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台胞人臉信息金融服務首創落地  廈門自貿片區持續支持對台金融創新

2024年03月29日17:3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廈門3月29日電 “來大陸工作十余年,終於可以使用人臉轉賬,真是太方便了……”29日,在廈台胞翁先生手機登錄廈門銀行APP后通過“刷臉”轉了一筆賬,對其便利快捷稱贊不已。

當天,廈門銀行率先在廈門自貿片區象嶼支行正式推出台胞人臉線上應用場景。作為第一位台胞體驗者,翁先生第一次在大陸通過“刷臉”實現銀行大額轉賬。“金融體驗感越來越好。”他說,此前通過手機銀行轉大額資金要用令牌,不僅麻煩還容易丟失。

“這項金融微創新服務,為在大陸工作的台胞提供了更便利支付的選擇。”工作人員介紹,今后,隨著“台胞人臉信息金融服務”推出推廣,擁有該行賬戶的台胞將可以通過人臉驗証方式實現大額轉賬、隨時隨地銀行卡証件有效期更新等業務。

據悉,此前台胞在廈門銀行辦理銀行卡轉賬或銀行卡証件有效期更新時,需憑移動U-KEY或者手機驗証碼或者本人到銀行櫃台辦理。而使用移動U-KEY易出現設備遺失、損壞、過期等情況,帶來了保管及使用的不便﹔使用手機驗証碼,要求台胞須保留大陸手機號碼以接收訊息﹔本人到櫃台辦理則又費時費力。

針對以上情況,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積極支持廈門銀行尋求解決方案,並通過搭橋牽線,促成該行與國家移民管理局進行合作對接。最終,經過系統研究開發,該行率先實現了台胞使用人臉信息開展金融線上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台胞人臉信息金融服務全國首創落地廈門自貿片區,也是自貿片區持續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支持對台金融創新的縮影。

如,推動兩岸區域性金融中心與自貿片區聯動發展,通過自貿片區政策爭取兩岸首家合資証券公司——金圓統一証券落地運營,支持其開展証券經紀、自營、承銷保薦、証券投資咨詢、與証券業務有關的財務顧問等業務發展,目前正在申報新增“另類投資子公司”(另類投資指除傳統股票、債券和現金之外的金融產品和實物資產,如私募股權、大宗商品、藝術品投資等)業務牌照﹔落地兩岸首家合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圓信永豐基金,吸引廈門市首支台商基金落地古地石基金小鎮。

同時,聯動推出全國首創“兩岸通保”專案並配套全市台灣專家的保費扶持方案,精准服務台胞醫療救援,該案例獲得廈門市2023年改革創新最佳案例﹔設立自貿片區數字人民幣台資和航運物流企業融資增信基金2000萬元,截至2023年末,累計已落地業務39筆,授信金額3820萬元﹔推動台資融資租賃落地廈門自貿片區,多家知名台資融資租賃公司已在自貿片區設立分公司﹔開展台資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積極開展對台金融創新調研,探尋兩岸融合之路。

此外,持續推進兩岸貨幣結算清算,持續推動開展對台人民幣NRA賬戶存貸款、人民幣匯率期貨、對台人民幣現鈔調運等業務,做大跨海峽人民幣代理清算業務,至今已有17個國家和地區的60家境外銀行在廈門開立81個人民幣代理清算賬戶,累計清算金額3231.19億元,其中20家台灣地區銀行在廈門市開立39個賬戶,累計清算金額3161.38億元。

“兩岸融合發展,自貿金融先行。”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自貿片區致力於推動對台金融創新的探索,力爭以金融創新提升台胞台企的“家園感”和“獲得感”,如積極支持、推動各有關部門、金融機構通過貿易便利化提高台企國際結算效率、助力台企上市、全國首創台胞以境外手機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全國首創組合型保險“兩岸通保”以及支持開展首創台胞“薪速匯”等,實現了讓台胞台企不斷享有更多更優質、更便捷、更貼心的金融服務。今后,還將深入調研台企台胞需求,發揮促進台企台青發展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持續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徑,支持金融機構開展對台金融創新,助力廈門市打造台企台胞登陸第一家園的“第一站”。(余乃鎏 周瑩 張麟)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