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藝術家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嗎?這場畫展在找答案

2024年09月11日09:0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福州9月11日電 (記者林盈)水墨丹青,是中國傳統繪畫的標志,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情感與智慧。在人工智能浪潮之下,不少藝術家開始探討傳統水墨的革新,旨在尋找獨屬於“人”的藝術表達。10日,在福建師范大學開幕的“心手之間——當代水墨畫五人展”,以200余件水墨新作帶來五位藝術家的回答。

畫展現場。主辦方供圖

畫展現場。主辦方供圖

“鄭板橋把畫竹過程分為:眼中竹、胸中竹、手中竹三個階段,‘畫意’由心而生,然后在手中實現表達,這個過程到今天依然如此。心手之間,時代和環境發生了變化。”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羅禮平是五位參展畫家之一,他表示,數字技術與人工智能興起的環境改變了傳統水墨的觀看與表達方式。

兼具傳統水墨元素與當代探索的參展畫作。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兼具傳統水墨元素與當代探索的參展畫作。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如何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成為當下藝術家探索的新課題。這次展覽,也是我們通過水墨畫來進行回答的一次嘗試。”羅禮平說,重塑現代性水墨語言價值,需要藝術家回歸到藝術創作本體,“心與手的相應”仍是當代水墨畫創作的核心。

走進展館,可以感受到水墨畫獨有的氣韻和神採。寫實的、寫意的、黑白的、五彩的,有的濃郁飽滿,有的淡墨輕嵐。

觀展者中不乏藝術領域從業者。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觀展者中不乏藝術領域從業者。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觀展者們或駐足細賞,或拍照留存。“這個筆觸很鬆弛,跟另一幅傳達的情緒很不一樣。”“這幅濃淡處理得恰到好處,風格鮮明。”“你看這個色彩、濃淡、節奏感,還有漢字元素……”畫作前,不少“內行”細品其中“門道”。

現場作品風格各異,引觀展者細品門道。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現場作品風格各異,引觀展者細品門道。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藝術創作和審美的接受群體呈現出金字塔形。現代教育需要做的是引導更多人理解、讀懂‘金字塔’上面一點的內容,而藝術家則要不斷延伸‘金字塔’的高度。”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王曉輝也是本次參展畫家,他在研討座談中多次強調藝術家對水墨畫“當代性”的探索,以及美術教育對大眾審美提升的重要性。

開幕當天不少學生、藝術愛好者來到畫展觀摩學習。主辦方供圖

開幕當天不少學生、藝術愛好者來到畫展觀摩學習。主辦方供圖

同時,他也指出,即便在人工智能時代,“手繪”這種人的創作是藝術無法被替代的存在。“手繪會有偶然驚喜迸發,有作者情感輸入。在作畫者不同心境、修養、感情體驗下,最終呈現出獨一無二的畫面。這是人工處理的圖像無法取代的部分,這也是我希望通過教育讓學生理解的。”王曉輝說。

不少學生、藝術愛好者來到畫展觀摩學習。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不少學生、藝術愛好者來到畫展觀摩學習。人民網記者 林盈攝

這些倡議得到了在場多位美術學院教師的認同。有教師表示,受此次畫展啟發,將在未來嘗試引導學生進行更多自我觀念的表達,同時注重藝術“手感”的培育,形成藝術在思想和情感上的融會貫通。

據悉,此次展覽由福建省美術家協會、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主辦,展出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曉輝,中國國家畫院唐文國,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羅禮平、葉茂林,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馮東東創作的200余件水墨畫新作。展覽將持續至10月9日,期間還將舉辦多場學術研討會和講座交流活動。

(責編:陳楚楚、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