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福建省建設“綠盈鄉村” 探索生態振興

2021年09月06日07:45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有韻有魂 美村富民

  作為第一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的鄉村應該是什麼模樣?如何走向綠色發展、生態振興?

  “綠化、綠韻、綠態、綠魂”的“綠盈鄉村”建設,進行有益探索,給出了答案。

  2018年,福建率先出台省鄉村振興專項規劃,推進建設“綠盈鄉村”。3年來,在“綠盈鄉村”的指引下,一批又一批鄉村走向生態宜居、村美民富。2020年底,福建“綠盈鄉村”建設模式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向全國推廣。

  連日來,記者走訪全省多地鄉村,探尋“綠盈”帶來的蝶變。

  “綠盈”指引 生態建設方向明

  近日,記者來到安溪縣龍門鎮洋坑村,但見青山環抱、淨水潺潺,古朴的閩南古厝、南洋風格的棋盤樓和紅頂白牆的農房沿河而建,河道旁慢道和步行橋上村民漫步,好一派山水田園風光。

  很難想象,這裡曾是全省乃至全國最嚴重的崩崗侵蝕區之一。“曾經的洋坑,採石場、石材加工廠密布,‘晴天漫天灰、雨天滿地泥’,穿村而過的是‘牛奶溪’,村容村貌雜亂不堪。”洋坑村黨支部書記陳小福拿出老照片,當年“崩崗村”水土流失的破敗景象清晰可見。

  痛定思痛,洋坑人經過一系列崩崗治理,退出石材開採業,從“賣資源”逐步轉型。

  曾飽受“臟亂差”之苦的洋坑人,迫切需要一個生態宜居的新家園。

  “綠盈鄉村”建設,給了他們一張清晰的路線圖。

  2018年以來,省生態環境廳牽頭會同省直10個部門成立鄉村生態振興專項小組,以“綠盈鄉村”建設為抓手,推進鄉村生態振興。

  “綠盈”內涵“綠化、綠韻、綠態、綠魂”,具體包括做好綠化,優化生態,綠色發展,厚植生態文化理念等,並有29項具體量化指標圍繞“山更好、水更清、林更優、田更潔、天更藍、海更淨、業更興、村更美”等8個方面具體展開。同時,根據山區、沿海等各類村庄的不同地域條件、生態資源稟賦和發展水平,分初級版、中級版和高級版梯次開展建設。

  有具體目標,有任務書、施工表,有路線圖,各鄉村可以因地制宜逐項對標對表進行建設。

  洋坑村就是這樣按照“綠盈鄉村”的具體要求,開始逐一“達標”建設:改造全村三格化糞池,建設污水處理站,完善專業清掃保潔隊伍,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進行環境提升,植樹綠化、河道清淤、建設攔水階梯和灌溉水壩,保護性改建古厝﹔建設農耕民俗文化走廊、鄉村振興展示館和崩崗科技館﹔借助重陽節、村民代表大會等,開展村民環保意識教育……

  洋坑村“綠盈鄉村”創建從初級版入手,村貌煥然一新﹔嘗到甜頭,再往中級版、高級版升級,綠色遍布鄉間。2020年,全省首個鄉村振興“生態小院”落戶洋坑村,成為游客體驗茶文化、農耕文化的好去處﹔2020年12月,洋坑村入選福建省第一批“高級版綠盈鄉村”。

  “僅今年正月,來洋坑參觀旅游的就有1.6萬多人次。”村支書陳小福說,村裡正在建設集休閑、觀光、研學為一體的地質公園和配套旅游項目。如今,美好生態、獨特地貌和特色文化已成為洋坑村的新名片,昔日“崩崗村”變成今日“聚寶盆”。

  洋坑村的蝶變只是一個縮影。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已建成“綠盈鄉村”8000多個,佔福建省建制村總數的60%以上。今年以來,“綠盈鄉村”建設指標進一步修訂完善,生態環境部門組織技術團隊到各村庄實地走訪,幫助鄉村找短板、謀項目、促提升,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鄉村生態文明氣質。

