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看中国·千家万户的事

春回八闽大地 乘势而上续写新篇

林晓丽 彭晓玲
2022年03月31日14:07 |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小字号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曾工作17年多的福建。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他先后赴南平、三明、福州等地考察调研。

时光流转,又是一年春来到。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如碧海,倾吐着春茶丰收的喜悦;三明沙县夏茂镇俞邦村,村口石头上“沙县小吃第一村”几个大字沐浴在春光里,预示着新的起点;三坊七巷的严复故居里人来人往,聆听百年前“睁眼看世界”的启示……

连日来,人民网记者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考察足迹进行回访,深深地感受到八闽大地干部群众正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亲切关怀转化为努力奋斗、拼搏争先的前进动力,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福建篇章。

——谋医改、促林改

“首创精神”不止步

“改革”二字,深植于福建人民的精神基因,八闽儿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先进经验。

2012年以来,三明市以药品耗材治理改革为突破口,先行先试探索医改新路径,形成医药、医保、医疗改革“三医联动”等改革经验,为全国医改探索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看病的“包袱”轻了、用药的钱少了,老百姓的感受是实实在在的。“一方面报销起付线从900元降到600元,个人报销比例从70%提高到90%;另一方面药品价格下降,给老百姓‘减了负’。”在三明市医保中心驻沙县区总医院医保服务站从业近10年的石志端见证了医改的好处。

据石志端介绍,目前三明医保列出的27项特殊病种,基本涵盖了常见致死致残的大病。数额高的,一年可报销门诊费30万元、住院费60万元;报销比例通常在70%以上。

去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市沙县总医院考察时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金沙高级中学教师翁华回忆起在沙县总医院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得糖尿病的头几年,每到年底,医保账户就没钱了,转年头一两个月买药,都得自己先掏钱。有一天买完药发现,账户里余额竟有1万多……”当时,正在大厅窗口查询个人医保账户使用情况的翁华,把“入不敷出”到“年年有余”这件高兴事儿,当面向总书记汇报。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3月23日上午,习近平在三明沙县总医院住院楼一层大厅,同医护人员、患者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三明市沙县区总医院。许琰摄

改革的方向始终为了人民,三明医改在福建已是硕果累累:农村医保实现了“村村通”,福建全省95%的县域医学影像等六类医学中心建成投用,乡镇卫生院就能做影像检查和动态心电图,“家门口”能看的病越来越多;药价越来越“接地气”,2021年,省级开展第二批33种药品和7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价格平均降幅分别达到51.22%、69.81%,预计一年可分别节约费用7.09亿元、4.27亿元。

改革创新勇于向前,首创精神从不止步。

作为全国“最绿”的省份,从龙岩市武平县捷文村出发,福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步入了第二十个年头,三明林改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三明市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沙县区探索的“三权分置”把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赋予林地实际经营人权属证明、经营权登记、经营权抵押等权益,突破此前林权管理制度制约林地转包、租赁不能办证的难题,率先发出全省第一本林地经营权证。

张林顺展示编号为“0000001”的碳票。受访者供图

从去年5月,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党委书记张林顺领到的编号为“0000001”的全国首张碳票起,到如今福建省林业碳汇已累计成交321万吨,成交额4665.2万元,成交量和成交额均居全国首位,“碳汇”已由微澜翻涌成浪。

——从“草根的”到“科技含量高的”

把“高质量发展”写在大地上

武夷山九曲溪畔,春光荡日暖风恬。在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里,黄灿灿的油菜花点缀了翠绿的茶园。

和风煦日中,武夷岩茶即将迎来一年一季的采茶季,“90后”的茶企负责人方舟开始清点设备、招募茶农,准备将生态茶园里养出的好茶“尽收囊中”。

“大豆根瘤菌固氮能力强,长成后刈割翻压入土,能为茶树供应天然绿肥。”从2018年开始,方舟着手将自家的茶园进行生态茶园改造,在燕子窠茶园,他尝试在千亩茶园套种大豆,有了四年的经验,现在说起生态茶园已是轻车熟路。

“大豆养茶”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团队的“生态栽培技术”,追根溯源,离不开发轫于南平的“科特派”制度。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3月22日下午,习近平在南平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同科技特派员、茶农亲切交流,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去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当时,作为南平市首批科技特派员,刘国英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科技特派员助力茶产业发展的情况。

“总书记来过以后,武夷山的政府、茶企、茶农和科技特派员们都干劲儿十足,大家劲儿往一处使,都想着建设好生态茶园。”刘国英说,这几年,武夷山全市茶企业和茶农纷纷承诺茶园不打草甘膦,尽量少施肥,为的就是生态种茶。

刘国英正在查看制茶设备改良技术。受访者供图

刘国英觉得,茶农、茶企种茶观念的转变,是生态文明建设结出的硕果。起初,有些茶农认为,茶园种植面积减少,产量减少,收入也会随之减少。后来大家发现,少用农药可以提高茶品质,原先500斤茶的收益如今100斤就能赚回来,自然而然地愿意尝试生态种茶。

如果八闽大地上的发展是一篇“文章”,那么“高质量发展”这几个字必定力透纸背。它们写在茶园里,写在沙县小吃的小店里,也写在高科技企业的车间里。

——在“碧水丹山”武夷山市,去年8月10日全面启动了全域生态茶园建设,全力推进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十四五”期间,武夷山近15万亩茶园将基本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让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互促,确保茶产业行稳致远、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打牢产业基础。

