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福清:党建“小网格”盘活城市治理“大格局”

2022年09月05日12:08 |
小字号

近年来,福清市着眼破解制约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网格化党建模式,通过健全组织体系、创新网格服务、凝聚共治力量,积极推行“邻聚里”党建工作模式,深化社区“邻里关爱、聚集合力、里外同治”的城市基层治理格局,全面打通党建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让城市基层治理更有效能、更有温度。

组织嵌入网格 打造共建共治新联盟

福清市坚持组织设置与网格划分相融合,打造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治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五级网络”连点成面。推行社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总支(党员网格长)—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楼栋长)”五级精细化网络,形成一贯到底的执行体系,推动服务管理向社区每个角落全覆盖延伸;采取建组织、织网格、派人员等方式把党组织建在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注重分类施策,根据老城街巷、无物业小区、高端住宅等各类型小区特点,探索个性化的工作模式,调动组织工作力量;在“无疫小区”创建行动中,按照规模适度、便于管理、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设立网格1560个,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闭环式信息收集、工作联动机制,帮助协调解决问题175个,以精细化网格构建起上下一体、快速响应、运转高效的防疫治理体系。

“四方联盟”下沉聚力。坚持抓党支部向下延伸和各类组织共建协同推进,推动各社区建立“社区+驻区单位+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的四方党建工作联盟,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帮扶共促。建立健全扁平化快速响应和协调推进机制,市委层面建立疑难问题定期会商研判制度,纵深推动工作落实;街道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职责,上下协同解决问题;社区层面坚持网格周例会制度,推动需求在网格发现、问题在网格解决。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驻区党组织和辖区党员共同参与,共商共议社区事务、共举共办党日活动,共享共用设施资源。全市126个机关单位、5888名党员在“党建超市”平台实名注册,开展共建活动2895场、认领需求10364个、共享场地149次。

“三支队伍”汇聚人心。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小区党员、驻区党组织党员“三支队伍”在城市治理中的“微细胞”作用。根据需求设立党员先锋岗,由每名党员志愿者根据自身特长和意愿,认领1—2个岗位,承诺3—4项服务内容,推动治理下沉、服务下沉,让有需要的居民按图索骥寻求帮助,有效提升小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党的组织延伸到小区、党的工作覆盖到户到人,为基层治理赋能提效,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全市累计成立志愿服务队725支,参与防控工作党员3.2万名,积极开展“扫楼敲门”、疫苗接种等服务,让温暖在战“疫”一线传递。

资源进入网格 构建下沉服务新模式

福清市坚持资源要素下沉,推行“五统一”党群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以“三个一”为工作导向,将城市治理服务落实到最基层。

画好一个圈。紧紧围绕“近邻党建”主题,加强对现有城市治理资源的整合,构建“2+7+N”党群服务网格体系,以“E+7(一家亲)”和“三联”城市党建共同体为龙头,7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为辐射单元,若干社区党群服务站、居民小区党群之家为基本节点,打造集党群之家、服务之窗、邻里互帮、居民议事等功能的共享家园网络;全面推行“四服务”(即点单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和“四公开”(即开放时间、活动计划、便民内容、服务项目公开),构建起“社区—网格—商铺—邻里”“15分钟党群服务圈”,实现居民少跑腿,服务送到家。

建好一套账。推进党员“双报到”活动,落实“认门、践诺、纪实”三环节,由镇(街)按岗位提需求,市直单位对单接任务,强化“双向对接”,有效衔接“万名党员问平安”行动,进行“一户一档”走访登记,建立起入住党员居民档案和网格内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弱势群体和服务资源“三本账”;采取公益性、半公益性、商业化等多种方式,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为居民提供个性化订单式服务,实现“党群大融合、服务全方位”。2020年以来,全市社区工作者人均入户90多次,发放民情联系卡13000多张,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90多件。

用好一张网。引入信息化手段,构建并推广线上、线下并行联动的“融e红”智慧党建平台,推动党建宣传多样化、党建管理精细化、党务手段现代化,通过与“智慧福清”平台的联动对接,打造“一口通办”的综合性党群服务平台;推动各社区建立微信公众号、居民小区微信群,在线提供办事指南、信息公开、预约办事等服务,“网上面对面”开展服务咨询,依托线下网格人员“一对一”精准对接线上需求,实现线上微信群与线下网格化“双网叠加”,助力“一网到底”。龙江街道天宝社区依托公众号和小区微信群,推动需求线上发布、线下网格领办,实时解决居民提出的1200多个问题,为辖区400多户家庭提供跑腿采购等志愿服务,确保对困难群众、流动人口等重点特殊人群关怀服务到位。

力量融入网格 创新协同治理新机制

福清市强化区域化工作理念,网聚资源、互联互动,充分调动各方治理主体的积极性,优化创新治理机制。

建立党员领办机制。通过将治理层级下沉到网格,将党员干部编入网格,明确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责任田”,形成“网格管理、上下联动、层级负责”的治理格局;同时,将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细化成项目,建立支部设置项目、党员领办项目、组团兑现项目、群众评议项目的党员领办项目工作机制,充分激发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带领居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融入到小区的建设和管理。在龙山道融东社区安定里巷道改造中,党员退伍老兵们自发组建一支志愿者队伍,加入“白改黑”工程监督,骨干党员牵头领办项目,轮流负责工程监督、帮助施工单位与居民沟通协调纠纷、到改造现场实地巡查、自发清理楼道垃圾等工作,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带动更多居民自愿参与到社区改造工作中来。

建立群众说事制度。在小区因地制宜建立说事中心(点),每周固定一天为“说事日”,由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说事会会长”,收集汇总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并围绕精品社区创建、城市党建等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按照目标任务、时间节点、验收标准“三清”的要求梳理形成项目清单,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式实施”;通过书记问事、居民议事、民主定事、承诺办事、办毕评事的“问、议、定、办、评”5个环节,形成全流程闭环处理机制,确保说事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居民自管、自治、自我服务的“聚邻”新模式。音西街道福百社区冠发小区说事点通过组建“劝和”小组,承担起小区内202户住户各类矛盾纠纷的调解和法治宣传工作,实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小区。

推行“红色物业”模式。结合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一小区一策”确定物业服务管理模式,通过发挥党组织在物业和居民之间的纽带桥梁作用,对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协商议事,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今年以来累计协调解决物业问题570余件。石竹街道金辉华府小区党支部以“小区事、大家议”的方式,形成以党建引领串联“小区党支部+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的“1+3+N”小区治理服务网络体系,有效破解疫情防控、小区改造提升、邻里纠纷等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小区的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福清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推行网格化治理模式,持续提升基层组织政治功能,把党的组织延伸到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让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城市治理的最末端,推动城市社区治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极大提升了治理的有效性和服务的针对性。同时,通过推行党员领办项目、深化“双报到”等工作,不断激发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力和效能得到进一步激发,从而为奋力建设最优最佳、卓越超越的“最福清”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责编:江苇杭、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