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管好、養護好、運營好”農村道路 廈門同安獲評2022年度“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人民網廈門1月5日電 (余乃鎏)4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等聯合發布《關於公布2022年度“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單位名單的通知》。根據通知,全國201個縣(區)入選榜單,福建共有9地上榜,其中,廈門市同安區榜上有名,系該市唯一入選行政區。
據悉,“四好農村路”是指“建好、管好、養護好、運營好”農村道路。近年來,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下,根據廈門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該市要求每年加大市區財政投入,通過新建或改造提升,建設至少30公裡“四好農村路”,作為解決城鄉差距、進一步振興新農村的新舉措之一。
其中,作為廈門市面積最大的行政區、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同安區在全市“四好農村路”建設中尤為引人矚目,不僅極大方便沿線村民出行,還有效解決當地農村群眾人流、物流問題,為區域經濟、旅游及社會發展等注入新活力。
同安農村道路亮燈工程解決道路夜間照明“最后一公裡”問題。同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介紹,在建設方面,同安區在廈門市率先啟動建設國省縣道通行政村主干道亮燈工程,建成智慧路燈管控中心及38條道路路燈工程,亮燈裡程165公裡,有效解決農村公路夜間照明“最后一公裡”問題﹔在管理方面,創新成立區鎮村三級路長辦,推動農村公路管理形成長效機制,並成立車輛超限運輸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訂出實施意見,聯合交通執法大隊、公安交警到主要道路開展治超工作﹔在養護方面,全面推動轄區農村公路養護改革,實施“一把掃把掃到底”的農村公路養護模式,相關養護工作職責由交通主管部門統一委托區屬國企養護企業,有效提高了農村公路養護效率和質量﹔在運營方面,以全區公交線網為骨架,整合交通運力資源,開通5條“公交快遞”,打通山區與城市之間的物流“堵點”,完善了同安區農村三級物流網絡。
同安區獲評“四好農村路”創建全國示范縣,是廈門深入貫徹落實“四好農村路”建設重要指示精神的縮影。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介紹,特別是2022年以來,該局從體制機制、資金投入、示范創建等方面著手,在全市農村地區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加大力度服務鄉村振興並取得了多方面的良好成效。
同安區一條美麗“鄉間路”,助力鄉村振興。同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期間,積極落實《福建省美麗農村路“串珠成鏈”提升活動方案》和《福建省公路事業發展中心關於分解下達2022年農村公路民生工程目標任務的通知》等有關工作要求,大力推進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村公路服務品質﹔持續推進農村公路亮燈工程建設,當年累計完成2個路燈工程,安裝路燈215盞。
同時,多措並舉著力提高農村公路管養水平,例如,加大管養資金投入,實現全市道路管養同工同酬、同標准、同考核﹔加強農村公路巡路APP運用研究,在向各區下達督辦單要求強化日常養護巡查全覆蓋、嚴格落實巡查養護工作要求的同時,多次與省公路中心、省技術平台及市技術平台對接咨詢,找准農村公路管理信息綜合平台(APP軟件)系統評分要點,指導各區一線專管員既干好本職工作又提高系統得分。
在持續提升農村運輸服務能力方面,截至目前,廈門全市147個建制村均通達公交,且服務農村公交線路已有121條。其中,2022年新增909路支路、362路,優化調整616路、629路、725路,服務集美區后溪村、前進村、同安澳溪村、翔安庄垵村等建制村。
廈門“四好農村路”風光宜人。同安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此外,廈門市“四好農村路”建設取得良好成效,也得益於各相關部門、建設單位堅持黨建引領,在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大力開展“黨建引領”示范點創建工作,通過成立工程項目臨時黨支部,發揮黨組織總攬全局、居中協調的作用,有效帶動項目組成員創先爭優,保障了各項目如期保質保量完成。
廈門市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除了在城區間持續推進交通建設外,接下來,還將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並在全市農村道路硬件建設上努力賦予智慧交通的內涵,讓更多農村村民、市民游客也能享受便捷的通訊服務等,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