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与人才双向奔赴 互相成就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整合到战略任务中系统谋划,申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本质上靠人才驱动,人才是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的活水之源。近些年福建省积极贯彻、持续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出台“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1+1+N”“筑巢引凤”“柔性引才”等多项人才支持政策,尊才爱才敬才,以财聚才,提前为人才搭好施展拳脚的优越平台。
“人才强省”非福建单方之责,入闽人才与福建不是实用主义的蛙水关系,而是须臾不可分离的鱼水关系,理应双向奔赴、互相成就。人才得遇伯乐、恰逢良机,理当全力以赴助力福建高质量发展超越。那么入闽人才应如何化个人能力为福建发展动力?
一、自觉自强
少数人才在求职期间基于个人利益考量,优选福建省内发达地区、发达单位,忽视了欠发达地区领导、中小微型企业负责人、基层干部对优秀人才的急难愁盼。于后者而言,引才难、留才更难,现有的工资待遇倾斜政策亦是杯水车薪。
入闽人才既蒙福建省培养,当具备使命感、责任感,舍小我为大我,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且通常薄弱环节显本事,危急关头现身手。人才根据福建人民的急难愁盼规划人生轨迹,方能在闽成长得更快、更好。
二、人尽其才
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福建省在这方面先行一步,面向世界范围,广开进贤之路,大力倡导“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培养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大胆启用一批“非热门型”、“非急需型”专业的人才。
此类人才入闽后为获得更多资源和发展机会,往往强制自己适应既有赛道、热门赛道,甚至不惜抛却过往学术积淀,盲目投入不熟悉的领域当中,俗称“转型”。但“转型”成功者系少数,多数“转型”收效甚微且易令人才丧失原本的核心竞争力与创新能力。
福建引才重在引进人才自带的知识技能,而非对人才进行二次培养。福建的高速发展也等不及落地人才缓慢“转型”。入闽人才更应立足自身知识储备,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挖掘新理论新科技新产业新文化,让福建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处处有能人。
三、戒骄戒躁
初入职场少数人才心比天高,一味关起门来做学术,不调研、不问民、不闻国情省情,以致所出成果不切实际、难有问津,损耗了个人的时间与单位的资源。纸上谈兵实不可取,实事求是才是铸就辉煌的重要法宝。入闽人才应尽快打碎所谓的“人才光环”,真正跳出“象牙塔”,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职责,体察福建特点,优先福建所需,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在此过程中个人科研成果也更易受到广泛重视,更能尽快落地生金。
四、一才多用
少数入闽人才在尚有余力的情况下,拒绝本单位其他部门、外单位提供的锻炼机会。须知福建贯彻引才政策多年,多数城市已是人才济济。在这些城市比人才更稀缺的,是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如果各单位需要时人才推三阻四,那么各单位不需要时人才再求机会谈何容易。
入闽人才应珍惜良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响应本单位其他部门的借调,踊跃参与各高校的学术共建,主动参加各企事业单位开办的座谈会,力求才尽其用,在多个方面为福建的发展添砖加瓦,同时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人才下潜
福建省教育领域当下的人才结构呈倒金字塔型。优质师资分配不均衡、不合理,城市多、乡村少,高校多、中小学少,本科院校多、专科院校少。因乡村、中小学、专科院校资源有限,独立引才、养才恐难有成效。
入闽教师应主动加强自身流动性,积极自上向下流动,定时、定点做好基层宣讲、送教下乡、送课下童工作,踊跃担任专科院校的客座教师,倡导本校或本教研部与外校、外校教研部“一帮一”“结对子”,化随机的、短暂的讲座为稳定的、长期的学科指导。如此,优秀教师也能加速实现桃李满天下。
企事业单位可为人才开通绿色下潜通道,简化人才下潜手续,缩减人才下潜成本,酌情予以补贴,推动人才自总公司向分公司下潜,自总部向分部下潜,促进人才全方位合理布局。
六、志存高远
少数人才入闽后,因压力骤增、工资待遇未达预期或短时间内未获重用,丧失激情斗志,陷入所谓的“躺平”状态,以单位最低工作量为工作目标,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奉为工作守则。此举令福建省引才效果大打折扣,也严重耽误了人才自身的发展。
古语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入闽人才志存高远,方有登峰造极之可能。目前福建省一流领军人才的缺口相对较大,且从国外、海外引进难度较高。现实状况迫切需要入闽人才自力更生、奋斗不息,对标大师、战略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的高标准提升自我,力求拔尖创新、独当一面,争取早日完成普通型人才、骨干型人才、领军型人才三级跳,于成就福建的同时成就自我。
感谢福建以业聚才、爱才敬才。海内外人才自踏入八闽大地的第一天起,自身的前途命运就同福建的未来牢牢绑在一起。入闽人才当结草衔环、落地生根、以才兴业、开花结果,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全方位助力福建高质量发展超越,在福建的兴盛中实现人生价值、绽放青春之花。
(作者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政治学教研部博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