  項目帶動 握指成拳聚合力

  走進周寧縣泗橋鄉坂坑村,青山凝翠,村庄整潔,一派清新幽靜。落戶於此的“天藍藍生態農業公司”高山花卉大棚中的各種名貴杜鵑,和直播帶貨的年輕主播們,又讓這個山村顯得格外生機勃勃。

  記者踏上一片青翠稻田旁的平台,幾叢翠竹掩映下的一台數據採集儀正在無聲工作,底下的溪流清澈見底。

  “我們腳下的就是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自動無須值守,通過數據採集儀與縣農村生活污水監管平台相連接。如果發現異常情況,通過掃描二維碼就可通知監管平台。”村支書宋玉春介紹說,淨化后的水質達到二級A甚至一級排放標准,可直接用於農田灌溉,實現尾水再利用。

  “正是在‘綠盈鄉村’建設中,我們村在生態環境部門的支持下建設了現代化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宋玉春說,結合垃圾分類、廚余垃圾制肥、糞污資源化利用等一系列舉措,好山好水引來了高山花卉、鱘魚養殖、水蜜桃種植等項目接連落地。

  如今,坂坑村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今年村民人均收入將突破2萬元。

  在推進“綠盈鄉村”建設中,聚焦重點難點,通過項目精准施策,是一個重要舉措。省生態環境廳自然資源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水污染這個百姓反映強烈的問題,福建省編制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准》,連續兩年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納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投入資金共13.7億元﹔完成207個農村“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和144個環境問題整治……實現“水更清”“田更潔”。

  攥指可成拳,合力方致遠。推進“綠盈鄉村”建設,鄉村生態振興小組的10個成員部門通力協作,整合各方資源,統籌各部門資金,總投資近80億元,組織實施了包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百園千道”生態產品共享工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藍色海灣整治等27類涉農重點工程,推進多元治理,讓“綠盈”鋪遍八閩鄉村。

  綠色創新 打通“兩山”致富路

  從政和縣城驅車11公裡,記者來到群山環抱的星溪鄉念山村。村裡坐擁“華東地區線條最美的梯田”念山梯田、念山湖省級水利風景區、玻璃索橋等遠近聞名的生態旅游項目,在花草繁茂的觀景台遠眺,房車露營基地已初見規模,國家級濕地公園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一幅全域生態旅游的圖景正徐徐拉開。

  念山村,曾是一個交通閉塞的省定貧困村。

  “2019年,我們開始創建‘綠盈鄉村’。”曾擔任念山村駐村第一書記的魏靜說,通過全村衛生戶廁改造、小型污水治理設施,人居環境得到提升。在此基礎上,當地不斷創新探索,尋求綠色發展之路,打造高級版“綠盈鄉村”。

  抓住“生態銀行”試點契機,村民將各家零散的梯田共810畝,流轉給村旅游公司統一耕種,探索“旅游+物聯網+扶貧”模式,認領的顧客通過網絡可實時查看種植現狀﹔爭取各方資金投入7000余萬元建成旅游公廁、觀景台、游步道、露營基地等旅游設施,由旅游公司運營,村民享受分紅。

  現在的念山村是“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念山胭脂紅米香飄十裡﹔國家AAA級景區、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和中國傳統村落5個“國字號”招牌落戶,成了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

  “我們鼓勵鄉村在‘綠盈鄉村’創建中探索創新,結合當地的新產業、新業態,對具有產業基礎的村庄進行提檔升級,給鄉村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南平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

  這樣的綠色創新故事,在全省各地的“綠盈鄉村”建設中不斷發生,綠水青山正在加快成為村民的金山銀山。

  三明率先推出“綠盈鄉村+綠色金融”模式。三明市生態環境局今年3月與農行三明分行簽訂《金融支持綠盈鄉村建設合作協議》,農行三明分行將在今后5年為三明“綠盈鄉村”建設提供不低於20億元人民幣的信貸金融支持,針對不同類別的“綠盈鄉村”,開展精准支持,助力建設梯次提升。

  “通過‘綠盈鄉村’建設,我們探索了一批‘兩山’轉化的經驗,走出了一條條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的發展道路。”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目前,福建省有3個縣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4批共22個縣(市、區)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數量居全國前列,有效推動了福建生態文明示范建設。(記者 陳旻)

(責編:吳舟、陳藍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