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关于促进乡村教师研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南平市为例

杨邦清
2022年12月30日15:20 |
小字号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为提升乡村教师研训针对性,提高教师研训质量,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组织多支调研团队,通过现场听课、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细致把握乡村教师实际需求,在乡村教育振兴行动中更好助力乡村学校研训质量提升,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一、乡村教师研训工作现状需求

1.希望增加乡村教师研训比例和专项研训项目。不少乡村教师把影响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因归因为乡村教师外出学习研训机会少,无法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把影响研训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归因为研训针对性不强,研训理论多、实践少,难以满足个人需求,研训无实效。他们认为当前乡村教师最需要的是增加乡村教师参训比例和增加针对乡村教师的专项研训项目。

2.希望增加名师、名校长送培送教次数。乡村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更迫切希望能增加名师、名校长送培送教次数,有更多机会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对话,通过专家的示范引领,现场指导,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授课方法,借鉴专家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执行能力。

3.希望缩短研训时间,增加研训频次和延续性。乡村教师资源紧缺导致教师身兼数职,教学任务繁重。乡村教师的研训主要是短期集中研训和假期集中研训,研训内容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性。由于工学矛盾,研训内容无法内化,受训教师的工作行为与习惯依然回到参训前,无法将研训掌握的方法和技能用于教学实际,研训成果不能有效转化。

4.希望丰富研训形式,增加“走出去”的机会。当前不少乡村教师已经不满足于常规研训,更倾向于实地考察观摩。他们认为,到教育先进发达地区跟岗交流,不仅能开拓视野,还能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带回农村,落实到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

二、促进乡村教师研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构建省、市、县教师进修院校和乡村学校四级联动、分工合作的乡村教师研训工作发展体系。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推动整合教师研训机构(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教科所、电教馆)的职能和资源,更好地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省、市教师进修学院应支持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统领指导农村学校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和研训管理,将线下研训、在线研训、混合式研训等多种形式加以融合,各司其责、分工协作构建乡村教师研训工作发展体系。

2.以需求为导向,精准研训,提高乡村教师研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建立专业化的研训团队, 组建具有丰富新课程理念的专家和省、市、县三级名师协作团队,根据乡村教师的需求实施精准研训,分批分阶段有序开展乡村校长、乡村教师专项研训,提升乡村教师研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大送教下乡力度,推动名师名校长走进乡村学校讲学交流。由市县教师进修院校组建“名师送培送教”下乡团队,经常性的开展“下沉式”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帮扶帮教活动。结合乡村教师的实践问题设计送教活动方案,进行专项研训、主题研训,帮助乡村教师习得教育教学技能,提升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能力。

4.创新研训模式,丰富研训方式,提升研训效果。研训采用“集中研训、线上研训和跟岗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进行。“集中研训”主要是解决研训的组织部署、主题研讨和问题指导;“线上研训”旨在突出监督检查、交流展示、阶段性总结等工作;“跟岗研修”则是解决“做”的问题,让更多乡村教师获得前往教育发达地区研修跟岗学习的机会,全方位“沉浸式”体验教育发达地区优秀教师、优质资源的教育教学全过程。

5.增强乡村教师研训的内驱力。发挥教师进修院校职能作用,建立可持续的、互动的、高效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训服务体系。在研训内容、研训方式、研训时间上充分考虑乡村教师的实际情况,通过增加研训频次,缩短研训时间(3-5天)等解决乡村教师外出研训的实际困难。教育行政部门在事关教师专业成长,如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人选名额分配上向乡村教师倾斜,激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潜能和意识,增强其参加研训的内驱力。 

6.强化训后管理,促进研训成果转化,以数字化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研训项目完成后,应加强训后管理,随时给予参训教师持续的互动交流和指导帮助,转化研训成果。发挥学校管理者在训后成果转化中的推动作用,为训后教师增加将“所学”转化为“所用”的机会,鼓励教师将所学的研训知识应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

(作者为南平市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总支副书记,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责编:易雪妍、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