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浩蕩更相和——龍岩與廣州的當代情緣
汀江,客家母親河,流經閩西多個縣(區),一路往南匯入廣東韓江,最終奔向大海。滔滔汀江水,濃濃閩西情。自古以來,汀江就是閩西客家地區與外界溝通交流的主要渠道,見証了龍岩與各地交流交往的繁榮歷史。
客家祖地,紅色聖地,生態福地,閩西龍岩山川如畫。千百年來,從中原遷徙而來的華夏先輩,在閩西大山裡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客家文化,客家人從這裡分赴五湖四海。革命戰爭年代,閩西是星火燎原之地,閩西兒女聽黨話、跟黨走,10萬子弟踴躍參加紅軍,拋頭顱、洒熱血,在長征路上留下“一裡一忠魂”的壯烈史詩。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奮進腳步永不停歇。新時代,黨中央賦予閩西龍岩新的使命任務: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為全國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龍岩老區,再一次挺立時代潮頭,以奮勇爭先、闖關奪隘的雄姿,努力為全國革命老區闖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康庄大道。
長汀。龍岩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珠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之一,納百川、聚千河,孕育萬千氣象,浩浩蕩蕩,奔騰入海。珠江兩岸,風潮激蕩、文化碰撞、兼容並蓄、觀念標新、開放融合,流域兩岸始終閃耀著璀璨光芒。
廣州,珠江明珠,千年商都,歷史文化名城,國際大都市,千百年來商船如織、人流匯聚,時刻躍動的中國脈搏,自古繁華。
新時代,廣州肩負起新的歷史使命——爭做“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輝煌”的排頭兵,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彩。這座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始終煥發著蓬勃生機,引領著中國改革發展的方向。
不同的歷史使命,相同的時代擔當,龍岩與廣州風雲際會。南粵閩西都是朝氣蓬勃的熱土,處處皆是“秋日勝春朝”的壯美盛景,人人飽含“勇立時代潮頭”的擔當情懷和“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壯志。
龍岩與廣州,雖重山所阻、遠隔千裡,但千百年來兩地情緣深厚,有著源遠流長的革命情緣、歷史情緣,心理距離近如咫尺。如今,國家確立龍岩市與廣州市對口合作關系,要求深化區域合作協作,推動高質量發展,高瞻遠矚、意義非凡。
珠江潮中浪花涌動
風起南海,潮涌珠江。回溯廣州發展的歷史長河,物質匯聚、人才集聚,海潮澎湃激蕩,閩西龍岩也是涌動其中的那一朵浪花。
明清時期,汀江之上,商船往來如梭,各類物資源源不斷運往嶺南廣府。閩西汀州生產的紙張、藍靛、煙草、木材等物資,或順著汀江下韓江,再沿海運達廣州﹔或從汀江西溯梅江,陸路翻越山崗至龍川,再乘東江之舟順流至廣州。彼時,閩西物產,廣州人甚愛之。
新中國成立后,閩粵兩地交通設施不斷完善,多條入粵國道以及梅坎鐵路、梅龍高速等相繼開通,龍岩與廣州往來更便捷、貿易更頻繁、交流更密切。
閩西龍岩出產的蔬菜、生豬、木材、礦產、水泥、紙張等各類物產,以各種渠道不斷輸送至廣州等珠三角地區。據統計,1993年至2005年間,龍岩20多個鄉鎮廣泛種植夏秋高山反季節蔬菜,面積約15萬畝,年產量30多萬噸,基本供應至廣州等珠三角地區。其間,作為生豬養殖大市的龍岩,每年都往珠三角地區輸送生豬,最多時年供應生豬200萬頭。
物猶如此,人更勝之。改革開放以來,一批批閩西兒女懷揣夢想,紛紛離開家鄉加入南下廣東闖蕩的大潮。他們進工廠、干工地、搞貿易,學技術、學經營、學管理,做服務員、技術員、工程員以及當老師、當醫生,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為廣州和珠三角的繁榮貢獻了智慧和汗水。
改革開放初期,有著建筑從業傳統的龍岩上杭才溪人民敏銳捕捉到廣州、深圳等地的建筑業發展機遇,父子、師徒、兄弟、朋友,親帶親、鄰帶鄰南下珠三角搞建筑。當時人口約2.5萬人的鄉鎮,就有8000多人外出從事建筑業。
才溪人敢闖敢拼,從泥水匠、木工匠等工作做起,逐步發展壯大,創辦了30多家大中型建筑公司,建成了“錦繡中華”“世界之窗”“南方制藥廠”等著名工程,打響了“三千榔頭八百斧,走出山門闖特區”的“建筑之鄉”美名。
