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廈門2025年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將達40% 綠色出行比例達70%

2022年02月10日16:58 |
小字號

近日,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廈門市“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到2025年,廈門市綠色出行比例將達70%以上,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或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12平方米。

《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廈門將以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典范城市為總體目標,全面鞏固治理成果,堅持創新治理模式,立足其“山、海、城”相融共生城市特質,緊密圍繞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人文三條主線融合發展,夯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重要基礎,著力超越既有、超越先進。

“十四五”期間,廈門將緊盯“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全國“雙領先”“雙典范”目標,聚焦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綠色經濟體系建設、人居環境美化優化、綠色生活方式形成、社會全民共建共治、城市與生態深度融合等六個重點,謀劃“六大工程”,積極採取閩西南協同、國際合作“兩大行動”,持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現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人文協同互促、融合發展,走出一條具有全國典范效應的“美麗廈門”建設道路。

綠色出行比例達70%以上 生態文明社會信用體系基本建立

按照《規劃》,在生態人文方面,廈門將以推動全社會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促進綠色消費升級為核心,持續構建利於消費理念與行為轉變的良好外部環境。《規劃》指出,到2025年,廈門市綠色出行比例達70%(或以上)。同時,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區、鎮街、村居全覆蓋,生態環境課時數超14個,“互聯網+生態文明全民行動”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公民參與度不斷提升,生態文明社會信用體系基本建立。

綠盈鄉村覆蓋率達85% 讓生態旅游成為廈門旅游新名片

《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廈門生態經濟水平要實現“躍升”,基本形成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與生產方式。到2025年,打造2-3家綠色產業區域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全國領先的綠色技術創新企業。讓生態旅游成為廈門旅游新名片,海洋原生態水產品加工業和醫藥產業成為海洋經濟發展新亮點。

與此同時,在生態環境質量方面,廈門將全面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綠色宜居環境長板得到強化。城鄉綠色一體化發展成效顯著,城市顏值特色明顯,生態景觀持續美化、生態系統更加健康、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宜居水平保持全國領先。到2025年,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確保達到福建省要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優良比例保持100%,綠盈鄉村覆蓋率達85%(或以上)。

實現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12平方米

此外,根據《規劃》提出的“城市與生態深化融合工程”,廈門將著力構建花園城市發展格局,系統實施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建設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和生態環境大數據平台,進一步凸顯該市山海環抱、自然天成的本底特點,建設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

其中,在提升花園城市發展格局方面,要持續推進重要景觀界面山體林相改造,保護和恢復城市山體自然風貌。落實城鄉環境提質專項規劃、交通綠化景觀整治行動方案等規劃(方案),結合景觀提升與生態修復,逐步形成“生態優良、綠量充足、結構合理、分布均勻、功能完善、文化凸顯、特色鮮明、全民共享”的綠化格局。到2025年,實現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或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12平方米。

採取閩西南協同、國際合作“兩大行動” 共謀綠色“一帶一路”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規劃》還明確了“以閩西南綠色協同發展專項行動、國際合作多元化建設專項行動為支撐,充分發揮廈門市區位與多區疊加優勢,共建生態閩西南,共謀綠色‘一帶一路’”的發展路徑。

“十四五”期間,廈門將著力落實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和生態環境司法協作平台建設,推動信息共享、聯防聯控聯治,強化廈漳泉和廈門灣海洋環保區域合作。同時探索建立綠色產業政策協商機制,打造區域環保產業鏈。積極舉辦綠色商品交易、綠色產業發展、環保人才交流會議,匯聚財智,助力閩西南綠色產業協同發展。此外,廈門還將積極引進金磚國家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創新主體,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海洋管理、海洋科技、海洋生物保護等領域建立長效合作機制。

來源:廈門市生態環境局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