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再添文化“新名片”!福建建甌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提升項目鐵井蘭歷史文化街區開街

2023年04月29日15:11 |
小字號

4月28日,由中建海峽建筑裝飾工程公司承建的建甌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提升項目鐵井蘭歷史文化街區順利開街,理學片區同時開工,標志著項目完成首個階段性對外展示成果,承載了當地市民的美好期盼,有力助推建甌市文旅發展整體提升。

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中建海峽供圖

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中建海峽供圖

據了解,該項目位於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古城片區,總涉及范圍約117.29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古建筑物保護修繕與改善,新建歷史文化及商業文化建筑、市政景觀、建筑外立面改造和室外總體配套設施等。作為建甌市重大專項工程,完工后將推動該市現代旅游業體系建設,提升文化、旅游內涵,消除片區內建筑安全隱患,進一步更新、改善古城片區建筑風貌,為城市注入更多生機和活力。

其中,鐵井欄歷史文化街區是目前建甌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區,也是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在建甌作為州府期間,這裡達官匯聚、市井繁華,此次改造以最大限度還原原有風貌,重現往日風採,打響“千年建州·理學名城”城市品牌,在這個“五一”假期吸引市民游客前往打卡。

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入口,中建海峽供圖

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入口,中建海峽供圖

匠心修繕,細膩還原留古韻

建新如舊,還原古街歷史韻味。作為建甌市內僅存的保護完整的街區,建筑珍貴程度不言而喻,為最大程度留存和恢復古街原貌,保留街區脈絡,項目部在工藝技術和材料上下了大功夫。  

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鐵井欄街區專門“加碼”聘請了具有40多年經驗的古建筑資深工匠全程駐場,對街區內的古建筑構件修復進行旁站指導,60天內完成完成大小木構件雕刻200余件,4個月完成主要歷史建筑修繕工作。同時,老工匠負責對建筑內損壞、缺失的構件進行1比1還原,以精巧講究的工藝和細膩勻稱的成品,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街區建筑的文化沉澱和歷史記憶。

鐵井欄66號歷史建筑,中建海峽供圖

鐵井欄66號歷史建筑,中建海峽供圖

在修繕材料的選擇上,舊材料成為修繕“香餑餑”,以鐵井欄民俗、建筑風格為基准,項目部協調當地力量,深入周圍地區極力找尋匹配的舊材料,開工以來,累計從百戶周邊舊建筑收集大小舊磚、舊瓦、舊石板近5萬片(條),從用材的源頭保証了建筑的“原汁原味”。

策劃統籌,風貌與活力兼具

巧做“加減法”,統籌整體風貌。自開工以來,項目團隊始終堅持“整體風貌”的頂層設計思路,充分挖掘閩北地區特色文化內涵,在修繕過程中巧做“加減法”。以“加法”修繕勝利路廣場、練夫人祠,還原“桐樹坡”風貌,修復鳳岡別墅、萬壽宮等歷史建筑﹔以“減法”拆除與傳統風貌不協調的建筑、違章建筑,和諧風貌,提升空間功能,打造具有建甌特色的人文院落和街巷空間,以“繡花”般的工藝,“活化”歷史文化街區。

預留“擴展性”,提升空間活力。“閱盡千年,建州無界”,鐵井欄街區擬打造中國首個元宇宙千年古城。項目部以“設計+建設+運營”全生命周期視角,在施工階段,就將“元宇宙”運營理念前置,不斷創新探索古建修繕工程管理模式,協同解決訴求問題120余個,為后續運營預留靈活的擴展空間。

千年建州,理學名城,鐵井欄歷史文化的保護與活化,讓尋常街巷體現出獨具特色的人文美景,也讓建甌人民能夠看得見歷史,記得住鄉愁。(連暉鈺 楊鑫)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