2000年,闕開富從龍岩上杭老家前往廣東創業。他從承包小工地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在廣州闖出了一片天地,創立了恆富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了荔灣區綠瘦科技園、增城區香山谷產業園等大型項目,成為當地一家集團化發展的大型建筑公司。
據龍岩市建筑業協會統計,目前有近10萬龍岩人在廣州、深圳等大灣區從事建筑行業,創辦建筑業企業100多家。拔地而起的高樓、美麗智能的城市……其背后都有龍岩老區建設者的身影。
國際貿易之都,引領時尚潮流。走進廣州市白雲區石井街道,一座座大型的服裝貿易商城錯落林立,男裝、女裝、童裝、鞋子等服裝類產品從這裡銷往海內外。其中一座名叫“錦東服裝城”的服裝批發商城,面積達20萬平方米、投資約3億元、年銷售額數十億元,這個專業服裝批發“巨無霸”就是龍岩漳平人投資建成的。
廣東省漳平商會會長陳銘介紹,目前在石井商業圈經營服裝貿易生意的商戶中,有2000多家是漳平人經營,12個大型服裝貿易專業市場由漳平人設立、佔當地專業市場總數的80%。
龍岩漳平人在廣州從事服裝貿易,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當時,一大批漳平人率先到石井街道做布業批發,揭開了漳平人在廣州等地創業的序幕。高峰時,有1萬多漳平鄉親在那裡從事服裝批發零售。
年深他鄉亦故鄉。老鄉們笑稱,石井是漳平在廣州的一塊飛地,是漳平的“第17個鄉鎮”(漳平下轄16個鄉鎮及街道)。如今,漳平籍商戶紛紛成立了自己的服貿企業,有的還跨行進入了百貨零售市場、飲食、電商、物流業等行業。
廣州,號稱花城,全國最大的花卉集散地,也是龍岩漳平永福花農聚集最多的地方。多年來,永福花農在廣州設立花卉企業600多家,建有基地30多萬畝,佔據珠三角花卉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
廣東省花木商會是廣東省一級花木行業組織,其以廣州芳村花卉博覽園、順德陳村花卉世界為貿易窗口,將花木遠銷全國各地及歐洲、美洲、東南亞等國家地區,產值已超百億元,牢牢佔據全國花卉市場的半壁江山。值得一提的是,該商會會員中95%的企業為永福花農創立,創會會長陳文金即為龍岩漳平永福人。
建筑業、服貿業、花木業等三大行業,是龍岩人在廣州投資興業的代表領域,更是閩西兒女踴躍投身珠三角發展建設的時代縮影。
“鬧革命走前頭,搞生產爭上游。”閩西兒女弘揚紅土地的優良傳統,活躍在廣州及大灣區的各個領域,續寫著春天的故事,取得了驕人成就——
網絡科技界,龍岩人創辦的藥師幫網上醫療服務平台、廣州快批信息科技公司、完美日記時尚品牌等企業,從廣州走向全國,成為互聯網行業的佼佼者。
醫療衛生界,傅劍華、楊敏、嚴全能、賴新生、林水賓等一大批龍岩籍在穗杏林聖手,醫術精湛、醫德仁心,醫治疑難雜症無數,贏得廣州及各地群眾尊敬。
文化教育界,廣州美術學院的創院院長胡一川、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謝有順、華南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鐘書能、廣州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湯重熹等一批文化“大咖”,鑽研學術、成果豐碩,桃李滿天下,是廣州乃至全國文化領域的“明星”,備受業界推崇。
……
珠江浩蕩。廣州的開放胸襟、多元文化、城市魅力以及發展機遇,深深吸引著大山的兒女絡繹不絕朝她奔去、為她奔忙。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大灣區學習、生活、工作的龍岩人有50萬左右,在廣州就有近20萬人。
年深嶺南當閩西,日久廣州作故鄉。投身於大灣區的星辰大海,老區人民愛廣州如愛家鄉。
2018年6月、9月,兩個台風相繼襲擊廣州,先后造成城區內澇。緊急關頭,來自龍岩的僑龍應急裝備有限公司迎難而上、深夜馳援,公司董事長林志國派出數十台“龍吸水”排水搶險車和40余名隊員投入搶險排水,並親自帶頭沖到第一線指揮。2020年5月下旬,廣州突降暴雨,導致地鐵13號線被淹。危急時刻,林志國再次第一時間組織20名搶險隊員,駕駛6台排水搶險車趕往受災地點救援,連續奮戰10多天,最終順利排淨積水。
2018年來自龍岩的僑龍應急裝備公司馳援廣州搶險排水。王文晉攝
大山流出的浪花,力量磅礡且綿延不絕,沖洗世間鉛華,激蕩海潮三千裡。老區人民自信自強、昂揚奮進,精氣神滿滿,他們在各個領域展現光彩,為廣州的繁榮添磚加瓦。
紅土地上南風吹拂
老區不老,風華正茂。作為全國最早“打開山門,擁抱世界”的革命老區、山區地市之一,龍岩是創業寶地,成為越來越多人向往的投資興業、旅游度假、定居生活的目的地。
閩西龍岩,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於沿海地區與內陸腹地的結合部,是閩南沿海連接內地的主要通道,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
