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清:“四步工作法”深耕無職黨員管理“責任田”

“身為一名老黨員,能夠為鄉親們解心結、化糾紛,繼續發揮余熱作貢獻,感覺自身更有價值了。”84歲的陳承池是福建福清市宏路街道周店村的無職黨員之一,正擔任著村中的糾紛協調崗位一職。
十多年來,陳承池通過上門走訪、在調解室內談心等方式,協助村裡的調解委員會解決各種鄰裡糾紛、家庭矛盾和社會矛盾,為村民們出謀劃策,將矛盾及時地化解在萌芽狀態,獲得了村民們的贊許和肯定。這是福清市無職黨員積極亮身份、助力基層治理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福清市探索推進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機制,實施無職黨員強基工程,積極推進黨員管理方式的創新,通過“設崗、適崗、履崗、管崗”等四項舉措,讓無職黨員亮身份、領職責、當先鋒,推動普通黨員從“無職”變“有職”、從“無力”變“有力”、從“無為”變“有為”、從“無責”變“有責”,全面提升無職黨員參與基層治理的能力水平。
變“無職”為“有職”
立足實際設崗,搭建干事創業“新平台”
福清全市堅持“因地制宜、按需設崗、人崗相適”原則,在深入調查摸底的基礎上,聚焦群眾關心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結合黨員的能力狀況、興趣愛好等,因需設崗、明職定責。
圍繞當前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化解等重難點問題,劃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農村家園清潔、解難紓困、村級事務等四大類,設置了政策法規宣傳崗、民事糾紛調解崗、環境衛生責任崗、農技示范崗等十多種崗位。根據設定的崗位制定相關的職責,無職黨員結合自身的年齡、文化、特長、意願等,主動認領一個或多個適合自身情況的崗位,“認崗”后黨員向黨支部作出履職承諾,明確承諾事項,切實做到以崗定人、責任到人,有效充實了基層黨支部人才隊伍。同時通過開展“戴黨徽、亮身份、樹形象”的活動,增強黨員黨性意識和責任意識。
變“無力”為“有力”
培訓賦能適崗,打好教育培訓“組合拳”
依托市、鎮、村、微四級黨校教學平台,採取鄉鎮(街道)集中培訓、村(社區)分類培訓的方式,圍繞各崗位專業知識對無職黨員開展“定制化”崗前培訓,提升上崗黨員的履職能力和工作水平。
立足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多個領域的課程策劃優勢,依據差異化組訓需求“量身訂制”課程模塊,借助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紅色教學陣地、電教遠教平台等向黨員推送理論政策、黨史知識等思政學習“主食”和產業技術、電子商務等技能提升“硬菜”,滿足無職黨員多層次、多元化的知識需求。
同時指導各鎮街黨校積極開設流動講堂,組織師資力量送教下基層,將黨員教育延伸到田間地頭、商圈樓宇、生產一線,為無職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加滿油”“蓄足電”,打通無職黨員教育培訓的“最后一米”。此外,積極宣傳無職黨員先進事跡,選好榜樣、樹立典型,營造學習先進、趕超先進的濃烈氛圍。
變“無為”為“有為”
主動作為履崗,跑出為民服務“加速度”
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黨員先鋒崗、黨員中心戶為樞紐,引導無職黨員主動作為、履崗到戶。按照“一網格一支部”原則,構建“鎮街黨(工)委—村(居)黨組織—網格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架構,全市共劃分1672個小區(自然村)網格、6925名黨員中心戶,每名黨員聯系3—5戶群眾,織密“黨群服務網”。
同時開展黨員“揭榜領辦項目”行動,聚焦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制定服務需求“菜單”,積極引導無職黨員領辦信訪維穩、鄰裡糾紛調解等各種志願服務項目,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探索實施黨員積分制管理,對無職黨員履職能力、領辦項目次數及完成情況等進行量化計分,依托“積分超市”進行積分實物兌換,調動無職黨員領辦項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變“無責”為“有責”
健全機制管崗,用好黨員考核“指揮棒”
一方面將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作為黨建工作日常督導項目,採取隨機抽查、走訪調研等方式督導各崗位依照職責開展相應工作,確保工作任務落到實處,推動工作管理規范化、成效最大化。
另一方面實行無職黨員承諾公示制度,黨支部把各個崗位職責內容、“認崗”黨員和聯系方式印刷成彩頁發給群眾並在公示欄上公布,亮明“身份”,積極接受群眾的監督。
黨支部根據各崗位職責內容,採取群眾民意測評和黨支部綜合評定等方式,組織黨員和群眾代表對無職黨員“依崗履諾”情況進行述職評議,對表現比較好的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工作不到位的勸其“調崗”或“下崗”,倒逼無職黨員變“被動”為“主動”,避免承諾成為“空頭支票”,撂荒“責任田”。(林亦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