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这条大黄鱼,“游”出福建“山海经”

人民网记者 林晓丽 兰志飞
2025年01月17日10:30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翻开日历的下一页,“12”又变成“1”开头,“2025年”才有了些许实感。在挥手告别的2024年,大事一件接着一件,在我们身边,小事一桩连着一桩,“润物无声”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三件“宝贝”,聊聊福建这一年》系列短视频述评,讲一讲福建人身边“小事”背后藏着哪些“大事”。

岁末年初,来自宁德的大黄鱼“有点儿忙”。

早些时候,宁德发布了国内首个大黄鱼产业标准蓝皮书,大黄鱼有了“成长手册”。去年12月初,宁德大黄鱼又“出差”去了趟北京,参加了北京推介周活动,希望千里之外的朋友也能尝到“海味”。

宁德大黄鱼是海鲜界“朴素”的“顶流”,也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每10条大黄鱼就有8条来自宁德。大黄鱼还“游”向世界,出口到60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这条游弋于福建海域的大黄鱼,可是历尽千辛才“游”回人们的餐桌。

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过度捕捞,野生大黄鱼种群数量锐减,几近灭绝。八十年代中期,当地突破了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才解决了大黄鱼资源枯竭的问题。短短几十年间,宁德大黄鱼从濒临灭绝发展到全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当地也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大黄鱼人工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和出口基地。

过去一年,“大食物观”是“三农”最热的词,一条条金黄鲜嫩的大黄鱼成了福建践行大食物观的“烫金名片”之一。

依山傍海的福建,可不止这一张“名片”。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是全国第三大粮食主销区。粮食不能自给自足,怎么端牢“饭碗”?福建的回答是,因地制宜念好“山海经”。

盘盘“家底”,福建有山、有海、有林,于是便决心向山地、海洋、森林要食物,建设“海上粮仓”,开发“森林粮库”,食用菌、茶叶、水产、笋竹等“钻出”山林、“跃出”海面。

去年10月,福建率先在全国以省政府文件的形式,印发了《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持续做强做优临海蓝色、闽西北绿色、闽东南高优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到2030年,全省形成200条超10亿元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

从数据来看,福建将“饭碗”端得很牢:田虽少,但福建依然实现了粮食面积、总产量五年增,单产九年增;水产品育苗覆盖鱼、虾、贝等120多个品种,水产品人均占有量200余公斤,居全国第一;食用菌栽培种类全国最多,其中9个品种产量稳居全国第一。

马上过年了,忙了一年的福建人把一桌子“闽味儿”的“团圆饭”端上桌,得有肥美的海鲜,比如宁德大黄鱼、连江鲍鱼;再来点儿“土土”的家禽,比如河田鸡、连城白鸭;还得有新鲜的菜品,比如南平笋竹和古田食用菌。舌尖留香、口中有福,是八闽大地的馈赠,更是代代相承的闽人智慧。

相关阅读:

《这张门票,让福建“C位出圈”》

《这部好剧,藏着福建人“向海而生”的基因》

(责编:江苇杭、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