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拼”图丨产业需求为指挥棒,如何盘活人才“蓄水池”?
春回大地万象新,带着希望,带着蓬勃生机。车间里机器轰鸣、人才市场人头攒动、餐馆商场人声鼎沸……时不待人,“拼经济”是福建新一年的关键词,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福建‘拼’图——‘稳经济、促发展’”系列策划,透过一张张“拼”图,看八闽“拼需求”“拼产业”“拼科技”“拼改革”,“拼”出个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2018年,徐畅选择从新加坡回国,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机会不少,思量再三,他选择入职福建晋江的一家集成电路企业,成为一名“新晋江人”。
当时,让徐畅做出这个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的人才政策。“我入选了晋江第五层次人才,不仅有人才补贴,而且在租房、购房时也享有优惠政策,人才房周围的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也很完善。”徐畅说,以晋江为新起点,找到了“家”的感觉。
拼经济,也是拼人才。只有人才储备充足,高质量发展才能夯基石、强动能。
要想扩充人才“蓄水池”,引才是关键。产业发展是人才的需求端,因此,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结构,才能发挥出“1+1>2”的效应。
“我们突出以产聚才、以才促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引进重点产业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福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公务员局局长郭学斌说,福建实施了省引才“百人计划”,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有90%以上是福建省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急需紧缺的人才,有力支撑了福建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确保人才集聚和产业升级实现“联动”,郭学斌说,福建坚持人才规划与产业规划同步,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步开展。“比如,我们将实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人才支持专项,推动解决相关领域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瓶颈问题。”
“引才”“育才”齐头并进,方能用好人才资源。
一方面是强应用。福建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健介绍,福建加快构建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谋划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高水平海洋类本科学校,规划设置服务海洋经济、数字经济、健康食品、文化创意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另一方面是夯基础。刘健说,以服务产业需求为导向,福建实施高等教育服务“四大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建设应用学科联盟,强化高校与政府、市场、社会的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拼人才,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近年来,福建实施产业领军团队支持项目,整合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政策资源,支持企业组建高水平团队,开展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努力培育一批实体经济“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2020年至今,遴选支持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产业领军团队63个。
福建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碧海表示,福建以福厦泉自创区为主体,打造海峡科技创新中心。深化新一轮部省合作,积极向科技部争取将福建省科创重大事项融入国家战略层面,在优平台、聚人才等方面争取更多支持。
关于“拼”人才,福建一直在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稳步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打造人才“蓄水池”。如何“靶向”发力?在近期福建省委宣传部“稳经济 促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福建几大部门相关负责人给出了方案……
(请横屏观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