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河北任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南平市公安局局长 4月24日,南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建阳召开。会议根据南平市人民政府市长林建的提请,决定任命陈河北为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南平市公安局局长。…
何以中国丨“长犄角”的鸟、南方“四不像”,武夷山公园里有啥“稀奇”? 人民网南平4月23日电 (记者林盈)在福建武夷山,当地人会贯口一样地背出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种种美誉:鸟的天堂、蛇的王国、兽类乐园、昆虫世界、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
武夷山国家公园里有什么“稀奇”?
黄腹角雉。黄慧敏摄
头上长“犄角”的鸟——黄腹角雉。…
何以中国丨南宋“985”竟然不用“考”?朱熹办的最后一个书院还有“留学生” 视频剪辑:人民网 赵怡君 人民网南平4月23日电 (记者林盈)南宋“985”竟然不用“考”?朱熹创建的最后一个书院——考亭书院有多特别? 考亭书院、紫阳书院山长朱杰人介绍,考亭书院是南宋“顶级学府”,初名竹林精舍,后更名沧州精舍,1244年,宋理宗诏为书院,御书“考亭书院”匾额。 朱熹在此著书讲学八年,学生遍至海内外,甚至有韩国“留学生”。…
何以中国丨“一只鸡”成山区振兴“财富密码” 人民网南平4月23日电 (记者林盈)鸡,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是一种理想的肉类来源。说到“吃鸡自由”,就要提到一家来自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的企业——福建圣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农集团)。…
何以中国丨千年湛卢,剑出松溪 视频剪辑:人民网 赵怡君
人民网南平4月23日电 (记者林盈)湛卢剑,是中国古代五大名剑之首,相传为春秋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造。铸剑之处,就在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湛卢山。…
何以中国丨福建邵武:如何“榨干”一根竹子 视频剪辑:人民网 赵怡君
人民网南平4月23日电 (记者林盈)一根竹子能怎么用?竹笋用来吃,主体加工家具、快消品,下脚料能用作竹刨花板、密度板、竹机制炭、车用活性炭、生物质燃料……在福建南平邵武市,一根毛竹能给1.1万人提供就业机会,“养活”292家竹制品企业。
各种竹制产品。…
何以中国丨欧洲“下午茶”源于哪里?世界红茶出自武夷 人民网南平4月23日电 (记者林盈)你知道吗?欧洲人喝的“下午茶”来自中国。日前,记者随“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风团走进南平武夷山,寻找世界红茶的发源之地。…
何以中国丨福建建本:“小人书”鼻祖长啥样?宋朝最“火”的“出版社”集中在这儿 人民网南平4月23日电 (记者林盈)“小人书”、连环画,曾作为民间读物备受群众喜爱。你知道吗?它们的“鼻祖”——建本,出自福建南平建阳区。…
累计接待邮轮740艘次、旅客吞吐量190万人次 厦门全面推进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厦门4月23日电 (记者张萌)“截至2024年,累计接待邮轮740艘次,旅客吞吐量190万人次,成为东南沿海知名的邮轮母港”“综合配套不断提档升级,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加速构建”……22日,厦门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召开邮轮产业发展新闻通气会,介绍厦门邮轮母港建设和邮轮旅游发展情况,以及下一步推动邮轮产业发展主要举措等。
通气会现场。…
何以中国|福建建盏:“五彩斑斓的黑”、会“呼吸”的盏 人民网南平4月23日电 (记者林盈)“五彩斑斓的黑”、会“呼吸”的盏,这是福建建盏的独特标签。产自南平建阳区的建盏是中国八大名瓷之一,“宋徽宗精选”、皇室御用茶具。…
周祖翼在南平建瓯市调研 4月22日,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深入南平建瓯市,就推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等工作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意见建议。 周祖翼来到建瓯市小桥镇便民服务中心,详细了解地方开展乡镇履职事项清单梳理编制等工作情况,察看南河片区联合执法中心,肯定当地将赋权事项纳入清单梳理范围、进一步明晰县乡职责边界,希望大家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强化责任担当,学习先进、因地制宜,不断提高科学执法水平,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群众。…
何以中国丨藏在武夷山的“野生”汉字 晨光在玉女峰上,轻轻写下“山”字
微风拂过新“茶”嫩叶,吹起阵阵清香
白“鹅”划过水面,曲颈天歌
“灵”猴在斑驳树影间,轻盈跃动
……
在武夷山水间提笔
万物皆可成为字帖
策划:人民网记者 吴舟、焦艳
文案/视频制作:实习生林雪航、黄育秀.…
