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中國的生態治理具有長遠眼光和宏大視野”

2024年02月28日08: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筼筜湖綜合治理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發端,福建廈門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實踐地。福建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畫卷,吸引越來越多國際人士遷居生活﹔中國的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吸引越來越多國際人士關注研究。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裡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多位國際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為人類未來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廈門的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取得巨大成就”

廈門大學美籍教授潘維廉在廈門生活近40年,見証了這裡一步步建設成為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1988年,潘維廉來到廈門大學任教,住所距離筼筜湖不到5公裡,“當時湖水黑臭,每次經過都不得不屏住呼吸。”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潘維廉連連搖頭。

上世紀80年代,隨著廈門市經濟和工業發展,治理筼筜湖逐漸被提上日程。經過深入調研、思考,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的習近平同志明確指出:“能不能以局部的破壞來進行另一方面的建設?我自己認為是很清楚的,廈門是不能以這種代價來換取其他方面的發展。”

潘維廉說,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特別注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同共進,創造性提出“依法治湖、截污處理、清淤筑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的“20字方針”,拉開了筼筜湖綜合治理序幕。經過先后五期綜合整治工作,曾經的“臭水湖”變身“城市綠肺”。

如今的筼筜湖水清岸綠、候鳥翩躚,猶如鑲嵌在廈門島中央的一顆綠色明珠。隨著湖水水質越來越好,這裡的生物多樣性也不斷增加。“廈門的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取得巨大成就。”潘維廉說,廈門的空氣質量和生態文明指數居於中國城市前列。廈門市政府獲得2004年度“聯合國人居獎”﹔2021年,筼筜湖生態修復作為中國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典型案例之一,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相關論壇上發布。

綠色發展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讓生活在廈門的外國人深深地愛上這座城市。

工作之余,泰國駐廈門總領事館商務領事周舒陽喜歡在公園散步,“廈門文化底蘊深厚,居民彬彬有禮。城市整潔干淨,放眼望去全是綠色”。目前廈門有20家泰資企業,她希望未來有更多泰國企業來到這座綠色美麗、充滿活力的城市投資興業。

來自法國的費薩爾已在廈門生活12年,目前與朋友在思明區筼筜街道官任社區合伙經營一家咖啡館。談到對廈門的印象,他說:“廈門是我最喜歡的中國城市之一,城市綠化好,我喜歡這裡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國在綠色發展創新方面有很多突破”

2006年,來自阿根廷的薇薇安娜·卡多索來到丈夫老家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定居。“家就在汀江邊上,剛來那會兒,周圍一些山頂都是光禿禿的,一下大雨,道路泥濘難走、河水渾濁不堪。”卡多索回憶說。

長汀曾是中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縣份之一,“山光、水濁、田瘦、人窮”是當時的真實寫照。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曾5次到長汀調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如今,經過修復治理,長汀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森林覆蓋率提高到現在的80.31%,累計減少水土流失面積109.3萬畝,空氣環境質量常年維持在Ⅱ級以上。2021年,“長汀縣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實踐”成功入選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生態修復典型案例,長汀經驗走向世界。

“現在的長汀山清水秀、詩情畫意,變成了‘花果山’和‘金山銀山’。”卡多索說,“我深深愛上了長汀,這裡是我的‘第二故鄉’”。卡多索被聘為“長汀形象大使”,她通過拍攝短視頻,讓更多人了解並愛上了長汀。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美籍教師杰瑞·本杰明常趁閑暇時在城區“探秘”。“福州的道路兩旁,種著很多芒果樹。城市裡綠植隨處可見,藤蔓遮蓋住鋼筋水泥,傳遞出生命的活力。每每看到這些,我都會感到心曠神怡、充滿力量。”

本杰明注意到,福州正在大力推動節能減排、垃圾回收利用等工作,同時轉向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積極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綠色,不僅體現在自然生態上,中國在綠色發展創新方面有很多突破。”

“更多藍天白雲帶來更多的幸福感”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

委內瑞拉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艾馬拉·格德爾多次到訪中國,對中國空氣質量的改善有深切感受。“中國致力於大氣污染防治,加快建設清潔、低碳、高效的能源體系,取得了顯著成效,更多藍天白雲帶來更多的幸福感。”

20多年來,美國中美后現代發展研究院院長菲利普·克萊頓經常訪問中國,看到中國在綠色發展領域取得一個個巨大成就。“中國光伏產業的迅速發展尤其讓我印象深刻。”他說,中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全球領先,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也取得極大發展。不久前,克萊頓出席了在雲南舉行的第七屆普洱綠色發展論壇。“我了解到景邁山民眾數千年來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我欣喜地看到,他們在保護自然、傳承文化的同時,繼續實現經濟發展繁榮。”克萊頓表示,中國傳統文化推崇天人合一,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給予他很多啟迪。

“中國的生態治理具有長遠眼光和宏大視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主任夏澤翰說。近年來,夏澤翰到訪中國多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在他看來,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有力促進了可持續發展,中國取得的綠色發展成就及其對國際治理的貢獻不是歷史的巧合,“而是因為有一個負責任的政府”。

“中國的做法提供了寶貴經驗”

中國堅定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讓綠色日益成為美麗中國的鮮明底色,也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增添亮色。

2020年,山東建尼科技有限公司在尼日利亞貝努埃州投資成立精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以木薯為主要原料,生產醫用、工業及食用乙醇,是尼日利亞目前規模最大的乙醇加工廠,為當地3萬多農民帶來了穩定收入。尼日利亞環保部門貝努埃州負責人薇薇安在該公司調研時表示,每月環保部門都會對工廠周邊的河流及空氣質量進行分析,結果均令人滿意。“建立是開始,堅持是美德。你們做到了你們所承諾的,我為貝努埃州能有這樣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而驕傲。”薇薇安說。

近年來,老撾農業與林業部生物技術與生態研究所同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合作開展生態研究項目,通過多次大規模考察,獲得了一大批基礎數據,還發現了老撾黑鰻藤、老撾秋海棠等新物種,為進一步厘清老撾生物多樣性本底提供保障,為相關保護工作提供基礎數據。

老撾農業與林業部生物技術與生態研究所所長基奧維馮多次到訪中國。“用政策框架指導工作,用遙感技術提供實時數據,研究人員通過專業分析提出解決方案……中國的做法提供了寶貴經驗。”

克萊頓表示,中國將生態文明建設視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發展已成為指導中國發展的重要理念。“現在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中國生態文明理念。”克萊頓說,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引領者,中國的很多做法值得其他國家借鑒。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充分認識和珍視與中國的寶貴而獨特的伙伴關系。”夏澤翰表示,在“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下,相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將共同建設一個可持續的未來。

(人民日報北京、福州、裡約熱內盧、東京、華盛頓、阿布賈、曼谷2月27日電  記者俞懿春、包晗、付文、陳一鳴、朱玥穎、李志偉、姜宣、楊一)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8日 03 版)

(責編:關喜艷、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