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一条价值6000亿元的产业链,掀起福建上市公司并购潮

陈蓝燕 实习生张婉卿
2023年02月18日12:21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锂矿一响,黄金万两”,这是资本市场对锂资源的定价。锂资源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一点风吹草动就是大新闻。

日前,来自福建的上市公司雪人股份被传出有意逐梦锂电圈,一石激起千层浪。不过,公司迅速澄清,并未涉足锂电项目。

实际上,因频频跨界或加码锂资源,福建上市公司早已备受瞩目。比如,新年伊始,为了布局锂电产业上游,宁德时代以64亿元的重整价格将斯诺威矿业收入囊中,一时间震惊市场。

正是得益于宁德时代等上市龙头带动,福建锂电产业加速崛起。2021年,福建锂电池产能达172.4GWh,居全国首位。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工信部此前公布数据,2021年我国锂电全行业总产值刚刚突破6000亿元。

福建在锂电产业上的“野心”并不小:争取到2025年,全省锂电池产能规模突破500GWh,全产业链产值超6000亿元。

站在时代风口,福建作为全国锂产能龙头,加快脚步布局,打造锂电发展新高地。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围绕锂资源的竞争激烈,但新能源赛道才刚起步,未来二三十年都是行业的黄金期。

“锂”争上游:产业政策布局先行

“锂电高地”的竞争,实质就是地区间产业链与产业生态的竞争。福建最新政策明确,要实现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化发展、规模化发展,做全做大做强上下游配套产业。

宁德和厦门,成为福建重点打造的锂电产业发展集聚区。

目前,锂电产业已成为宁德两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正瞄准创建领航世界的锂电之都;过去一年,厦门锂电池及相关产业规模达400亿元,预计在2024年形成一条新的千亿产业链。

为了加快发展速度,宁德市修订完善了促进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的七条措施,累计引进建设上汽、厦钨、格林美等80多个产业链项目,打通锂电研发、制造、服务等环节,实现全产业链配套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进一步发挥科研优势、合作优势、生态优势,集成政策、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加快平台建设,强化产学研合作,完善产业体系,打造更优环境,推动锂电池及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在该市锂电池及相关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明确工作计划。

值得关注的是,早于产业“风起”之时,福建就在新能源领域积极谋篇布局。2017年,福建率先在全国启动“电动福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新能源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

福建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已安排省级科技计划经费2000多万元,立项支持“新型锂电池材料及其产品的研发”“大型锂电池储能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等一批锂电新能源产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

在政策激励引导和产业向好发展的双重利好之下,多家福建矿业上市公司纷纷将目光转向锂资源,加速锂矿资源收购和布局。

志在千“锂”:上市公司“招兵买马”

作为中国最大金矿企业,紫金矿业也瞄上了锂矿资源。2021年10月,紫金矿业与加拿大锂盐商Neo Lithium Corp.签署协议,现金收购该公司所有的普通股。自此,紫金矿业开始了它的锂资源争夺大业。

截至目前,紫金矿业整体碳酸锂当量资源量超过1000万吨,约位居全球主要锂企资源量前10位。

除了直接购买锂矿资源,紫金矿业还通过收购龙净环保,拓宽新能源赛道。在紫金矿业拿下控制权后四个月,龙净环保就在上杭县投资约20亿元建设磷酸铁锂储能电芯项目;半年后,龙净环保与蜂巢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建设新能源电池储能模组PACK和系统集成项目。

早前参与了“天价锂矿”竞拍的盛新锂能也是抢矿“好手”。就在2022年年底,盛新锂能宣布全资孙公司盛泽国际将以自有资金1000万美元收购拥有阿根廷Pocitos盐湖的6个采矿权的HANTARA49%股权,收购后将百分百持股该公司。

虽然在“天价锂矿”争夺战中,盛新锂能最终没能拿下斯诺威,但其作为上游原材料企业,早已手握大量锂矿资源。目前,盛新锂能已经同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下游产业公司签署长期供货协议。

作为福建老牌矿业公司,厦门钨业在锂电产业上的布局也不遑多让。厦门钨业高管陈庆东曾表示,早在2002年,也就是厦门钨业上市那一年,老董事长刘同高就已经到日本考察锂电池企业了,回国后就开始谋划电池材料业务。

为了进一步聚焦新能源业务,提升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竞争力,厦门钨业分拆旗下子公司厦钨新能在科创板上市。

另辟“氢”径:雪人股份暂未入局

近年来,锂电池发展迅猛,上下游产业也纷纷入局抢夺原材料资源。

新能源汽车只能用锂电池?

2月13日,被二级市场称为“氢能双雄”之一的雪人股份也被传入局锂电产业。不过,雪人股份迅速回复称,公司未涉及固态锂电池相关联的项目。

与其入局争夺,不如“他山为王”。雪人股份选择另辟蹊径,专注于氢燃料电池业务。2016年,雪人股份确立发展无碳高效氢能源项目,完成了上下游全掌握的氢能源产业链布局。

“未来十年,氢能源汽车将进入普及阶段。”雪人股份董秘华耀虹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由于氢燃料电池生产需要大量能源、生产相对昂贵、运输和储存也存在瓶颈,对于其未来是否会成为新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内说法不一。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锂电产业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已然成为新能源行业的关键支撑。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市场快速增长、锂电需求持续扩张,竞争压力也在不断逼近。培育完善锂电产业链条、加强产业统筹协调,已然成了当务之急。

作为千亿产业集群行业,经过多年布局,福建省锂电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形成了全产业链布局、产销量市场广阔的产业格局。

“锂电产业的市场不仅在国内,还有全球市场,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产业链,补足产业链薄弱环节,确保产业链完整性与稳定性,未来才会有足够的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

(责编:江苇杭、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