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出台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細則 助力打造全國雙智城市“樣板間”
人民網廈門12月12日電 近日,由廈門市質檢院參與制定的《廈門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正式發布實施,其是福建省首個為智能網聯汽車上公開道路進行測試制定的規范,明確了智能網聯汽車在廈進行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的條件和申請流程。
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目標物模型實驗室。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根據《實施細則》,初次申請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的車輛須進行自動駕駛功能檢測,並提供廈門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或省級及以上智能網聯汽車質檢中心出具的自動駕駛功能測試報告,測試內容應包括自動駕駛功能通用檢測項目及測試區(場)200公裡實車可靠性測試。申請開展完全自動駕駛示范應用的車輛,應在開放測試道路或區域以內完全自動駕駛模式進行合計不少於1000公裡的測試,在測試期間無交通違法行為且未發生車輛方承擔責任的交通事故。道路測試時間原則上不超過18個月,且不得超過道路測試車輛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証明及保險憑証的有效期﹔測試過程中,測試車輛不得搭乘與測試無關的人員及貨物。
據悉,廈門是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第二批試點城市,當前正大力推進建設智能網聯汽車先導區、科學城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等項目。而廈門市質檢院以現有的三個國家質檢中心為技術支撐,在2020年10月獲批籌建福建省智能網聯汽車產品質量檢驗中心﹔並在2021年5月獲廈門市發改委立項,建設廈門市智能網聯汽車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台。
智慧港口自動駕駛牽引車測試。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供圖
工作人員介紹,該平台建成投用后,將實現“人-車-路-雲”一體化實景+孿生模擬測試技術。其中,依托佔地300畝的試驗場,廈門已建成包含全息路口、模擬隧道、模擬雨霧等場景的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功能封閉測試場地,總測試路段超過3.6公裡,是東南地區規模最大、覆蓋場景最多的智能網聯汽車封閉測試場地。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還能通過建設覆蓋封閉測試場地和公開示范道路的網絡監管平台,採集獲取車端運行狀態、故障信息和緊急錄像以及路側智能設施運行狀態等大數據信息,實現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功能測試和公開道路測試的全流程監管,從而為智能交通管理、交通流檢測、車輛應急處置等提供保障,讓城市治理更具“智慧”。
“《實施細則》的發布將加快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採取“邊建設、邊運行、邊服務”模式,對各知名企業提供高質量的整車測試服務,助力廈門打造成為全國雙智城市“樣板間”。(張萌 黃志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