一重要机遇期,通过做大做强“四大经济”宁德板块,打造“现代化湾区经济的试验区”等,努力拿出与“重要增长极”相匹配的经济体量。未来五年,预计宁德生产总值可以“翻一番”,到2026年新增2800亿元,届时就可以为全省1.6万亿元经济增量贡献17.5%的份额。

打造“重要增长极”,我们将在产业发展上展现新作为。紧扣“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全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核心区”要求,持续抱好“金娃娃”、发展大产业,全面打响“宁德服务”,力争“十四五”末实现锂电新能源产值超4000亿元、不锈钢新材料产值达3000亿元、新能源汽车和铜材料产值均达1000亿元,以“宁德制造”更好地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实现上述“4311”目标,宁德就可迈入万亿工业时代。这是过去宁德干部群众想都不敢想的,但现在都有实实在在的项目支撑,是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

打造“重要增长极”,我们将在乡村振兴上打造新样板。30多年的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宁德顺利完成摆脱贫困的历史使命,打造了摆脱贫困的“中国窗口”。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亲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目前,新一届村“两委”换届已全面完成,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落实驻村第一书记和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指导员、金融助理员“一书记三大员”,并做好产业“精准定位、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三篇文章,加快推动“三产三新三链融合”,念好新时代“山海经”,着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的样板区。

打造“重要增长极”,我们将在民生保障上彰显新成效。围绕“绿色低碳宜业宜居的先行区”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让群众享有更多绿色获得感、绿色幸福感。同时,紧盯2026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这一目标,力求通过创业增收、就业增收、经营增收、服务增收等“四类增收”,让每位群众都能找到适合的增收路子。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就学、就业、就医和养老等问题,我们还提出满足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得了学、上得好学”的需求,满足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满足群众就地就近就医需求,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等“四个满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记者 单志强)

(责编:吴舟、陈蓝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