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丨南宋“985”竟然不用“考”?朱熹辦的最后一個書院還有“留學生” 視頻剪輯:人民網 趙怡君 人民網南平4月23日電 (記者林盈)南宋“985”竟然不用“考”?朱熹創建的最后一個書院——考亭書院有多特別? 考亭書院、紫陽書院山長朱杰人介紹,考亭書院是南宋“頂級學府”,初名竹林精舍,后更名滄州精舍,1244年,宋理宗詔為書院,御書“考亭書院”匾額。 朱熹在此著書講學八年,學生遍至海內外,甚至有韓國“留學生”。…
何以中國丨“一隻雞”成山區振興“財富密碼” 人民網南平4月23日電 (記者林盈)雞,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是一種理想的肉類來源。說到“吃雞自由”,就要提到一家來自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的企業——福建聖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農集團)。…
何以中國丨千年湛盧,劍出鬆溪 視頻剪輯:人民網 趙怡君 人民網南平4月23日電 (記者林盈)湛盧劍,是中國古代五大名劍之首,相傳為春秋時期鑄劍大師歐冶子所造。鑄劍之處,就在福建省南平市鬆溪縣湛盧山。…
何以中國丨福建邵武:如何“榨干”一根竹子 視頻剪輯:人民網 趙怡君 人民網南平4月23日電 (記者林盈)一根竹子能怎麼用?竹筍用來吃,主體加工家具、快消品,下腳料能用作竹刨花板、密度板、竹機制炭、車用活性炭、生物質燃料……在福建南平邵武市,一根毛竹能給1.1萬人提供就業機會,“養活”292家竹制品企業。 各種竹制產品。…
何以中國丨歐洲“下午茶”源於哪裡?世界紅茶出自武夷 人民網南平4月23日電 (記者林盈)你知道嗎?歐洲人喝的“下午茶”來自中國。日前,記者隨“何以中國·閩山閩水物華新”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採風團走進南平武夷山,尋找世界紅茶的發源之地。…
何以中國丨福建建本:“小人書”鼻祖長啥樣?宋朝最“火”的“出版社”集中在這兒 人民網南平4月23日電 (記者林盈)“小人書”、連環畫,曾作為民間讀物備受群眾喜愛。你知道嗎?它們的“鼻祖”——建本,出自福建南平建陽區。…
何以中國︱福建建盞:“五彩斑斕的黑”、會“呼吸”的盞 人民網南平4月23日電 (記者林盈)“五彩斑斕的黑”、會“呼吸”的盞,這是福建建盞的獨特標簽。產自南平建陽區的建盞是中國八大名瓷之一,“宋徽宗精選”、皇室御用茶具。…
何以中國丨藏在武夷山的“野生”漢字 晨光在玉女峰上,輕輕寫下“山”字 微風拂過新“茶”嫩葉,吹起陣陣清香 白“鵝”劃過水面,曲頸天歌 “靈”猴在斑駁樹影間,輕盈躍動 …… 在武夷山水間提筆 萬物皆可成為字帖 策劃:人民網記者 吳舟、焦艷 文案/視頻制作:實習生林雪航、黃育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