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评话

2020年08月27日10:59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台上惊堂木一响,场下顿时无声,须臾间,金戈铁马、公子佳人等尽在眼前。一人、一桌、一扇、一醒木、一竹箸、一片铙钹,福州评话作为福州方言艺术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源于古老的唐宋说唱艺术,在我国曲艺界素有“活化石”之称。2006年5月,福州评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个铙钹一个天

走进位于乌塔下的石塔会馆,一阵清脆的铙钹声传来,只见高台上仅一张方桌,来自市曲艺团的林小清,一手执钹向上、一手执筷敲击,震动的钹与拇指上套的扳指相触,金玉齐鸣,发出悠长的颤音,场面渐渐安静了下来。林小清眉飞色舞地讲着《五代史》中的“兄弟会”,随着人物、场景的转换,他的声调与身段也相应变化,听得台下观众如痴如醉。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毛钦铭的评话表演惟妙惟肖

每周二、周四以及民俗节日,市曲艺团会举办福州传统曲艺的公益性演出。福州评话是用福州方言说表、吟诵的评书评话类曲种。方桌、铙钹、醒木、纸扇、手帕、筷子、扳指,就是福州评话演员演出的所有“家当”。演员拎一个小包就可以到处演出,故行话里有“一个铙钹一个天”的说法。

市曲艺团团长陈晓岚介绍,现代曲艺中只有少数几个运用铙钹的曲种,但福州评话中的铙钹独自显示了商铙的四个特征:单个,口朝天,以杆从上击其边缘,执而鸣之。

一个演员一台戏

讲评话的多为一人,可谓“集生旦净末丑于一身”。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曾宝燕从事评话表演40多年,最初学的是伬艺、闽剧,直到15岁才转去学评话。她说,和闽剧不同,福州评话演员全凭一张嘴撑起整场表演。

“一个演员就是一台戏,评话演员往往要分饰多角。在这其中,评话演员除了嘴上要会说、唱,还要会演。而且在人物神色、表情、语气的转变上还要显得自然,要让观众看得精彩,还要让观众看得懂。”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剑平介绍,要说好一本书,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演员神态、语言、动作等都要反复拿捏推敲。说新书备课很花工夫,将话本内容背下来以后,要反复推敲、揣摩情境和人物,然后先尝试着说给别人听,不足之处再反复完善,之后才能登台演出。

吟诵调独步继古风

福州评话继承古风,采取夹说夹吟的方式表述故事。据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叙,宋季元初,临安著名说书艺人丘机山尝试福州说书,并以吟诵“诗赞”开篇,以“掮响钹”作间奏。福州评话正是继承了这种形式。

“福州评话的吟诵调,介于说、唱之间,在中国评书评话大家族中是独有的。”陈晓岚介绍,吟诵的词接近口语,没有严格规范的曲谱,更不加弦管,只有基本腔调,演员随着书情节奏和自己的情感自由吟诵。这种以诵代唱的方式,保持了说白与吟诵之间的谐调,明白晓畅,便于说话人临场生发,顷刻间提破,不用伴奏乐器,便于单档讲演。追根溯源,这种夹说夹吟的表演形式,源于唐代的俗讲和宋代的说话。

独特的文化地标

福州评话的题材丰富多彩,不少书目采撷里巷逸事,反映乡土人情,加上评话表演者独具的艺术加工,以朗朗上口的福州谚语、歇后语、俗语,使故事更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方特色浓郁。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毛钦铭介绍,旧社会市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要让他们从书中去学一些道理比较困难。评话演员通过对事件、人物的评判评论,潜移默化地将孝道、勤奋、节俭等道德观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起到教化和鼓舞人心的作用。时代在发展,话本中封建、迷信、低俗等的糟粕被剔除改编,新的话本融入新的时代精神。

一些福州人耳熟能详的书目,如《千金买骨》《林则徐断案》《孝义巷传奇》《桐油煮粉干》《甘国宝》《陈若霖斩皇子》等,讲演福州故事,像林则徐、甘国宝、虾米弟等人物形象,彰显了福州人的性格、情操、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念,有些已经成为俗语话中的人物。他们的价值观引领了时代风尚,传播正能量。

成立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

早期福州评话艺人,以串乡流动和高台演出为主,邻里遇有农闲民俗节日和红白喜事与重大家庭活动则邀请评话演员上门表演,属于一种民俗,后来才在书场中演出。长期以来评话传承全是师带徒,口传身教。

毛钦铭介绍,福州评话鼎盛时期,名师辈出,以被称为“福州评话三杰”的陈春生、黄天天、黄仲梅为代表。1964年前,福州共有27家书场,每天早晚都有评话演出,每天参演人数达到40人。20世纪末,书场已经全部消亡。评话“边缘化”有时代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原因,长期缺乏创作人员、好的话本少了、人才青黄不接、无法满足观众的需要,都让听评话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福州评话的未来,他有些担忧,但也有些期待。

这些年来,市曲艺团的评话致力创作适应新时代的评话本。他们将“流动书场”送进社区和老人院。开展福州评话、伬艺走进校园传承活动。2008年,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福州评话伬艺传习所。这是全国第一家以传承和保护曲艺作为首要任务的传习所。(图文由福州市文旅局提供)

(责编:陈蓝燕、张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