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福建頻道

王永禮在泉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的報告摘登

2021年10月11日10:02 |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小字號

創新發展“晉江經驗” 扛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主力軍擔當

奮力建設海絲名城智造強市品質泉州

——王永禮同志在泉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的報告摘登

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

堅持強化創新理論武裝,激昂使命擔當作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對泉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和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全面落實“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部署,充分調動黨員干部群眾激情干勁。

堅持心無旁騖做實業,綜合實力跨越提升。地區生產總值2020年實現10159億元,連續22年居全省首位,地區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遞業務量等指標躍居全國城市前20位。千億產業集群新增4個,傳統、高新、重化產業漸成格局。引進大院大所18家,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科創中國”試點城市。

堅持環灣向灣同城化,城鄉面貌明顯改善。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拓展至235平方公裡,城鎮化率達68.5%。新城加快集聚,公共文化中心“四朵花瓣”漸次綻放,水線公園、山線綠道等一批生態連綿帶項目建成投用。古城煥發生機,古街巷、古大厝原真保護,留存市井煙火氣,金魚巷、中山路等街巷微改造成為活態保護的生動實踐。實施“聚城暢通”工程,泉州灣跨海大橋降價惠民通行。

堅持改革開放不停步,發展活力充分進發。67項國家級改革試點深入推進,農村“三塊地”、河湖長制、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創新舉措在全國全省復制推廣。清理規范行政審批申報、“並聯審批+電子証明”等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指標獲評全國營商環境標杆。南洋華裔族群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台一期投入運營。向金門供水工程安全通水。

堅持以人為本惠民生,幸福生活更有質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現行標准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摘帽。超七成五地方財力投入民生,民生補短板“四心工程”和“XIN”行動成效明顯,累計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7.1萬個、中小學學位16萬個,醫療機構床位1.4萬張、養老床位2.1萬張。泉州籍體育健兒實現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蟬聯國家衛生城市,榮膺國家生態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市,保持全國文明城市榮譽。

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民主法治穩步推進。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履行立法、監督、決定、任免等職權,出台7部實體性法規和1部法規性決定﹔法治政府建設創新開展,“七五”普法順利實施完成﹔支持市政協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愛國統一戰線不斷鞏固壯大。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九連冠”。“強基促穩”三年行動創新實施,超百個基層善治典型得到推廣,蟬聯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

堅持從嚴治黨不鬆勁,黨的建設全面加強。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等取得實效。“機關黨旗紅 ‘五個泉州’在行動”主題實踐活動扎實開展。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率先實現市縣黨委一屆任期內巡察全覆蓋。

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泉州篇章

——建設海絲名城,就是要強化泉州在海絲核心區建設中的擔當,定位海絲先行區和戰略支點城市,著力建設海絲綜合交通、經貿合作、文化展示、城市聯盟的重要門戶,打造面向東南亞的工商業中心,活態傳承中華海洋文明,建成世界遺產保護典范之城,再造“漲海聲中萬國商”的新繁榮。

——建設智造強市,就是要當好全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示范,建設全球先進制造基地,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實施“數字泉州”戰略,規范發展平台經濟,推進產業技術、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再創“晉江經驗”的新輝煌。

——建設品質泉州,就是要爭創共同富裕先行城市,著力在高品質開放創新、生態環境、公共服務上實現更大突破,讓城市文明有序,煙火味、包容性十足,建設居者自豪、來者依戀、聞者向往的圓夢之城、幸福之城,再現“市井十洲人”的新盛況。

實現這一美好願景,今后五年至關重要。努力實現“五個雙提升”:經濟總量與產業層次雙提升﹔城市能級與城鄉品質雙提升﹔創新活力與港澳台僑優勢雙提升﹔民生福祉與城市文明雙提升﹔法治泉州與平安泉州雙提升。

重點實施五大工程:一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程。二是世界遺產典范城市創建工程。三是新區新城有機集聚工程。四是“聚城暢通”工程。五是共同富裕先行工程。

勇當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主力軍

勇當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主力軍,突出科技賦能、數字賦能、綠色賦能,建設全球先進制造基地

加速打造區域性創新高地,實現高端研發平台、高新技術企業、高層次人才、研發投入翻番。加速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加速產業強鏈建鏈補鏈。加速低碳集約綠色發展。

勇當區域協調發展主力軍,突出區劃重構、聚城暢通、聚灣強心,建設代表中國海洋文明的區域中心城市

加快環泉州灣中心城區建設。推進區域同城化發展。構建“369”交通圈生活圈產業圈。創建世界遺產典范城市。共同守護“兩江一帶”。

勇當深化改革開放主力軍,突出擴大內需、釋放潛力、激發活力,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深化“晉江經驗”改革實踐,圍繞時代主題抓改革,推深做實國家級、省級改革試驗試點,努力在新一輪改革中貢獻更多泉州案例。優化“遵法度、有溫度”的營商環境。建設海絲重要門戶。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

勇當促進共同富裕主力軍,突出共建共享,共管共治,共同締造,建設美麗宜居的幸福家園

創新先富帶后富幫后富機制,著眼縮小城鄉差距,整鎮推進鄉村振興。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強化健康與社會保障兜底。推進鄉村社區治理現代化。以法治引領深化平安泉州建設。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

誓做“兩個維護”忠實踐行者,匯聚敢拼會贏的強大合力。市委班子要帶頭加強政治建設,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級黨政機關要帶頭抓好思想政治建設,深入創建“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核心內容。大力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落實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等各層級學習制度,用好華大講堂、東海學堂、泉民開講等載體,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政治忠誠教育。要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把各類陣地建好管好用好。構建大宣傳格局,建立健全新聞宣傳聯動策劃、集中推送、融媒報道工作機制,講好泉州故事,展現泉州風採。

爭創海絲先鋒星級組織,筑牢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深化海絲先鋒“達標創星”活動,力爭到2026年先進基層黨組織超八成。縣委書記要當好鄉村振興的一線總指揮,鄉鎮黨委書記要當好先鋒,選優配強村(社區)“兩委”,推行“導師幫帶制”,實施百萬村財攻堅行動,新增100個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百萬元村。全面推行民營企業黨建融入公司治理。深入開展近鄰黨建提檔升級行動,推行“兩長一員”,在職黨員“回家日”制度。

勇當改革促進派實干家,鍛造專業拼搏的干部隊伍。要傳承弘揚百年黨史中的艱苦奮斗精神,激勵干部“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干、堅決地干”。堅持新時期好干部標准,注重在重大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加大對基層干部特別是艱苦困難地區干部的政策傾斜力度。落實黨委(黨組)干部培養主體責任,統籌用好各年齡段干部,建立健全年輕干部發現培養儲備機制,推動公務員管理“進管出”與干部“選育管用”全鏈條有效貫通。堅持黨管人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甘為勤政廉政好公仆,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四個萬家”“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等優良作風,發揚政企互動好傳統,深入開展“進千企、走千商、訪千才”活動。要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精准落實政治巡察要求,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完善“見人見事見效”監督機制,推動各類監督貫通協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開展“點題整治”,推動解決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生態環保、安全生產、執法司法等領域不正之風。堅定不移懲治金融、國企、政法、糧食購銷等領域腐敗問題,探索建立行賄人“黑名單”制度,不斷提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綜合功效。

(責編:吳舟、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