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求突破 寧德蕉城描繪“詩”與“遠方”新畫卷

傍晚的蕉城夜市,食肆門前聚集著排隊打卡的食客,駐唱歌手演繹著夜間無限的浪漫,三五好友在閑聊中度過悠閑的一晚……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蕉城夜市人頭攢動,人氣旺旺,口碑相傳,成為一張耀眼的城市名片。
傍晚的蕉城夜市熱鬧非凡。蕉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了解,蕉城夜市由智己策略團隊進行管理,這是一家成長於寧德,扎根於寧德的文化公司。2022年9月,團隊基於蕉城夜市原有規模基礎,增加白天業態推出一些新的消費場景和體驗模式,通過結合地域文化特色推出夜游新亮點,打造寧德文旅體教融合發展的實驗田。除了各具特色的美食攤位,豐富、多樣的互動休閑娛樂場所也在全方位提升著市民的業余娛樂生活品質。
夜市專門打造出一塊演出平台,免費提供給大小活動使用。蕉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目前,蕉城夜市已引進餐飲10家、體育6家以及大大小小的移動攤位,除此之外,夜市還專門打造出一塊演出平台,免費提供給大小活動使用,閑暇時擺上座椅,則搖身變成露天電影院,配合開展紅色電影周周播活動,累計播放近100場紅色影片。潮玩藝術節、壽寧北路戲、“國風家樂”主題活動不定期開展,游客漫步流光溢彩的夜市中,嘗嘗美食小吃、看看民俗表演、逛逛文創集市,一路走走停停、拍照打卡,好不愜意。
蕉城夜市的華麗轉身是蕉城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一次有益嘗試。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三面環山一面靠海的蕉城,既有自然風光的特色,又有少數民族的多彩文化,作為革命老區,還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2022年央視春晚,國家級非遺“畬族雙音”榮譽登台,為蕉城區畬族非遺發展增添了一大亮色,借助此次契機,蕉城加大畬族文化傳播普及力度,並多措並舉構建體系,持續向好推進非遺傳承工作的展開。
國家級非遺“畬族雙音”。蕉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傳統文旅產業如何在新形勢下尋求突圍?蕉城立足實際,給出了最佳答卷。
2022年7月30日在福州開展“國魚獻禮·福見蕉城”夏季旅游推介會,發放蕉城旅游宣傳冊近千份,吸引參觀游客量過萬,企業訂單火爆,進一步推廣“清新福建、山海寧德、游在蕉城”的閩東特色品牌,在疫情常態化下對恢復旅游經濟起到了很好的推動效果。
同時,借助畬族發展的東風,蕉城逐步夯實旅游產業發展基礎,策劃金牌旅游村開展打卡活動,央視那山那海取景地開放,金蛇頭村智慧新漁村火熱開街,新線獅館線獅演繹提升,更有位於霍童溪畔依山傍水的霍童花漾灣樂園成為打卡勝地,雙鯉朝天、風吹羅帶、獅子岩等地標美景及明清古街、黃鞠故裡等古跡繁多,人文印記厚重,還可以體驗各類民俗小吃、非遺產品。
游客們紛紛打卡霍童花漾灣樂園。蕉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依托“桃花溪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陳列館”等場所,推動紅色旅游,弘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豐富鄉村文化供給,營造鄉村文化氛圍。以“閩東之光·文化惠民”演出、“百姓大舞台”、鄉村“村晚”等為重點,推動群眾文化活動常態化開展,發動鎮、村及各協會組織開展文化惠民演出。依托區級文化陣地,為鄉村文化活動樹立典型,引導鄉村文藝人才參與,提升並帶動鄉村文藝創作發展。
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各項政策的支持,為提振文旅市場活力,蕉城推出一系列舉措,相繼出台了《關於促進文旅經濟2023年第一季度“開門紅”工作措施》《蕉城區進一步做熱文旅市場的實施方案》等文件,幫助文旅企業共渡難關。推動文旅經濟復蘇,推進重點品牌創建,實現產業穩步復蘇。(黃子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