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福建福清:党建引领  服务为本  实现基层治理新突破

2024年01月19日10:45 |
小字号

在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福建福州福清市各基层党组织以党建引领,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把惠民生、聚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提升基层治理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抓住乡村治理“主心骨”

基层党建是抓好基层工作的“主心骨”,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关键环节。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福清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着力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锻造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战斗堡垒和时代先锋,促进党建工作与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中心工作相融共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建设。

该市港头镇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的有效途径。港头镇通过采取“合作社+集体+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由支部带头、群众参与、多方协作,发展大棚果蔬产业,陈库村和后园村凭借火龙果产业、尖椒产业获福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随着农民收入的逐步增收,广大村民树立了勤劳致富的理念,文明乡风吹遍乡野,乡村治理的根基也越扎越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乡村治理,民生改善是根本。东瀚镇党委不断激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源动力”,引导镇村党员干部每周深入“重点项目属地村、人居环境落后村”,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民情家访”,并紧盯“重点帮扶户、党员困难户”上门“纳谏”,切实搭起党群“连心桥”。近期,该镇共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言献策活动20余场,收集并解决群众反馈意见建议数百条,解决民生问题近20件;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已引导80余名在村党员到居住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

因地制宜创新致富实践

结合主题教育的开展,福清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因地制宜开发特色资源,创新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把乡土的内容做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让乡村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优解”。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市东张镇聚焦产业振兴,开展“四下基层”活动40多次,收集推动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20余条,为东张产业高质量发展找方向、谋对策、聚力量,形成生动活泼的基层治理新局面。以此为契机,东张镇依托农业资源禀赋,立足产业优势,着力开发“岚湖茶叶+研学院”发展新模式、发动“柑橘采摘+休闲旅游”融合新引擎、抢抓“特产推广+互联网”新机遇,成功举办蜜柚采摘节、煎茶文化节和4场直播带货活动,实现东张蜜柚、枇杷、夏橙等特色农产品大丰收,茶叶、铁皮石斛销量节节高,带动百名茶农增收、千名果农致富、万名群众就业,擘画出东张宜居宜游的秀美乡村新画卷,不断以产业高质量发展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沙埔镇立足全域旅游开发,按照“一心一轴、两翼、五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完善旅游总体规划、概念性规划及产业规划,高标准打造目屿岛、青与蓝等旅游新标识,打响“海滨休闲旅游小镇”品牌。结合主题教育,实施“文旅+N”发展计划,完善海滨休闲旅游服务功能,推出一批红色游、古厝游、农家游、康养游、探险游、沉浸游等旅游产品。随着村里旅游业的日益红火,如今,青屿村1000余人吃上生态饭、旅游饭,探索出了“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文化旅游”的发展新模式。

党建引领提升群众幸福感

党的基层组织是推进基层治理高效运转的“红色引擎”。福清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根本,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扎实推进社区现代化治理和创新服务水平在主题教育期间再上新台阶,各党支部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变“为群众端菜”为“让群众点菜”,为居民定制“活动菜单”和“服务清单”,让居民切身感受到党组织在身边。

结合主题教育,宏路街道崇文社区以红色物业建设作抓手,促进党员服务群众活动常态化开展,通过对闲置的物业用房进行红色氛围布置,设立小区红色评理室,主动听取群众诉求,充分调动热心退休老党员、居民代表的积极性,以邻里情、邻里亲为切入点,协调解决广场舞噪音、楼上楼下积水、漏水等矛盾纠纷,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打开门”迎进来,还要迈开腿走出去。福清市各基层党组织通过走访、调研,将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玉屏街道西文社区党员在开展常态化入户走访时得知,西文社区察院埔一带缺少公共休闲地,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希望能有个休闲的地方,社区干部立即将解决该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协调多个部门将空地改造成微公园,同时设置了一批便民长椅。广大老年人纷纷夸赞“这个凳子做得好,方便,结实!”(陈莹)

(责编:关喜艳、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