龍岩,是福建省重要的林區。福建的森林覆蓋率常年位居全國首位,而龍岩的森林覆蓋率連續40多年位居福建省第一,生態環境優越,森林資源豐富。
龍岩,是“家裡有礦”的城市!14種礦產探明資源儲量居全省第一位,銅礦儲量佔全省的94%,金礦儲量佔全省的75%,鐵礦儲量佔全省的71%,錳礦儲量佔全省的63.9%,煤炭儲量佔全省的57.9%。轄區內的馬坑鐵礦是華東第一大鐵礦,東宮下高嶺土礦是中國最大的高嶺土礦之一。
龍岩,還是國家金銅產業基地、國家專用車與應急產業生產示范基地和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軍民融合示范基地,形成有色金屬、文旅康養、建筑業等千億級產業,擁有紫金礦業、龍淨環保、龍工機械、龍馬環衛等一批上市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目前正在創建稀土產業綠色發展基地、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基地。
區位優勢較好,資源稟賦獨特,產業基礎扎實,投資環境優良,人文氣息濃厚……龍岩與廣州一樣,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和迷人的魅力,吸引著各地人才及企業擁抱大山、擁抱發展、擁抱未來。
2021年,中昊光電福建智能制造基地在龍岩市上杭縣順利落成。開發基地的福建晶旭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孟源,是廣州中山大學教授。他在大灣區創業成功后,了解到龍岩具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產業基礎,決定前來投資興業。目前,該基地擁有6000平方米無塵車間,300余條自動化生產線,年產集成3億片等各類LED產品。
去年1月份,上杭縣紫金佳博電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知行,從廣州來到龍岩。她全力推動兩地合作的項目建設,當年就建成一條鍵合金絲自動化生產線。目前,該公司年產鍵合金絲6噸,佔據行業20%的份額。
2010年,韓初榆離開龍岩老家,前往廣州學習鑽研高端活性炭研發生產技術。1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突破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創辦的公司成為廣東省活性炭行業的龍頭企業。事業成功后,他把先進技術帶回家鄉,同步在龍岩與廣州開辦企業,成為兩地交流交往的典范。
王孟源、張知行、韓初榆等成百上千深耕大灣區的企業家,看上龍岩這塊創業熱土,看好龍岩的發展前景,看中龍岩的特色及優勢產業,紛紛投身於當地的有色金屬、文旅康養、機械裝備、生物制藥、礦產開發、新材料、新能源、紡織業、家電制造等行業,在紅土地上結出了累累碩果。
據統計,龍岩有近千家企業具有廣州等大灣區背景。他們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科學技術,與當地獨有的文化融合,迸發出獨特的氣質,讓這塊土地更顯活力,讓企業更具發展潛力。
“當地政府專門出資1億元,幫助規劃修建一條連接線道路通往景區。”2020年,企業家吳曉翔從大灣區來到龍岩,投資新羅區富溪大峽谷景區項目。為了推動項目早日落地建成,新羅區成立了工作專班,點對點幫扶,為項目的征地拆遷、道路交通、供水、用電等提供“媽媽式”的服務。
來自大灣區的投資者何長標,在龍岩建了一家小家電生產廠。吸引他來龍岩投資的是成本因素,在這裡土地租金、工人工資、原材料等都比較實惠,企業更有競爭力。
“政府部門執行力強,對企業反映的問題,能夠及時用心解決。同時,在這裡投資成本更低、利潤更可觀、前景更廣闊。”龍岩市廣東商會會長黃世聲道出了大部分來龍岩投資的企業家的心聲。
汀江奔涌向前,珠江波瀾壯闊。龍岩有著吸引各地人才及企業的魅力,大灣區更有著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溢出效應。廣州以大胸懷、大格局、大魅力,為龍岩的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科技進步等輸送了人才、技術、資金等力量,造福了龍岩老區人民。
廣州對龍岩老區的溢出效應,花卉產業就是一個例証。1993年,龍岩漳平永福的陳子望到廣州參加花展,看到比利時杜鵑花很有觀賞價值,便回鄉設立花卉研究所,專門研究比利時杜鵑的本土化,不斷研發出新品種,推廣給鄉親們種植。勤勞聰慧、善於鑽研的永福人在此基礎上開拓創新、深耕發展,培育成全鎮、全市花卉大產業。
如今,漳平永福人以花卉種植、銷售為業,在海南、廣西、貴州及廣州、成都等地擁有數十萬畝的花卉基地,而在廣州發展得最紅火。永福鎮被中國花卉協會授予“中國杜鵑花之鄉”榮譽稱號,漳平市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予“中國花木之鄉”榮譽稱號。
