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基于“现实”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张信容
2024年09月07日13:43 |
小字号

多年来,各高校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主要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近几年,在理论教学改革领域效果明显增强;而实践教学由于改革难度大,存在“知”与“行”融合度低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问题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则,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的视角,提出“贴近现实,互融互通”理念,并制定“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工作方案,从“重构教学形式”“改革教学内容”“革命教学评价”三个维度,开发了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系列课堂,进行实践探索,取得很好的教育成效。

重构教学形式,提出着眼于“行”的实践教学探索

学校紧扣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贴近现实,互融互通”理念,确定了着眼于构建“行”的实践教学形式进行探索,开发了“五融五化”教学课程,建立了“多维”管理与评价,使实践教学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成为学生生活习惯;使实践教学资源贴近学生身边可感知的事件上,成为学生思想的航标;使实践教学的管理与评价回归学生日常管理,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

这种“行”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动”起来,促进思政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有机结合,学生在体验和印证理论教学“认同标准”中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

改革教学内容,开发“五融五化”课堂

学校把理论课与实践课目标“联”起来,与现实紧密融合,与时代同频共振,研发“五融五化”课堂。融合学生日常生活,与学生身边的活动和项目对接,开发“日常化”课堂;融合校史和地方史,与学生可感知的红色素材对接,开发“本土化”课堂;融合专业特点,与技能服务对接,开发“服务化”课堂;融合时代元素,与特色资源对接,开发“信息化”课堂;融合讲堂文化,与旗山大讲坛对接,开发“致悟化”课堂,形成“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的“知行合一”育人循环。把“课堂小思政”与“社会大思政”结合起来,让教学“活”起来,增强学生学习亲和力和获得感。

融合学生生活,开发“日常化”的课堂。

项目组一方面认真剖析理论课教学给学生理论认知层面产生行为的“认同标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另一方面聚焦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与学生身边的活动和项目对接,使实践教学既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又是可以体验“认同标准”的载体,增强学生的吸引力。

融合日常活动,对标结合各大节日、庆典等设计了“家乡的改革印记”系列、祖国大好河山摄影展示等“菜单式”日常活动项目等;实施“晨读晨练”计划,培养学生积极品质,促进学生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拥有健康体魄中验证“认同标准”。

融合生活技能,围绕“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以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奉献、得到教育、增长才干”为目标,提出劳动教育“三结合”原则,即校外与校内相结合,室内与室外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制定具体的劳动教育方案,在全校开展实施,形成有方案、有课程、有课时、有学时、有考核的运行机制,引导学生“会劳动”,锻炼学生“能劳动”,激励学生“爱劳动”。

融合社会生活,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疫情防控、红色教育基地讲解、体育赛事服务、文明城市创建、社区服务、乡村振兴等几千场活动。经过多年服务青少年项目的经验积累,2021年,建立高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以此为学生服务基地,针对落实“双减”的具体要求,以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为服务对象,开设30门公益课程,为福州所有小学生开设服务窗口,形成系列服务品牌项目,得到市民高度认可,培养学生奉献的职业精神。

融合专业特色,开发“服务化”课堂。

依托专业课开发思政课课外实践教学资源,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各系结合专业实习,开发技能型服务实践教学项目,使学生在技能服务中发挥专业特长和培养工匠精神,使隐性思政教育与显性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如,初等教育系聚焦解决乡村儿童暑期“看护难”问题,组织书法、手工、简笔画、朗诵、舞蹈、声乐以及武术太极培训团队下乡,实施暑期“兴趣培训+托管服务”社会实践模式,助力乡村儿童成长;机电工程系践行为师生办实事,每周三下午为全校教职工提供汽车美容服务;计算机系成立“维修校园110”,成为师生电脑维护的助手;医护学院以养老院、社区及乡镇为服务平台,定期送医送药,受益群众达1.3万多人次;人文社科系到鼓楼区各社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福州各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近5年来,共开展技能实践服务2000多场,受益师生及群众达57万多人次。

融合地方历史,开发“本土化”课堂。

认真分析校史和地方史,挖掘地方最能触及学生心灵的身边红色资源,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使实践教学可亲可信可行,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实践教学的亲近感。

深挖福州地域红色基因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编写《福州市红色资源》校本教材,作为旗山大讲坛和师生创编舞台剧等素材。如,通过梳理“海上福州”的历史脉络,讴歌福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为主线,师生创排情景歌舞剧《奔腾向海》;通过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创作“初心贞石——百年党史百个瞬间”大型篆刻作品,用篆刻艺术展示红色足迹,让学生从中体验和印证思政理论课给学生产生行为的“认同标准”,坚定学生文化自信。

注重发挥百余年办学历史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仁人志士在思政教育中的育人功能,把烈士校友事迹编印成《红色闽师》读本,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旗山大讲坛的素材。同时,借助师生文艺专长,创排红色闽剧现代剧《青春祭》和舞台剧《照亮青春》;以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吕榕麟为原型,创排情景剧《怀念学长吕榕麟》,以校友的鲜活事迹为载体,塑造展现的学校传统精神,引发师生的强烈共鸣。

搭建校内外红色基地学习平台,将福州当地革命遗址、历史纪念馆、重大事件旧址等红色资源整合起来,规划“红色教育路线图”,打造“地标式”思政课课外教学实践平台,建立福建省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林则徐纪念馆、林觉民故居等13个校外学习基地,将教育课堂搬到校外,组织学生在参观红色基地中感悟初心,在探寻先辈足迹中凝聚力量。

融合时代要素,开发“信息化”课堂。

根据青年学生个性特点,搭建线上阅读平台,建立学生线上实践必修课程。学校以《习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访实录、党史故事为题材,建设了“百科全书”式的教学视频资源库,包含十多个系列、一百多个课程;打造VR思政教育实训室,开展沉浸式体验教学,成为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

融合讲堂文化,开发“致悟化”课堂。

遵循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的原则,开发“旗山大讲坛”“青春之问,思政微答讲堂”作为选修课程。讲堂主要内容来源于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所感所悟及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讲堂把积极的价值观种子根植于学生心中,营造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氛围,达到“致悟”目标,促进“知行”的转化,强化“认同标准”,形成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的“大思政”的育人格局,与理论课堂协同塑造了学生的角色。

革命评价体系,建立“多维”教学管理与评价

建立了“多维”管理体系。组织保障维度,学校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由校领导兼任,副组长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多部门协同管理的工作机制。过程管理维度,建立实践教学各领域的分工管理细则,有序开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经费保障维度,设立专项经费100万用于实践教学开展。

建立了“多维”的评价体系。目标一致性维度,坚持以思政课总目标为标准,制定《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三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管理办法,明确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分值比例和评价标准。监测维度,利用大数据等进行实践教育过程监测与纪实评价。互融互通维度,打通了思政课教学与学生日常管理、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通道,强化了过程评价,探索了增值评价,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系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宣传部部长、教授)

(责编:江苇杭、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