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出台強師惠師十條措施,促成長減負擔增榮譽

開展教學成果、研究課題評選獎勵(資助),鼓勵退休教師擔任銀齡教師(教研員),增加福利待遇,為教師減負……記者昨日從福州市教育局獲悉,在第39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福州市出台基礎教育強師惠師十條措施,努力讓教師在崗位上更有幸福感、事業上更有成就感、社會上更有榮譽感。
覆蓋廣:全市逾6萬教師受益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力量。近年來,福州市打出一系列尊師重教政策“組合拳”,全面推進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2021年出台《關於提高教師待遇的若干舉措》《福州市屬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參照事業單位聘用制人員管理辦法》,優化創新教師隊伍管理﹔2022年出台《福州市關於加強基礎教育人才隊伍建設十項舉措》,進一步加大教育系統引才、聚才、培才力度……
為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中小學教師隊伍,市教育局在此前政策的基礎上,通過征集意見、發放問卷、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廣泛征求並吸納一線教師以及組織、編制、財政、人社等部門意見,制定十條措施。
“此次出台的十條措施,內容更全面,覆蓋面也更廣,適用於全市6萬多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十條措施涉及師德師風建設、教師專業成長、教師教科研保障和獎勵、提升教師從教榮譽、保障教師福利、減輕教師負擔、關愛教師身心健康等方面,與教師的思想、學習、工作、生活等都息息相關,比如尋訪“榕城最美教師”“榕城最美班主任”、支持教師在職學歷提升、鼓勵教科研工作出成果出經驗、保障教師工資收入、彈性上下班、療休養活動等,旨在讓教師感受到全方位的關愛和支持,讓教師成為全社會最受尊重的職業之一,進而提升全市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力道足:多舉措助教師成長
強教必先強師。在高素質教師人才培育方面,福州致力為不同階段教師專業能力提升鋪路。
打通名校長、名師培養的堵點,“十四五”期間與國內教育學會、部屬師范院校、知名教師進修學校合作,重點遴選培育30名教育專家、300名優秀校長和優秀教學名師、800名學科帶頭人。
組織新師考核比武、教壇新秀和優秀教學能手評選等,推動各階段教師專業提升發展。
發揮基金會獎教功能,對教師學歷提升給予獎勵。
“含金量”高:每年安排超4000萬元經費保障
為了給教師群體提供更堅實的專業發展支撐、更溫暖的待遇保障,市縣兩級財政每年將安排超4000萬元經費,用於助力教師成長、搭建名師示范引領平台、教師科研保障、銀齡教師計劃等各項措施,營造教師人人盡展其才、優秀人才爭相從教的良好局面。
課題研究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福州市建立成體系的教科研保障獎勵機制,教師教學成果有望獲得3000元~10000元獎勵,科研課題可得到6000元~20000元資助,著書立說有望得到5萬元資助。
教師專業成長培育培養更是大手筆,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教育專家等系列高素質教師人才培養年均資金達1300多萬元。增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名師工作室,市級約35個學科教學、德育思政等多類型名師工作室每年各予以10萬元經費支持。
經驗豐富的退休教師是教育的寶貴財富。福州市將首次推出銀齡計劃,鼓勵各中小學校挖潛退休教師資源優勢,待遇最高可達10000元/月/人。
有溫度:提升從教榮譽,開出減負清單
記者注意到,基於前期充分調研和意見征集,此次的十條措施高度契合教師需求,精准解決教師職業成長、負擔過重等難點痛點,可謂十分“解渴”。
職務晉升方面,創新增設2%動態崗位用於教育教學人才職務晉升﹔長期在特殊教育學校、農村學校任教的教師,不受原有崗位比例限制,採取“定向評審、定向使用”評聘﹔健全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長效保障機制,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弘揚尊師、愛師、敬師的良好風尚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十條措施中,既有尋訪“榕城最美教師”“榕城最美班主任”活動,大力宣傳新時代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甘於奉獻、改革創新的新形象﹔也有提升教師從教榮譽的貼心舉措,如頒發從教榮譽証書和“教育世家”牌匾、持園丁福卡免費乘坐地鐵公交等,讓廣大教師精心從教、樂於從教,營造榕城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
教師負擔過重,一定程度上是在日常教育教學外承擔了許多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此次福州市開出具體的“減負”清單,讓教師專注教學,包括推行一線教師彈性上下班制度,讓教師合理支配工作時間﹔加大標准化考點建設,減輕教師周末節假日考務負擔等。
落地實:每條措施都有細化辦法
政策出台只是第一步,如何確保將每一條措施落到實處才是關鍵。
“十條措施是實施福州市‘優質學校、優秀校長、優秀教師帶動工程’的具體抓手,是關心關愛教師隊伍的實際行動。”福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教育部門將會同相關部門,“真刀真槍”落實政策規定,“真心實意”用好激勵惠師政策。
記者了解到,每條措施的落地落實都有相應的細化措施辦法,都有相應負責單位。目前,人社部門對市屬教師2%動態崗位已增設到位、財政部門已將新教師生活補貼等經費列入預算﹔園丁福卡的申領、使用已制訂細則﹔市總工會落實強師惠師具體舉措即將推出﹔教師節期間,教育世家的具體條件、教育教學成果和課題評選獎勵辦法等也將明確。
“通過實施十條措施,將讓全市廣大教師不僅嘗到甜頭,更有職業奔頭,進而讓教育更有溫度,讓人民更加滿意,讓教育強市建設的步伐更加堅實有力。”該負責人說。
相關鏈接
“十條措施”摘要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每兩年開展“榕城最美教師”“榕城最美班主任”等尋訪活動。
助力教師專業成長:加強名校長、名師培育培養,以優秀教學能手評選等賽事推動教師專業提升發展。選派校長、教師到名校、先進地區跟崗、培訓。鼓勵教師學歷提升。
搭建名師示范引領平台:重點引進高層次優秀教育人才。增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名師工作室。以名師工作室為平台,引領教學改革前沿問題研究。
完善教師教科研保障和獎勵機制:建立福州市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評選機制,每兩年開展一次評選,獲獎項目予以獎勵,同時加大對課題研究和市教育科研專著的扶持資助力度。
實施銀齡教師計劃:聘請年齡在65歲(含)以下,具有中級及以上教師職稱的退休教師從事學科教學、教科研、培訓評價等工作。
創新教師崗位管理:增設2%動態崗位,用於教育教學人才職務晉升等。開展農村、特教學校教師“定向評審、定向使用”。探索學校崗位統籌管理工作。
提升教師從教榮譽:為從教男滿30年、女滿25年的教師頒發從教榮譽証書,持証教師可申領“園丁福卡”,本人可免費乘坐市域內地鐵和普線公交。為連續3代及以上均有家庭成員(直系親屬)從事教育教學或教育管理工作的家庭頒發“教育世家”牌匾。
保障教師福利水平:健全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長效保障機制。為新入職的在編教職工(含參聘)按每人每月1000元發放3年生活補助。
切實減輕教師負擔:推行教師彈性工作制,加大標准化考點建設,減輕教師周末節假日考務負擔。支持學校採取購買服務與勞務派遣聘用相結合的方式,減輕教師行政工作負擔。
關愛教師身心健康:通過心理團輔、心理健康講座、人性化的管理等方式努力為教師提供心理支持。積極搭建青年教師交友聯誼平台,推進育兒假制度落實。
(記者 謝薇 林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