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检察院:“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 让检察保护稳固家庭教育堡垒

小亮的父亲出轨家暴,母亲在小亮11岁时终于不堪忍受与父亲离婚,带着他独自生活。然而,父母离婚后,小亮生活并没有变得更幸福。母亲认为因为带着小亮无法开始新生活,把压力释放在小亮身上,对小亮肆意打骂,后来索性把小亮丢给了外婆照顾。之后,母亲重组新家庭并有了小儿子,在小亮眼里,母亲似乎将全部的爱都给了那个他同母异父的弟弟,而青春期的敏感和叛逆更让他与母亲渐行渐远。家庭的变故让小亮渐渐偏离了正常成长轨道,初中辍学、混迹社会。2019年10月的一个晚上,17岁的小亮参与一场持械聚众斗殴,进了看守所。小亮的成长和犯罪过程,充分暴露出家庭监护缺位带来的近乎毁灭性伤害。
一个制度设想,让检察干预有了抓手
在长乐区检察院办理小亮聚众斗殴案的过程中,检察官充分梳理分析当地该类案件,联合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司法社工共同开展量表评估和入户家访。通过调查小亮及其监护人的身心状况、个人品格、家庭经济条件以及教养方式、家庭生活、工作情况等,检察官发现小亮生活中重组家庭中,自幼受到暴力管教,亲情淡漠,性格敏感易怒,长期与社会不良青年为伍,这与小亮父母监护不当、履职不力有直接因果关系。在落实小亮具备取保候审家庭监护条件后,长乐区检察院对小亮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并向小亮父母发出“督促监护令”。
面对一个个因家庭监护不力而走向犯罪或受到侵害的孩子,福州市检察机关始终致力于从家庭根源寻求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解决方案。2019年10月,福州市检察院创新探索“督促监护令机制”,要求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加强家庭监管,配合司法机关帮助涉案未成年人改掉恶习、重回正轨。两年多来,福州市检察院先后联合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制定《福州市人民检察院“督促监护令”实施办法(试行)》,出台五项配套制度,于2021年8月联合市民政局、妇联、团委、关工委等单位制定《关于联合推进“督促监护令”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构建社会调查、家庭教育指导、社会救助、考察评估等各环节联动配合机制,确立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在检察环节介入家庭教育指导促进根源问题解决的新模式。运用家庭探访、学校回访、社区走访“三访”工作法进行跟踪监督,并将监护人落实“督促监护令”内容、履行监护职责、促进涉案未成年人发展情况作为案件后续办理参考。
检察官联合社工深入开展社会调查(资料图)
“督促监护令”机制于2021年6月在全国检察机关推广,以督促监护率作为核心业务指标从2021年度起作为全国检察机关60项业务指标纳入考核,“督促监护令”以“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新提法,被《家庭教育促进法》立法吸纳。作为全国“督促监护令”的首创点,截至目前,福州市检察院针对369个存在家庭监护问题的案件,发出“督促监护令”401份,有效督促“甩手家长”履职管教,还会同市妇联等市直26个部门建立了家庭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庭教育指导中心,更好推动家庭保护责任落实。
挽救“没有父母”的孩子 检察保护筑牢家庭防护屏障
自从父母离异后,小亮就被周围的人嘲笑是“没有父母”的孩子,如何让离开父母多年的小亮重新适应家庭监护下的生活,尤其是融入重组家庭,成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首先面临的难题。
发出《督促监护令》后,长乐区检察院针对小亮的特殊成长经历制定具体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方案。
检察官参与制定具体个性化家庭教育方案(资料图)
对小亮的母亲,长乐区检察院提出,在小亮成年之前,母亲要将其带至新家庭共同生活,由小亮为年幼的弟弟每周阅读儿童绘本一次,父母必须陪同,并要求小亮的父母在考察期内不定期带小亮参加聚餐或旅行等家庭活动,开展次数不少于3次。针对小亮母亲粗暴的教育模式,要求其加入检察院和社工联合创办的“亲职教育群”,每天在线学习家庭教育文章和视频,每月定期参加监护考察组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掌握科学教育方法。为了形成可视化的考察记录,检察官还制作监护行为记录表,除准确记录参加上述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外,还要求家长写明监护过程中其如何教育改正孩子的行为问题。
对小亮的继父,长乐区检察院提出,为了破解重组家庭的敏感关系,每周至少要与小亮面对面交心聊天2次,并重点就小亮寻求群体归属感问题,深入了解其心理动向和交友情况;限制小亮夜出,如规定小亮晚上十点前必须回家等,必要时教授小亮拒绝的方法和技巧,防止其受不良朋友朋辈邀约并逗留在外。
经过六个月的督促监护和家庭教育指导,小亮的家庭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闷葫芦”儿子现在遇到问题不再封闭自己,愿意与继父交流探讨,甚至到深夜;从原先对弟弟的妒忌与厌恶,到现在主动分担照顾弟弟的饮食起居;学会拒绝原先涉案不良朋辈外出玩乐邀请,并在父母的指引下初步确立人生规划,凭借一技之长找到一份学徒的工作,自愿将为数不多的工资全数上交给父母。
孩子无法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但父母却可以选择成为更好的父母,让家成为孩子逐梦的温暖港湾。福州市检察机关致力于系统方法、专业力量提高监护干预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通过科学的社会调查准确地反映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根源,从而制订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方案,让家庭教育最大化发挥作用帮助未成年人重回正轨。
专业平台+专业团队 检察帮教全面科学升级
司法宽宥、学校教育、社会帮扶,都离不开家庭的坚定支持。福州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新修订的“两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对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新要求,与市妇联、关工委以及社工、心理咨询机构携手,硬件和软件双管齐下,用专门的平台+专业的团队给予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更科学、更全面的保护。
2022年6月1日,福州市检察院联合市妇联成立了福州市“春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该中心位于晋安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中心,依托引进的台湾2家社工组织与4个本土社会机构资源,共同开展青少年专业化个案服务和相关主题活动。
截至目前,福州市检察机关有46名未成年人检察干警取得家庭教育指导技能资格证书,联合有关部门共建成集心理咨询、教育帮教、实体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站)13个,实现全市两级院全覆盖,共为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520人次。
“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是福州市检察机关构建未成年人教育挽救新模式,从强化家庭监护层面更好地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在促使涉案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重返校园、融入家庭的同时,切断不良家庭诱因,修复家庭关系,在家庭中筑起一道远离犯罪、远离伤害的坚实防线。(图文由福州市检察院提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