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宁德代表委员建言完善防洪排涝体系  畅通城市“血管”

2024年01月17日09:27 |
小字号

城市内涝治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体现城市管理水平,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宁德市地处沿海,台风影响频繁,强降雨多发,时间长、强度大、雨量多,导致城市内涝现象屡有发生。汽车“潜水”、市民“看海”……城市内涝不仅造成交通瘫痪,影响市民生产生活秩序,而且易发生次生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今年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助力完善城市规划,推动解决城市内涝这一重要民生课题。

问题:城市内涝成因复杂 应摸清病因对症下药

近年来,宁德市出现极端天气的几率增加,短时内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造成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部分路段和小区逢雨积水,直至出现市区大面积内涝。例如,2023年7月29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宁德市持续强降雨造成中心城区多路段出现积水严重、“井喷”等情况。

内涝成因复杂,这既有气象因素,也反映出城市建设历史欠账较多。“闽东历史上经济比较落后,财力较为困难,城市建设偏重地上、轻地下,排水设施资金投入不足,地下排水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宁德市政协委员龚杰表示。

破解城市内涝治理难题在宁德市人大代表林洪棋看来,迫在眉睫。他说,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前,漳湾片区排水多依靠天然渠道排水,结合低洼地区的农田以及鱼塘等形成天然滞洪区缓解短时内排水压力。但随着区域建设的推进,形成片区集中排水的趋势,且部分渠道被阻断、掩埋从而丧失其排水功能,导致原有渠道排水能力不足以满足现在的汇水面积。同时,漳湾片区内部分路网以及房地产等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用土石方填方抬高了地势,阻断和破坏了所在区域内原有的排洪排涝设施,导致一遇大雨天、台风天,大量积水流入周边村庄,无法排出,民房、道路、农田及养殖场所等处受淹,群众遭受财产损失。

除了自然地理、城市建设等原因,内涝带给城市居民的影响也与城市应急管理水平息息相关。龚杰表示,宁德市在暴雨应急响应、内涝应对处置机制上存在短板。涉及城市防涝的市政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对内涝应急应对、信息共享、协同配合不够。排水设施建设维护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仍存在排水设施不健全、雨污水管网混错接、运营维护不足等问题。

建议: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构建应急管理智能体系

“应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龚杰说。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我们可以通过小切口、微改造、精提升,统筹建设下沉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砂石地面等海洋城市配套项目,因地制宜使用透水性铺装,增加软性透水地面,从源头上减少径流,增加雨水渗透能力,缓解城市排水系统压力。”龚杰说。

林洪棋建议,加快完善城市内河水系工程及其配套项目建设,及时规划项目区临时排水工程及应急滞洪区,有效解决内涝问题,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治理城市内涝,构建应急管理体系不可或缺。龚杰建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加强城市暴雨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完善相关数据库。通过排水管网内部传感器和测量仪表,对管网数据实时在线监测并上传分析,评估掌握排水管网实时运行状态,及早处理排除管网故障,提前应对城市内涝灾害。构建城市排水系统信息化平台,通过电脑分析历史数据,对各内涝发生点积水原因进行复盘总结,形成“积水地图”,确定重点提升地区,采取重点突破、由点及面的地下管网整治方案,进一步提高城市内涝防御能力。(朱灵塬)

(责编:江苇杭、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