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協委員、省立醫院院長陳剛:加快提升智慧醫療水平 推動互聯網醫院建設

人民網福州1月11日電 (林盈、實習生劉娜)遠程會診、互聯網醫院、健康醫療大數據共享……當前,作為實現“健康中國”的重要驅動力,智慧醫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福建作為醫療體制改革先鋒和數字中國建設的先行者,也應加快提升智慧醫療水平。”福建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福建省政協委員,省立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陳剛就提升智慧醫療水平提出建議。
福建省政協委員,省立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陳剛。受訪者供圖
陳剛指出,新冠疫情發生后,加快互聯網醫院建設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對福建而言,一方面要瞄准不足補短板,提升醫療數據質量﹔另一方面要發揮數字福建優勢,引進人工智能等技術提高服務效能助力醫療服務智慧化。
對此,陳剛從數字基礎設施體系、遠程醫療閉環、數字場景應用三個方面提出針對性建議。
在數字基礎設施體系完善方面,陳剛指出,福建省作為第一批健康醫療大數據試點省份,尚未實現全省醫療數據歸集,應用場景單一、區域間機構間共享少、大數據開發利用不充分。建議加快建設省級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加快建設臨床醫學數據中心,提升福建省臨床研究數字化支撐保障能力。同時,探索電子病歷等安全存儲上鏈,推進就醫安全、健康管理高效及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
在遠程醫療閉環方面,陳剛認為通過向上向下醫療轉診、線上線下患者服務、院內院外健康管理“三大”閉環,形成健康全過程、生命全周期服務。一方面鼓勵加大遠程會診、互聯網醫院等新型技術研發應用,加強就醫醫療、處方流轉等協同聯動。另一方面完善遠程會診、互聯網醫院責任劃分、定價機制和醫保報銷政策,更要加強省會醫療機構與全省各地醫聯體、醫共體疾病診療線上線下協同。
除此之外,陳剛建議加大數字場景應用,布局元宇宙醫療產業,支持數字貨幣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提高智慧醫院管理水平,加強電子病歷系統建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基層、偏遠地區“拍圖識病”﹔還要打造智慧醫院生態體系,推進分診導診、藥品配送、檢驗、病理分析等業務全閉環智能管理,優化機器人智能隨訪、健康管理服務,促進疾病管理科學有效。利用區塊鏈技術保障醫療信息的安全,建議在HIS、RIS、PACS、醫保支付等信息系統中加強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確保患者信息和醫療記錄在線下就醫、遠程醫療過程中的安全、完整、及時更新、不可篡改,保障患者的個人隱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