何以中国丨“可爱的中国实现了吗?”“实现了!” “帝国主义被赶走了吗?” “千千万万的同胞站起来了吗?” “可爱的中国实现了吗?” 4月21日晚,电视剧《可爱的中国》中方志敏的扮演者林江国再度扮演方志敏烈士,向全场发出“灵魂三问”。 “赶走了!”“站起来了!”“实现了,实现了,实现了!”回答声震耳欲聋,现场气氛热烈。…
何以中国丨俊波书记,新南平您看到了吗? 《大山的回响》节目剧照。人民网 李唯一摄
“我是廖俊波,微信名‘樵夫’,老百姓的‘砍柴人’。…
何以中国丨万里茶道驼铃响 从十七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一条茶道经过八省商镇驿站,穿过蒙古高原,终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全长一万四千公里。阵阵驼铃见证,万里茶道既是一片中国树叶的物流之路,也是文明交流互鉴之路。…
何以中国丨承续保护发展 新老市长共话武夷山 “如果说当年申遗成功是世界给武夷山开出的一张通行证,今日武夷山将还给全人类一个万紫千红的永恒春天。”
福建南平武夷山市原市长张建光,亲历了武夷山成功申遗,自称是武夷山的“兼职导游”。…
“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福建武夷山启动 本报武夷山4月21日电 (记者付文、金歆)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21日在福建武夷山启动。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云飞出席活动并致辞。…
“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启动 4月21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南平市武夷山启动。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出席活动并致辞。…
何以中国|巍巍武夷 物华弥新 武夷山下,九曲溪畔,正是青翠欲滴时,闽山闽水一派生机。
4月21日晚,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主办的“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福建南平武夷山举行。…
何以中国丨科技特派员廖红: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人在草木间》表演现场。人民网 李唯一摄
人民网南平4月21日电 (李枫)载歌载舞,欢乐灵动。…
何以中国|朱熹后人朱杰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水”奔流不息 人民网南平4月21日电 (李唯一)“什么是文化自信?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能让我们站得直、走得稳、生活得好。”
4月21日晚,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主办的“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福建南平武夷山举行。…
何以中国丨不来一趟,意“南”平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八百多年前
南宋名儒朱熹
在巍巍武夷的青山碧水间
写下这传世名句
如今
这个低调的宝藏地
脚下依旧是福建最硬核的“生态结界”
——森林覆盖率超78%
每呼吸一口都是负氧离子
这里就是
中国“绿都”——南平
山水灵韵
南平
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
自东汉置县以来
始终扼守福建“北大门”
是武夷山脉的心脏
也是千里闽江的源头
武夷山
不仅拥有壮美的丹霞地貌
还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四月的武夷山国家公园
春茶吐绿,溪水初涨
岩韵里藏着万里茶道的千年茶史
考亭书院
是朱熹晚年的讲学地
他在此创立的考亭学派
成为“闽学之源”
400年的明清土楼群
和平古镇
是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
从唐时起
这里出了137名进士
是名副其实的“进士之乡”
建窑遗址
宋朝兔毫盏“天下一绝”
建盏喝茶,仪式感拉满
山野回响
春日的南平
是一场感官的盛宴
三坑两涧的茶山上
手指在茶树间翻飞如蝶
清香渗入岩缝苔痕
武夷岩茶、政和白茶
松溪绿茶、邵武碎铜茶
……
整个南平都沉醉在茶香里
南平人的餐桌
是山水精神的味觉表达
他们坚信“山野有答案”
竹笋要挖春笋尖
黄鳝要钓溪涧里
连豆腐渣都能做成下酒菜
武夷熏鹅
是烟熏火燎的江湖气
五夫莲子
炖汤甜到心坎儿里
建瓯光饼
拥有“碳水炸弹”的快乐密码
顺昌灌蛋
肉馅儿塞入生蛋黄中
好一个“功夫了得”
文公菜
豆腐碎炒出满汉全席的既视感
南平的美食
是武夷云雾凝成的鲜
是闽江流水酿成的醇
从朱子家宴的雅致
到岚谷熏鹅的粗犷
历史化作烟火气
飘荡在街头巷尾的炊烟里
山林新生
千百年来
山林抚育了一代代闽北人
如今
“新农人”也赶上了“新风口”
武夷岩茶、政和白茶
“门店+电商”遍布全国
浦城桂花
从街头糖炒到香水原料
一粒花苞撬动亿元产业链
中国戏剧“活化石”
——四平戏
在短视频平台收获不少年轻粉丝
建本雕版
宛如宋朝“出版社”穿越而来
文创周边卖断货
……
南平人把“山货变潮牌”
熏鹅直播
带火了乡镇快递站
建阳、邵武、建瓯、政和
打造“一核一带两翼”竹产业空间
曾经
靠山吃山的南平人说
“我们这儿只剩好山好水!”
正是这份“守拙”
让武夷岩茶越来越香
让熏鹅烟火气治愈都市焦虑
当你在九曲溪畔啜饮岩茶
盏中倒映的不仅是丹霞云影
更是对“道法自然”的千年回应
总得来一次南平吧!
不然,意“nán”平啊!