漳平永福櫻花園。黃振明攝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多年來,龍岩與廣州兩地人民守望相助、兄弟深情,譜寫了一曲曲動人樂章。
2021年中秋前夕,龍岩市新羅區公安分局和廣州市黃埔區公安分局攜手合作,經過數月努力,為來自龍岩的李某夫婦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女兒,並組織他們在廣州見面相認,圓了走失家庭的團圓夢。
龍岩與廣州,從古至今就交往頻繁、淵源深厚。如今,兩座城市在既有交流交往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口合作,攜手共進,永續前緣。
穗龍攜手未來可期
老區與灣區,山區與沿海,閩粵贛邊中心城市與國家中心城市,兩地合作空間廣闊,各有優勢,各有特點,各個方面都有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肥沃土壤。
灣區潮涌,嶺南風勁。廣州,是大灣區的廣州、中國的廣州、世界的廣州,引領大灣區發展,引領中國高質量發展,引領世界經濟復蘇。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的廣州,准確把握其在全國全省大局中的定位,聚焦中央要求、灣區所向、廣州所能,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勇闖新路,在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中勇當尖兵。當前,廣州正以“敢飲頭啖湯”的改革魄力,以落實《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為契機,堅定不移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以重大平台、重大項目建設為支撐,不斷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輻射帶動力、國際影響力。
老區紅旗招展如畫。當前,龍岩堅定不移大抓招商、大抓產業、大抓項目,重點打好革命老區牌、綠色生態牌、特色產業牌、對外開放牌、大愛龍岩牌“五張牌”,努力在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擴大雙向開放、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精神文明建設等六個方面在全國革命老區中當引領作示范,努力打造閩粵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加快推進區域先進制造業中心、文旅康養消費中心、物流和供應鏈中心、高標准市場體系示范中心建設,爭創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閩西大地一派火熱的奮進畫面。
大時代、大使命,廣州與龍岩同負重任,合作領域廣泛,前景無比廣闊。
產業合作具有扎實基礎和無限可能。
廣州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引擎,具有完備的產業鏈,各類產業發達,汽車產業、電子產業和石化產業是三大支柱產業。而龍岩多年來堅持把實體經濟作為立市之本,打造有色金屬、機械裝備、文旅康養、建筑業等千億級產業,近年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猛。
在新材料、新能源、新科技等方面,雙方具有天然的合作空間。龍岩是國家金銅產業基地,有著豐富的有色金屬資源的同時,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年產值保持30%以上高增長,培育形成了稀土新材料、鋰電新能源材料、含氟新材料等產業鏈。
兩地汽車產業合作空間巨大。龍岩是中國專用汽車名城,是國家專用車與應急產業生產示范基地。廣州的汽車制造業是其支柱產業之一,全球重要車企都在廣州布點。
科技創新是合作的藍海。
近年來,“廣深港創新集群”連續兩年居全球第2位,“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廣州躍升至第14位,廣州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而龍岩成功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入選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獲批設立國家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一大批國字號品牌詮釋了龍岩的發展活力和潛力。
