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對話︱數據產業如何更好助力城市數字化建設?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孟慶國:讓數據“流動”起來

2023年04月30日10:2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福州4月30日電 (楊帆、蘭志飛、鄭窈)4月27日至28日,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福州召開。峰會期間,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清華—中國電子數據治理工程研究院院長孟慶國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談到了開展公共數據治理重要性和對數據產業如何更好助力城市數字化建設的觀點和期待。

孟慶國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 蘭志飛攝

問: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開展公共數據治理在其中具有什麼樣的重要意義?

孟慶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運用數字化手段提升治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戰略選擇。因此,國家提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核心要義就是把數據資源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即數據的要素化。通過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來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治理水平。

問:當前制約公共數據治理的痛點主要在哪裡?

孟慶國:公共數據主要來自黨政機關,或是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企事業單位。這些數據的敏感性非常強。如何既考慮安全,又促進數據的開發使用,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因為這些數據目前還處在一個相對分散的狀態,數據的整合共享還有較大的空間需要突破,公共數據的供給質量和標准目前也有較大的差距。

問:數據產業是數字化發展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數據產業領域將如何更好助力城市數字化建設?

孟慶國:數字經濟是以數據為主導的一種產業形態。數字經濟的發展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數據的要素化問題。數據是一種資源,數據資源如何有效流通,在社會上共享,是它發揮價值的一個渠道。處於孤島化狀態下的數據相對分散,就容易存在想用數據的企業用不到數據,擁有數據的企業又不願意把數據拿出來,數據就不能有效地流動,數據資源也沒法在更大范圍裡配置。所以,我們國家把數據作為要素,通過數據的要素化,來實現數據的市場化配置。

另一方面,是數據產業,即數據的產業化和產業的數據化。數據的產業化指的是數據本身的清洗、加工、採集就會形成多種產業形態,形成很多的細分的產業領域,這裡面未來的空間是非常大的。產業的數據化,指的是當前還有很多傳統產業還是處在傳統運作的形式下。如何搭上數字化快車,充分利用數據資源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能加強數據化與產業的融合和實體經濟的融合,從而在更大范圍裡促進產業通過利用數據提升經營能力。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