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天向明天”——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宣講暨2023年“三八”國際婦女節紀念活動
林保燈:扁肉拌面筑起“小吃王國”

宣講嘉賓:林保燈(三明市沙縣區沙縣小吃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沙縣小吃同業公會副秘書長)
“扁肉是磚頭,面條是鋼筋,燉罐是水泥。出門搞小吃,鈔票時時進,農村日日新。”
童謠裡說的小吃,指的就是沙縣小吃。
大家好,我叫林保燈,是三明市沙縣區沙縣小吃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的校長。教什麼?教的就是如何做好沙縣小吃。
沙縣小吃歷史悠久,其制作工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規模化發展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從挑著扁擔賣,到開起小作坊,憑著“一元進店、兩元吃飽、五元吃好”的特色漸漸發展起來。
如何讓更多的老鄉做小吃並且做好小吃?
我學的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大學畢業后我就回到沙縣老家,學做小吃,先學后教。十多年來,我培訓了學員一萬多人,其中婦女六千多人,極大促進了婦女就業增收。
十年又十年,沙縣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小吃當作大產業來抓,沙縣小吃已遍布全國,擁有門店8.8萬家,輻射帶動就業超30萬人。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再赴沙縣考察,詳細了解沙縣小吃發展現狀和前景。一碗熱騰騰的小吃,蘊藏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牽挂。如今的沙縣大力挖掘品牌優勢,打造鄉村旅游新招牌,探索“沙縣小吃”新發展。
沙縣小吃還越來越走俏世界大舞台,正成為傳播中國美食、中國文化的窗口。
當年的小扁擔已經變成大產業,傳統小吃正朝著標准化、連鎖化、產業化、規模化、國際化方向轉型升級。拌面、扁肉筑起了“小吃王國”,成為沙縣鄉村振興的“數字密碼”,讓更多的沙縣群眾捧起響當當的“金飯碗”。
林保燈講述沙縣鄉村振興的“數字密碼”。實習生康磊攝
據悉,3月7日,由福建省婦女聯合會主辦的“從春天向明天”——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宣講暨2023年“三八”國際婦女節紀念活動在福州市工人文化宮舉辦,來自福建不同年代、不同行業的女性代表作為巾幗典型分享自己愛國愛家、干事創業的心聲。
焦艷、實習生呂佳昕制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