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省養老助餐服務實踐與鄉村振興

陳慧萍
2022年12月16日17:11 |
小字號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任務。黨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的全面振興。深化福建省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養老助餐服務實踐,對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全方位推進福建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進入21世紀后,人口老齡化已然成為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面臨的全球性問題,我國的老齡化程度也隨之不斷加劇。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64億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1.9億,分別佔人口總數的18.7%和13.5%。與先期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國家或地區相比,中國人口老齡化呈現總量大、速度快、基礎差、不平衡的特點,並將朝著程度持續加深加重的方向發展,這將對中國經濟社會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我國老齡事業健康快速發展,是一項具有戰略性、全局性、長遠性、艱巨性和復雜性的系統工程。

面對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形勢,如何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層次的服務需求,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課題。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老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為新發展階段的老齡工作指明了方向。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養老服務領域發生了復雜深刻的變化。在開展老年食堂工作進程中出現較多的難點和痛點,能否創新養老助餐服務模式,為老年人送上經濟實惠兼具營養可口的飯菜,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為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2022年2月21日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在強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方面提出要構建城鄉老年助餐服務體系,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務網絡,支持高質量多元化供餐。據抽樣調查結果顯示,62.4%的被訪老年人將助餐服務需求作為養老服務需求的首選,其中90.2%的被訪老年人將午餐需求作為三餐需求中的首選。可以說,推廣養老助餐服務對於應對老齡化趨勢、保障兜底基本民生、實現公共服務普惠均衡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較為普遍的現實意義。

養老助餐服務是“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的基礎工程。聚焦福建省養老助餐服務,自2019年7月福建省啟動第一批20個長者食堂試點建設以來,歷經3年實踐探索,深受老年人及其家屬的歡迎,並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為補齊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短板,解決城鄉老年人,特別是獨居、留守老年人“做飯難、吃飯難”問題,省委省政府將長者食堂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 

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國務院關於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的通知》《民政部、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強化養老服務領域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出台《關於長者食堂建設運營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設1000個以上食材可溯、服務規范、價格公道、安全衛生、老年人滿意的示范性長者食堂的建設任務,依托“功能拓展型、社會合作型、社區新建型”三種建設方式,並針對居住在小、散、遠自然村的農村老年人,鼓勵長者食堂提供送餐服務或開展鄰裡互助的助餐服務。其主要的保障對象為老年人,並兼顧其他特殊困難對象,在滿足老年人就餐服務需求的同時適度向社會開放。

為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和多樣化的就餐需求,福建省各地結合屬地實際情況出台專項政策,更好地推進養老助餐服務。例如:寧德古田“互助孝老食堂”模式,以辦好惠民實事為抓手,著力解決山區農村留守老人和困難群眾用餐的“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探索抱團互助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採取“政府搭台、村居承辦、居民互助、個人自願、梯度收費、社會參與”的運作模式,重點解決貧困、留守、孤寡、高齡、失獨、重殘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用餐問題。寧德古田“互助孝老食堂”入選第三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泉州永春“愛心午餐+互助養老”模式,瞄准山區農村居家養老服務方面的短板,聚焦農村留守、空巢、獨居等老年人特殊群體,始終以“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為目標,充分發揮社會慈善等各界力量,打造“愛心廚房”平台,創新“愛心午餐+互助養老”模式,把老人聚集起來,一定程度上解決老人日常飲食不規律、農村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等問題。與此同時,引導老人反哺鄉村治理,呈現鄉村振興新景象,逐漸形成“愛心午餐助養、半耕伴讀樂養、鄰裡守望互養”的山區養老永春樣板。

由於農村留守老人多,特困、留守、孤寡、高齡、失獨、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吃飯困難問題突出。面對農村老年人吃飯難的困境,2020年下發的《福建省民政廳關於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的通知》,提出“發展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務”,支持各地建設具有配餐、送餐功能的養老服務“中央廚房”,科學布局長者食堂和老年人助餐點,解決老年人就餐難題。在縣(市、區)層面每年新建不少於10所長者食堂(中央廚房),在鎮、村層面依托現有養老服務設施每年建設不少於100處老年人助餐點。相較於中心城區鄉鎮或街道,農村長者食堂的午餐收費更低,長者食堂建設數更多,資金投入以縣級及以下為主要來源,可見養老助餐服務為基本民生保障兜底。

作者:中共福建省委黨校 福建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博士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