来源|人民网
总策划|赵强
总监制|杨义 张玉珂
监制|周贺 李娜 余尤宜 徐冬儿 刘云
统筹|唐嘉艺 刘开阳
文案|叶青卿 林晓丽 谢星宇
制图|李昌乾 陈腾
部分素材来源|李唯一 黄杰敏 林荔仙 陈美中 彭善安 庄金寿 吴心正 胡金俤 郑友裕 孙开彦 于崇高
出品|人民网网联中国融媒体工作室
支持|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南平市委网信办 武夷山市委宣传部 建阳区委宣传部 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揭秘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碳通量与微生物的“奇妙世界” 近日,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科研监测中心承担的福建省级林业科研项目“武夷山不同海拔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研究”项目取得可喜成果。项目组研究构建了碳储量的估算模型,通过该模型能清晰呈现武夷山国家公园近三十年碳储量的历史状况和动态变化规律。…
好品中国丨万物皆可“熏”,地道武夷味 万物皆可“熏”
如果有一种美味能代表武夷山
那一定是“熏味”
如果要挑一样“明星菜”
非熏鹅莫属
“人间仙境”的烟火气
福建武夷山
“人间仙境的第一山”
八百多年前
南宋名儒朱熹
择武夷山南麓修建寒泉精舍
传说以“熏鹅佐茶”待客
明清商旅
翻越武夷古道外出卖茶
包袱里总塞着风干的岚谷熏鹅
“一翅压千愁,半斤解乡愁”
武夷山岚谷境内
良畴沃野,静水流泉
是天然鹅场
百日龄、散养、体重约3公斤
是岚谷熏鹅的“优选标准”
脂肪含量低,营养价值高
不肥不瘦的成鹅洗净后
卤煮至七八分熟
捞起后沥干水分做“SPA”
涂上辣椒粉、茶叶、桂叶
盐巴、生姜、大蒜等佐料
再用竹篾撑住鹅
放入锅里
锅底预先放糯米
用文火慢慢烤焦糯米
烟起熏烤鹅肉
盖上锅盖
柴火灶里松枝噼啪作响
大铁锅里糯米茶叶翻涌
待冒起淡淡的黄烟
在锅边浇一碗农家“岚谷冬酿”
熏至香味四溢即可
岩谷生春的“山场气”
刚出锅的岚谷熏鹅
通体金黄,油滋滑润
烟香扑鼻,皮滑肉脆
表皮的油脂在烟火中
渐渐浸润出琥珀色的光泽
浅咬一口是松烟的辛香
再品一口是红曲的醇厚
细细咂嘴
茶叶的清香交织着辣椒的劲爆
当地人说
吃的就是“山场气”
武夷熏鹅佐着大红袍茶汤
岩谷生春,烟熏回韵
最是那不能忘却的“乡愁”
武夷山山高水冷
千百年来
当地人形成好辣喜辛的饮食习惯
熏鹅主打一个“辣”字
辣味持久不退
口齿回甘
一口鹅肉,一口黄酒
“吃鹅喝酒,赛过神仙”
“万里茶道”的鹅香气
一只辣熏鹅
传承千百年
当地还推出“武夷鹅宴”
新鲜鹅肉经过精心挑选
切成块、片、丝等不同形状
通过烤、卤、炖、焖等多种方式
最大程度保留鹅肉的
鲜美口感和营养价值
岚谷熏鹅、茶香白鹅、鹅湖盛烩等
十几道“鹅”菜
让这只“小白鹅”成为“味觉名片”
2014年
岚谷熏鹅获得
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22年
“岚谷熏鹅制作技艺”被列入
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岚谷乡已发展成为闽北最大的
白鹅保种、养殖、加工基地
年出栏白鹅约10万羽
年加工岚谷熏鹅系列产品达400吨
武夷山市年销售熏鹅的数量
超过60万只
年销售额近1亿元
千家灶膛明灭
万里烟火升腾
采茶小曲在巍巍武夷的
“万里茶道”回响——
“三月采茶茶叶青
熏鹅熏出日月星”
……
全国特产“大摸底”
你还有哪些地域好物推荐?
人民网《好品中国》栏目
与你一起
发现更多“中国好品”!
来源|人民网
总策划|张玉珂
监制|李娜 余尤宜 刘云
策划|翟巧红 赵雯
文案|叶青卿
制图|陈腾
字体|万祥生
设计|姜越
支持|武夷山市委宣传部.…
何以中国|解码朱子文化,如何从“故纸堆”走向“烟火气” “站在这儿,仿佛听见近千年前朱熹先生的教诲。”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游客老林望着朱子文化园内集成殿牌匾上的“继往开来”四个字,不禁感慨。…
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召开 武夷春来皆佳景,自是人间别有天。4月18日,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在南平召开。…
脱口秀成为福建新的“打开方式” 忍俊不禁、心领神会、哈哈大笑……17日,福建南平大剧院黑匣子剧场里,笑声连连。这是全国首个省级文旅脱口秀,将脱口秀表演与舞剧、魔术、戏曲、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进行了跨界融合,赢得观众好评。…
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开幕 《月映武夷》首秀上演视听盛宴 人民网南平4月18日电 (记者林盈)月映万川,千红同春。17日晚,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开幕式在武夷山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