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福建福州:以“新”文明姿態 昂首迎接世界“檢閱”

劉卿
2021年07月16日10:16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山明水秀空氣好,行人禮讓安全行,志願服務連聲贊。”初到福建福州的小伙子小李一下動車,便感受到了這座擁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文明素養。

創建如此文明景觀的福州,並非一蹴而就。

福州自2011年首次獲評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已連續四屆蟬聯此項殊榮。此刻的福州,不僅山美水美,人文與自然和諧交融,同時還擁有井然有序的公共空間、“有求必應”的志願服務。福州正以“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的理念初衷,打造真正的有福之州、幸福之城。

聽,閩都之聲發出文明傳唱強音

出征!

朝氣蓬勃的紅領巾志願者,青春勃發的大學生志願者,發揮余熱的老干部志願者,這支老青少齊上陣的志願服務隊接過“服務世遺大會 傳承閩都文化”的“旗幟”,積極投身到宣傳閩都文化的志願服務之中。

據了解,7月12日,由福州市委文明辦主辦的閩都文化講解志願者出征世遺大會動員儀式啟動,11支文化講解志願服務隊、200多名文化講解志願者以蓬勃姿態迎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的到來。他們將在城區62個文化旅游點位,為市民群眾和八方游客講述福州故事、弘揚閩都文化。

閩都文化講解志願者出征世遺大會動員儀式現場。福州市委文明辦供圖

目前,福州擁有文化志願者8.2萬余名,專業文化志願服務隊超150支。他們活躍在文化古跡、街頭巷尾,向群眾講述古厝故事、傳遞文明之風,讓更多人感受閩都文化的魅力。

然而,在向世界推介閩都文化的道路上,福州一直未停歇。在馬尾區,一群以新時代好少年為主要成員的小小講解員“雲講國寶”,用充滿童趣的聲音傳播馬尾船政文化和紅色故事﹔在閩侯縣鴻尾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當地傳統山歌(盤詩)隊的文化志願者,用帶著鄉土溫度的福州方言,傳唱家鄉文化。

小講解員向大家講述黨史。福州市委文明辦供圖

今年6月,福州成立閩都文化國際推廣志願宣講服務隊,他們身穿紅馬甲穿梭於煙台山歷史風貌區,用小小擴音器打開福州走向世界的窗口。7月,福州首支閩都文化外語講解志願服務隊成立,服務隊吸納了掌握外語的志願者和在榕外籍人士等,他們以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為基點,運用多國語言,讓國外嘉賓領略積澱千年的閩都文化魅力……

福州市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福州已建成2000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各中心(站、所)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為契機,突出志願服務,將閩都傳統文化送到百姓“家門口”,播下“文化種子”。

看,志願服務展現榕城靚麗風採

近40度高溫的7月福州,戶外勞動者頭頂烈日,尤為辛苦。

7月7日,由福州市委文明辦、市城管委等聯合主辦的“愛心茶攤送清涼”活動火熱啟動,同時,“致敬高溫下的城市勞動者”線上公益募水行動也接續推出。募水行動一經上線,迅速引發全城接力,活動上線第一天,就募集到超20萬瓶瓶裝水。據了解,這一愛心之舉現已開展第八個年頭。

戶外高溫勞動者領取志願小分隊送去的“愛心水”。福州市委文明辦供圖

“愛心茶攤”支起來了,“愛心茶水”被志願小分隊源源不斷地送至市民手中,不少“愛心茶攤”除了供應茶水外,還放置了藥箱,配備藿香正氣水等防暑物品,現場免費提供礦泉水,供一線工作者和過往市民取用。

福州這座文明的城市,飽含溫度。

在福州,“2素1葷1湯+主食自助”的10元套餐,是長者食堂老年人就餐的標配。2019年7月,福州首家養老助餐食堂在晉安區茶園街道落地開業,為老人“用餐難”提供便利。而今,福州已有83家長者食堂對外開放,鼓樓區更是實現了一街鎮一食堂。

助困送溫暖、助醫送健康、助樂送文娛、助聊送撫慰、助急送救援,福州推進“五助五送”養老志願服務,用“志願紅”溫暖“夕陽紅”。今年年初以來,福州共開展養老助老志願服務活動1779場次,參與活動志願者達1.3萬人次,服務老年群眾超6.6萬人次。

福州市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福州將深入推進養老志願服務“五化”建設,加強體系構建和保障激勵,充分激發市民參與養老志願服務的熱情,以敬老愛老之風共筑文明之城。

感受,文明大踏步走進世界視野

文明已經成為福州遞給世界的一張亮眼名片。

為了倡導市民文明出行,近日,作為“清靜車廂”創建活動的公交示范線路903路亮相,倡導福州市民文明出行。車輛外觀干淨整潔,車廂內部懸挂“文明出行 清靜你我”的文明宣傳語,燈箱、椅背、拉手均以不同形式展示文明乘車提醒,營造文明有禮、清新、安靜的乘車氛圍。

為將各酒店飯店文明餐桌、文明服務、文明旅游等工作落實到位,福州市委文明辦、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開展文明餐桌專項督查工作,重點檢查酒店飯店文明服務、文明餐桌、文明旅游工作落實情況。“節儉養德”“文明餐桌”“光盤行動”“公筷公勺”“拒食野味”等溫馨提示牌成為自助餐廳、堂食餐廳飯桌上的“常駐嘉賓”。

據了解,《福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為福州城市文明鐫刻了新標尺。《條例》中,福州特色鮮明,志願服務、移風易俗、書香榕城、拗九節等文明活動都被寫入鼓勵性條款。有關部門、社會主動整合資源、搭建平台載體,為相關活動開展提供便利支持,讓城市的文明土壤更加肥沃。

福州地鐵志願者引導乘客使用自動售票機(資料圖)。福州市委文明辦供圖

如今,“禮讓斑馬線”已逐漸成為福州文明交通的一道風景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文明餐桌工作指引(試行)》,已發動3萬多家餐飲店簽訂承諾並加入“福州光盤聯盟”﹔《習以為常——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系列讀本(幼兒版、小學版、初中版、高中版)》,作為全市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指定讀本。

福州市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福州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典范城市,對市民的文明素質提出更高要求。

在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來臨之際,福州正以“新”文明姿態,昂首迎接世界的“檢閱”。

(責編:陳藍燕、鐘巧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