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評:“這到底是手機還是定時炸彈!”買了一個多月的三星Galaxy S4手機放在口袋冒煙,是極大的安全隱患,給消費者帶去了精神上的損失,不僅沒有及時作出合理的解釋,還要求同消費者簽署保密協議。這簡直就是店大欺客行為!
微評:帶著對高端品牌的信賴購買一條價值五千多的皮帶,卻不想竟然才使用一次就壞,好心情頓時全無。經過協商同意更換,又不能退還差價,如此的霸王條款真不應該出現在這樣高端的國際品牌上。
微評:豬肉豈能變牛肉?八竿子打不著的兩樣東西竟然可以混為一談!原因就出在不良商家被利益蒙蔽了內心,加入許多添加劑后普通的豬肉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價高的牛肉,商家的為了賺取更大的利益卻又把良心放在哪裡?
微評:作為本土的知名小食品牌在包裝中發現了白色的蠕動小虫著實令人反胃惡心。不論是賠償十包的損失還是証實其他客觀的原因,都無法彌補顧客精神上的損失,同時對此品牌失去了原來的信賴。
微評:假期的優惠活動本是為了吸引消費者,卻不料碰見鬧心的商家,不是給消費者最大的讓利而是忽悠消費者企圖自己從中謀利。試問這樣的商家如何讓能讓消費者放心滿意?
本期上“黑榜”的5家公司都是涉及福建消費者日常衣食住行的“大”品牌。它們從社會賺走了大量利潤,本該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自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才是。遺憾的是,它們不但沒有這樣行事,反而以與其品牌形象不相符的手段侵害消費者切身利益。這提醒我們:創造和諧的消費環境,不能單純寄望於商家自律,更需要強化職能部門的監管、媒體的輿論監督以及廣大消費者的群眾監督。
為積極推進消費維權事業,歡迎您提供新聞線索,郵箱:rmwfjpd2011@126.com,工作QQ:2320458561。
版權聲明:人民網福建頻道原創策劃,歡迎
轉載或報道,但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