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阙梅娇于1997年将黑陶制作技艺引进福建,利用闽北当地资源成功开发出黑陶雕艺系列产品饮誉工艺美术界。肖艳(右)女承母艺,也在艺坛崭露头角。吴隆重 摄
断层600多年的古代建盏工艺精良。经多反复试验,阙梅娇做出来的作品与古董对比几可乱真。吴隆重 摄
阙梅娇的雕工精湛,黑陶和建盏作品连夺国内大奖,使这两项曾经失传的古老工艺深植闽北大地。女儿肖艳也是业界有名的雕艺好手。吴隆重 摄
为了提高成品合格率,阙梅娇细细琢磨每道工序,试图找到新突破。她当年在瓷厂做碗就以精细著称。 吴隆重 摄
建盏重活多,注浆工序需要体力和专注,阙梅娇干惯了。 吴隆重 摄
为了开发出高端建盏,阙梅娇连脱模工序都仔细揣摩。 吴隆重 摄
阙梅娇将瓷窑改为用电和用气,既环保又高效。吴隆重 摄
阙梅娇的手还是细嫩如初,难道经常拉坯陶土给磨的? 吴隆重 摄
经过许多次试验,阙梅娇不断琢磨复原古代建盏黑釉配方,民间流传的许多奇特古盏纹饰终于如愿面世。吴隆重 摄
为了确保每个作品无瑕疵,阙梅娇常常整天修坯到天黑而不知疲倦。凭着吃苦耐劳这一点,当年师傅就愿意将技艺全部传授给她。吴隆重 摄
用上了练泥机,出泥工序省力了许多,但阙梅娇辛勤劳作的习惯不改。 吴隆重 摄
80后女孩肖艳也继承了吃苦耐劳品质,给瓷坯上釉干净利索。吴隆重 摄
阙梅娇口传心授,女儿肖艳开始对建盏窑变技术了然于胸,做出来的油滴纹花瓶色彩斑斓。 吴隆重 摄
肖艳做的建盏在放大镜里细纹斑斓悦目,阙梅娇向参观者介绍女儿的作品时满心自豪。 吴隆重 摄
建盏出炉成功率是自古以来的业界难题。阙梅娇母女的产品成功率高达50%,精品率达到千分之一,令同行侧目。 吴隆重 摄
2015年阙梅娇跻身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行列。为增强文化传承意识提升工艺水平,她带女儿到建窑古窑址观察建盏古碎片,研究黑釉配方的改进,传承之路亘古通今绵延不绝。 吴隆重 摄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