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首批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落户厦心医院

日前,第十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在上海召开,期间为我国第一批12家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授牌,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医院)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医院。
据悉,厦心医院已完成700余例心脏瓣膜病的微创介入手术,患者平均年龄74岁以上,年纪最大者98岁,均预后良好。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已成为心脏瓣膜病高发国家,据估计,我国现有心脏瓣膜病患者2500万,已成为继高血压、冠心病后第三常见的心脏疾病,65岁以后该病发病率直线上升,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13%,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
传统治疗以药物和外科手术为主,手术需要开胸,创伤大、时间长、术后恢复慢,许多高龄、病变严重或合并其它疾病的患者很难耐受,对手术往往望而却步,陷入身心痛苦之中。随着技术进步,不开胸的微创换瓣手术的出现,给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方式带来了巨大的进展和突破,为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大大改善了预后。
作为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和国家卫健委、福建省政府共建的国家心血管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厦心医院紧跟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前沿,在国内率先组建涵盖心脏内科、心脏外科、影像科、超声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瓣膜病介入中心及委员会,在病例筛查、分析、手术预案、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观察与随访等不同阶段规范诊疗,为瓣膜病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救治了众多急危重症瓣膜病患者,被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评为全国十二家“2023年度瓣膜中心标杆团队”之一,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单位。
厦心医院王焱教授(右一)率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完成全国首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衰败后微创双瓣膜置换。厦心医院供图
据了解,自2014年率先在福建省开展TAVR手术以来,厦心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心脏瓣膜病的微创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手术经验,并且勇于创新,攻关开展了数十项临床诊疗新项目,特别是自2022年4月开展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系统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首例植入以来,已完成40余例。
在紧跟国际前沿技术的同时,厦心医院更将眼光瞄准相关器械的国产自主研发,院长王焱表示,“进口心脏瓣膜器械大多价格昂贵,厦心医院参与国产瓣膜相关器械的自主研发,立足国家战略和临床需求,希望给临床带来更多选择,让更多的瓣膜病患者以更低的价格受惠于这项‘不开胸换瓣’的技术。”“厦心团队”还多次在国际各大学术会议上将中国原创瓣膜器械向国外专家进行手术直播演示,以此彰显心血管创新技术的“中国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