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妇联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凝聚“家”力量 共建文明城

近年来,厦门市妇联积极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领域的独特优势,凝聚合力、典型引领、创新载体,引领全市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争做垃圾分类的宣传员、指导员和监督员。让垃圾分类共识和绿色生活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深化妇联组织优势,打造线上线下矩阵型宣传网络
充分发挥厦门市妇联“一网两微”及全市各级妇联新媒体矩阵、“一呼百万”妇干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不间断宣传推广全市垃圾分类的新规定好做法、广大妇女及家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好典型好榜样。充分运用全市900多个“妇女之家(妇女微家)”、522个“儿童之家”、2030个美丽庭院及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妇”字号特色资源阵地,扩大垃圾分类线下宣传的覆盖面和辐射力,以妇女群众喜闻乐见、鼓励亲子共同参与的方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巾帼大宣讲”、举办灵活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和主题实践活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从家庭起步”成为家庭成员的自觉行动。运用厦门市妇联动漫IP“鹭岛姐姐”“妇联宝宝”形象,先后设计开发《市妇联垃圾分类家庭版宣传手册》、“鹭岛姐姐”垃圾分类微信表情包、“家庭低碳生活十件事”环保扇、便携公筷公勺等多款原创宣传物资。
活动现场。厦门市妇联供图
活动现场。厦门市妇联供图
活动现场。厦门市妇联供图
2022年,厦门市妇联策划举办全国首场巾帼碳汇交易,在同安区造水村创新打造妇联“双碳”巾帼馆,牵头组建“鹭岛姐姐碳中和宣讲小分队”“党员碳鹭者联盟”,举办“双碳”暨垃圾分类主题夏令营等,拓展垃圾分类宣传的内涵外延,提升妇女群众和家庭对垃圾分类重要意义的科学认识。
深化家庭文明创建,打造家庭品牌全方位引领效应
以绿色家庭带动绿色家教、绿色家教涵养绿色家风、绿色家风浸润良好社风。厦门市妇联联合市委文明办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寻找“最美绿色家庭”活动。通过将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实践等明确纳入各类家庭评选的重要内容,推动垃圾分类、绿色环保融入日常家庭教育,引导广大家庭培养勤劳俭朴、低碳环保的良好生活习惯。特别是“最美绿色家庭”的寻找活动,从创建过程到制订城镇/农村绿色家庭创建标准,均针对垃圾分类做出明确规定。2022年,揭晓厦门市“最美家庭”170户、厦门市“最美绿色家庭”100户。
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通过持续发动广大妇女和家庭争创“布局设计协调美、居室整洁清洁美、庭院净化绿化美、家庭和谐家风美、产业致富生活美”的“美丽庭院”。引领广大家庭规范做好垃圾分类,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今年还创新开展“美丽庭‘愿’乡见未来”创建示范活动,拍摄16期“美丽庭院”示范户宣传片,通过全市公交、楼宇电视万屏联播,广泛宣传宣讲垃圾分类“庭院故事”。2022年,通报表扬厦门市“美丽庭院”示范户840户。
活动现场。厦门市妇联供图
组建“鹭岛姐姐·厦门市好家风宣讲团”,组织各类先进典型家庭代表广泛开展“我奋斗·家国美”故事汇、“百千万巾帼大宣讲”,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宣讲家庭典型故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带动更多家庭学思悟践,持续推动家庭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2022年获评福建省“绿色家庭”的沈亚明、郑永珣家庭,指导社区起草垃圾分类管理实施细则、将垃圾分类要求率先纳入物业合同和小区管理规约、推进681户居民高层撤桶;吴敬巧、钟彩英家庭推动设立首批小区垃圾分类示范点,建成小区垃圾屋;宋丽娜、符达扬家庭成立社区阳台菜园管理委员会,指导教育社区儿童做好垃圾分类、利用厨余垃圾制作环保酵素。2022年的,市妇联还拍摄15期“鹭岛家庭心向党 最美家庭谱华章”宣传专题片,通过全市公交、楼宇电视万屏联播;拍摄沈亚明等家庭参与的“福建省最美家庭眼中的文明厦门”,在厦门日报新媒体展播并荣获“文明厦门我来拍”短视频挑战赛二等奖,成为广大家庭学习的榜样,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深化巾帼志愿服务,打造上下联动一体化服务队伍
发挥“鹭岛巾帼志愿服务联盟”品牌引领作用,依托厦门市533个村(居)巾帼志愿服务站,发动2000余支巾帼志愿服务队以及广大巾帼志愿者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服务工作。
厦门市妇联每月均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垃圾分类 妇女先行”巾帼志愿服务行动:市妇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结对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市妇联“娘家人三进三送巾帼志愿服务队”常态化深入城乡社区、工业园区等,面向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公益培训、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宣讲、垃圾分类趣味亲子活动等。
发动全市各级巾帼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依托村(居)巾帼志愿服务站和巾帼志愿阳光站、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城乡主干道、商业区、村居等,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洁净家园、环境保护、植树造林、护河行动等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四级妇联干部和巾帼志愿者日常走村入户,向居民发放妇联《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和《绿色生活 让家更美》《杜绝餐饮浪费倡议书》《家庭低碳生活十件事》倡议书以及环保袋、便携公筷公勺等广受群众欢迎的宣传品,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