龍岩有一支“互聯網新銳隊伍”。龍岩籍鄉賢在國內外創辦數字經濟企業3萬多家,企業市值總和超5萬億元,佔中國數字經濟總量的八分之一,是中國數字經濟的生力軍。
這其中,字節跳動的創始人張一鳴、美團的創始人王興、微醫的創始人廖杰遠等互聯網大咖都是龍岩人,還有重慶博恩集團、雪球資本、深圳移盟資本、美亞柏科、開思時代等知名互聯網企業的老總皆來自龍岩。兩地在數字經濟領域具有深度合作的可能。
兩地文旅康養市場合作潛力巨大。
廣州是世界文化名城和旅游集聚地,全球各地人民絡繹奔赴,也是閩西人民的旅游優選地。
龍岩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好山好水好空氣,生態環境優越。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得天獨厚﹔旅游資源豐富,有客家土樓等世界文化遺產、古田會議會址等紅色教育基地﹔南北美味匯聚,美食多樣且有特色,有“客家美食故裡”之稱﹔溫泉蘊藏豐富,遍及城區鄉野,溫度適中、保健理療功效明顯,是健康療養的好去處。
因此,龍岩是廣州市民紅色游、生態游、民俗游以及康養休閑的絕佳目的地,兩地具有合作發展康養產業的美好前景。
精誠合作,未來可期。兩地建立健全高層互訪交流、協調推進、部門交流、區縣結對等對口合作保障機制,全面合作的腳步正在加快——
兩市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謀發展的合作原則,堅持務實對接,加強項目謀劃,聚焦紅色文化教育、文旅康養、基礎設施、產業和園區、鄉村振興和生態環境、教育和科技、醫療衛生、國資國企、金融資本、干部人才交流等十大領域,提出了23項具體任務,列出了40項近期重點合作項目清單,全力推動對口合作各項工作走深走實。
去年8月,“百萬老廣游龍岩”首批千人團接團儀式和“紅色古田 養生龍岩”文旅推介活動在龍岩舉辦,廣州居民免費暢游客家土樓、紅色舊址、生態景區等。龍岩農特產品在廣州的商超、電商、展會等場所設立了“專櫃”“專區”,廣州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品嘗到老區的名特優新農產品。
去年,廣州往返龍岩的動車不再需要轉乘,兩地實現直達﹔廣州白雲國際機場開通直飛龍岩機場航線。同時,龍岩至龍川鐵路(武平至梅州段)、廣州至河源(龍川)及南昌至潮州高速公路(龍岩段)等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有序加快推進。
2022年12月21日,兩市直飛航線正式開通。龍岩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項目建設方面,截至去年底,龍岩引進粵港澳大灣區項目68個、總投資255.78億元,在談項目35個、總投資約120億元。其中,總投資20億元的益善生物醫療智慧產業園項目成功簽約落地龍岩,龍岩市物流樞紐納入廣州國家級物流樞紐建設總盤子。
眾人齊心破巨浪,合作共贏譜華章。兩地的合作,令人滿懷期待。
革命老人范希賢,已106歲高齡,出生於龍岩市永定區,參加過二萬五千裡長征。新中國成立后,范老受組織委派到廣東參與經濟建設,曾任廣東省副省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退休后居住在廣州,見証了廣東70多年來的發展變化。
得知龍岩與廣州開展對口合作,范老非常高興,他告訴龍岩的同志們:“大家要珍惜與廣州的對口合作機會,多到廣州來學習,多做有利於家鄉發展的事情。現在動車直達了,方便了許多。希望龍龍鐵路早點修好,我也能多回老家看看。”
近日,龍龍鐵路武平段全線完成預制箱梁架設,圖為合龍后的武平特大橋。鄭濤攝
知名經濟學家、金融專家,曾任廣東省副省長的陳雲賢,也是閩西龍岩的杰出鄉賢。他表示,龍岩的產業基礎扎實且獨具特色,發展前景廣闊,廣州更是有著人才、技術、資金、市場等優勢,兩地開展對口合作,既是黨中央、國務院對龍岩老區蘇區振興發展的關心厚望,更是暢通國內大循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手段。相信兩地的積極合作能夠促進資源互補、市場互通、產業升級,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老區蘇區共同發展。
山海相牽,風雲激蕩,“老區”加“灣區”,在新時代的發展大潮中,必將匯聚無限可能、激起千重浪花。今后,龍岩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加快推進與廣州對口合作取得實效,努力打造革命老區與發達城市對口合作的樣板和標杆,推動合作項目結出豐碩成果,真正造福兩地人民。(劉友洪 高營光 丘啟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