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下鄉逐綠出海  鄉村振興成第二十二屆投洽會新亮點

2022年09月11日08:55 | 來源:福建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下鄉逐綠出海

鄉村振興,打開社會資本新出口

曾經“零落成泥碾作塵”的柚子花,如今成了社會資本追捧的“香餑餑”。

投洽會上,平和縣縣長黃永健為這朵花招商引資。在8日的路演現場,他帶來了一款名為“柚香奇蘭”的茶葉新品。琯溪蜜柚與白芽奇蘭茶,是平和的兩大拳頭產品,借鑒花茶窨制工藝,自帶柚香的白芽奇蘭茶橫空出世。

“平和擁有百萬畝蜜柚果園,按照每畝60株、每株可採20斤柚子花計算,每年大約有12億斤蜜柚花被白白浪費。”黃永健說,柚子花窨制茶葉后,可循環利用,做香囊、抱枕、枕頭。除了初加工,柚子花還可用於提取香精、制造精油。他希望能夠引入社會資本,共同探尋蜜柚花的更多可能性。

本屆投洽會首次設置鄉村振興展示館,各地領導干部紛紛帶著項目,與社會資本深度對接。德化縣縣長方俊欽為瓷都代言,德化縣國寶鄉黨委書記蘇宏斌為民宿產業尋找鄉村合伙人,永春縣、仙游縣、永泰縣則辦起圓桌論壇,為環戴雲山產業開發招才引智。

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的《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2022年)》提出,加大政策引導撬動力度,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這份指引明確13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重點產業與領域。本屆投洽會精准捕捉資本動向,首設鄉村振興產業展,旨在為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打造高端平台。

地方商會力量也在助力資本下鄉。“我們將積極推進平台共建、資源共享、產業共興,帶動人才、資金、技術回流鄉村,讓各類市場主體都能在鄉村發揮所長。”廈門市漳州商會會長曾建華說,投洽會上,廈門市商協會發起“萬企興萬村”行動宣言。作為實踐者,上月,廈門市漳州商會與漳州市薌城區天寶鎮茶鋪社區簽訂幫扶共建協議,並計劃匯聚會員企業,合力打造“茶葉市場交易平台+電子商務+抖音帶貨+特色旅游”項目。

綠色發展,引領農業投資新風尚

水下養魚,水上發電。投洽會上,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演繹了一支“綠色漁光曲”。

正在建設的“漁光互補”一期項目,位於福清市上逕鎮白鴿山墾區。15萬平方米的工廠化養殖場屋頂,架設光伏板,每年預計可發電2241.8萬千瓦時。得益於此,企業不僅實現“用電自由”,余電還可上網,每年可節約標准煤約6882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6814噸。

“我國漁業正處於產業化快速發展與環境承載力不堪重負的拐點階段,低碳化是必然選擇。”天馬科技集團董事長陳慶堂說,在“雙碳”背景下,低碳漁業更具投資前景。除了“漁光互補”,天馬集團還引入“種養一體化”模式,採用養殖水體內外循環淨化系統、魚菜共生系統、終端除磷系統等,可節約90%水資源。

鄉村振興,為社會資本打開了新出口。在廣大鄉村,投資方向在哪裡?天馬的選擇是綠色低碳。綠色是底線與邊界,也是極具潛力的投資新風尚。

廈門市產權交易中心董事長連煒,講述了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軍營村“賣空氣”的故事。

作為“特區的山區”,軍營村擁有近6000畝生態茶園。據測算,得益於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軍營村的這片茶園每畝每年可實現淨碳匯0.2076噸。5月,全國首個農業碳匯交易平台落地廈門,軍營村可以“賣空氣”了。5月5日,當地一家食品企業購買了村裡近2500噸碳匯,用於抵消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所產生的部分碳排放,軍營村因此獲利14000多元。

成立4個月來,該平台已完成農業碳匯交易超10萬噸。此外,當地與農商銀行共同推出的“鄉村振興碳匯貸”,已累計發放貸款350萬元。太平洋產險公司則推出農業碳匯損失保險,為蓮花鎮高山茶園的3768噸碳匯提供風險保障。

不僅僅是碳匯,鄉村分散的生態資源同樣具有投資潛力。永春生態文明研究院副秘書長方良澤,分享了構建生態產品“三級市場”的思路:一級市場通過對生態資源摸底、評估、整合、確權、確股,實現資源變資產﹔二級市場引入社會資本和專業運營投資商,進行統一開發運營,實現資產向資本轉變﹔三級市場則在此基礎上,開展証券化和期權化交易,推動資本向股本轉化。

國際合作,拓展鄉村開放新路徑

為家鄉好物代言的,還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代表。

在綠色農業對外投資合作交流會上,尼泊爾駐廣州總領事館領事沙昆振,分享了一款寵物狗零食——狗嚼片。該產品由牛奶經去脂硬化后制作而成,一投放市場便大受歡迎。但因當地牛奶供應不足,產能始終難以突破。沙昆振希望與中國投資者合作,引進現代化奶牛場。

柬埔寨駐華大使館商務專員錢明光則分享了最新喜訊:投洽會開幕前夕,中國海關總署更新了柬埔寨輸華水果注冊果園和包裝廠名單,其中新增了龍眼品類。這標志著柬埔寨龍眼已完成輸華所有程序,可出口中國。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水土、光熱、勞動力等條件優越,與中國具有極強的互補性與合作空間。”中國農業科學院海外農業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聶鳳英援引了一組數據,“我國對‘一帶一路’國家農業投資項目超820個,投資存量接近175億美元,累計雇佣了東道國員工10萬人。”

在農業“出海”的過程中,一批大型跨國涉農企業相繼涌現。隆平高科進入全球種業前十強,雜交水稻市場份額全球第一。中糧集團已成為資產第一、營收和利潤第二的國際大糧商。

走出去,引進來。

在全球花卉市場暢銷多年的大花海棠“比哥”,亮相本次鄉村振興產業展。“比哥”是德國育種企業班納利的“當家花旦”。班納利擁有170多年育種歷史,尤其在秋海棠育種領域領跑全球。

去年,廈門愛墾園藝有限公司與班納利合資成立棠潮園藝科技(廈門)有限公司,並投資2億元,在廈門市海滄區啟動“棠潮園藝暨班納利中國育種中心”建設。這是國內唯一一家由世界頂級花卉育種公司和本土花企合資設立的育種機構。上個月,一期工程投入運營。

“我們將與全球同步開展花卉育種,尤其是適應亞熱帶氣候、耐高溫高濕、抗病性好的花卉新優品種。”愛墾園藝花種事業部經理曾苗真說,希望通過國際合作,打造中國花卉種苗“芯片”。

“兩國雙園”,為國際農業深度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2021年1月,中印尼“兩國雙園”項目啟動。中方確定福州市元洪投資區為中方園區﹔印尼方確定民丹工業園、阿維爾那工業園和巴塘工業園為印尼方合作園區。

在綠色農業對外投資合作交流會上,福州新區福清功能區管委會三級調研員庄瑞順,分享了“兩國雙園”農業合作最新成果。

不久前,由兩國企業聯合打造的印尼海洋漁業中心首個基地正式投產,該基地最大產能可達50萬噸。這些漁獲將運回福建精深加工,最終通過園區線上線下平台源源不斷分銷到全球市場。(張輝)

(責編:易雪妍、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