——在“沙县小吃第一村”的沙县俞邦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昌松把“将‘小吃村’变身3A级景区”作为头等大事,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同时,俞邦村的沙县小吃产业朝着“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的目标转型,力争继续“引领风骚”。2021年,俞邦村人均收入28320元,同比增长20%;村集体收入31.7万元,较上年近乎翻番。

——作为全球光学镜头的重要制造商,位于福州的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为成功着陆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提供了多套光学系统及镜头。过去一年,由福光负责研发的相关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助力天文观测看得更远、更清晰……

从“草根的”到“科技含量高的”,八闽大地上,“高质量发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守好山、护好水

永远守护住绿色骄傲

早上8点,拿着无人机、平板电脑,装上水壶和必备的药品,在平板电脑上点击进入巡护员巡护系统,武夷山国家公园武夷执法大队的杨世荣带着队员们开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

翻山越岭、过河趟溪,正值农忙,杨世荣和队员们需要确认生态保护区各个点位上的茶园“是否有人复种,是否有人扩种”,如果发现违法的情况,得就地执法并记录。

一路向上攀爬,路不好走,巡护凭脚力、眼力,如今也凭科技力,巡护员们多了不少“好帮手”。

杨世荣带着队员们巡山执法。受访者供图

“爬不上去的地方我们用无人机飞上去看,或者通过卫星图的方式比对核查。”三言两语间,杨世荣尽数展现了智慧巡护的本领,正是这样的科技手段,让国家公园的一草一木都在巡护员们的保护下。

在距离杨世荣队伍数公里外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里,巡护员们的位置和执法情况通过后台系统实时反馈——在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区,智能化设备无处不在,大到土地面积、森林面积,小到一辆入园的车辆,都可以实时监测。

去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调研时说,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去年以来,管理中心新增了两项系统,一个是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共接进来235个视频探头,生态保护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另一个是生态保护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对公园的历史数据动态展现,利用三维可视化手段进行辅助决策。”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主任张惠光介绍说。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告: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生态保护是国家公园的首要任务。“武夷山国家公园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提升智能化管护水平,科学开展生态修复,聚焦林下套种、复种茶叶等生态破坏行为,通过巡护网格化、监管智能化、修复科学化等措施,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切实有效地保护起来。”福建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智桢表示。

生态司法为广袤的山林筑牢“红线”。据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茂和介绍,该院设立了全国首个国家公园人民法庭,推行“碳汇”认购等替代性修复方式,通过设立世界遗产地巡回法庭等做法,丰富了对生态环境的专业性保护。近几年,武夷山法院在国家公园内开展了多批次的集中审理宣判,严厉打击了倾倒废物、“毁林种茶”等环境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行为。

好生态让更多的生物栖息于此,国家公园的“家底”更加殷实。

今年1月7日,武夷山国家公园宣布“上新”——其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阶段性成果显示,发现武夷林蛙、无凹带蜉金龟等6个新种。加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期间的发现,武夷山国家公园已累计发现11个新种。

2月27日,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区迎来首次联合科考活动,国家公园生态物种“大家庭”无疑将会越来越庞大。

守好山、护好水,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守文脉、话新语

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

“在宋代,刘涛一家子孙三代都当了郎官,郎官巷因此得名……郎官巷中曾走出许多名人,例如,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社会改革家和教育家严复先生。”从郎官巷走入严复故居的沿途中,三坊七巷讲解员游佳丽往往从这样一段话说起。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3月24日下午,习近平在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向游客和市民招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去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听取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情况介绍后,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参观严复故居。

三坊七巷郎官巷。人民网 林晓丽摄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严复故居也成了三坊七巷最“火”的“打卡点”。“许多游客都说一定要来看看总书记走过的这条巷子、到过的这些地方。”游佳丽笑着说。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三坊七巷里蕴藏着福州的故事、中国的故事。这些年,三坊七巷先后引进多种新业态,让游人徜徉街巷,推开一扇“旧窗”,发现一件“新事”。

前些年,老街坊陈丹在三坊七巷南后街上开了全国首家金鱼博物馆——“国潮鱼馆”。在鱼馆正厅的中央,有一口大水缸,金鱼游荡,绿藻“肆意”生长,在水缸中形成了循环生态。

作为福州观赏金鱼的古法培育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丹希望客人一进门就能看到这口水缸,从而激发出他们对于福州古法养鱼技艺的兴趣。

“国潮鱼馆”“潮”在哪儿?在陈丹看来,“国潮”就是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传承。“金鱼不仅具有观赏性,还承载着延续了数百年的金鱼文化。”

以新语话“旧事”,用新方式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传承的答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去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朱熹园考察时曾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了做好朱子文化的“文章”,一年来,南平市以朱子文化为引领,深化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动保护、学术、交流、教化、传播等“五大工程”建设。

在位于朱熹故乡的南平市五夫镇朱子文化园内,兴贤古街经过整体提升,朱子社仓、兴贤书院、新紫阳楼等经过改造提升,吸引四面八方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前来“论道”;首届考亭论坛在南平举办,9位学界专家被聘请为考亭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由“大话熹游”文创团队打造“卡通朱子”的城市文化IP,已逐步融入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这片闽北大地上,朱子文化的踪迹俯拾皆是,迸发出生机活力。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新征程上,福建凭着只争朝夕的干劲、滴水穿石的韧劲,正续写新的、春天里的故事。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责编:陈蓝燕、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