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仓山检察:“督促监护令”巧治“甩手家长”

2020年09月02日16:28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原本我的暑假总是被网络游戏充斥着,但今年暑假生活却因检察官阿姨变得与众不同了。”在八月底,福州市仓山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收到了一位未成年在校生的来信。

这位写信的少年是谁?又为何给检察官写信呢?

事情要从一年前说起,2019年3月底的一晚,7名在校生因琐事与他人发生纠纷,双方约定斗殴地点,并各自纠集一帮人马持械参与聚众斗殴,造成人员受伤。案件的发生,给涉案学生及家庭都造成了巨大影响。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承办女检察官发现,涉案的七名少年中有六名案发时刚满16周岁,且都是同校甚至同舍好友,甚至有相当部分的涉案未成年人和对方完全不相识,案件的起因也仅仅因为生活琐事。究竟是怎样的冲动使这些花季少年一言不合就“约架”?而这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是否有关呢?

“孩子犯错涉罪,家长是有责任的。”仓山区检察院检察官在承办此案后,立即启动督促监护令“三访”机制,实地走访涉案未成年人所在的学校、家庭和社区,了解他们曾经接触的人群,记录周围人对他们的评价。经过一周的调查、访问,检察官逐渐掌握涉案6名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交往关系等基本信息,并制作详细的《社会调查报告》。最后,检察官梳理分析出他们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为父母管教不严、监护缺位。

生活中,还有不少因家长在孩子青春叛逆期疏于管教,导致未成年人行为出现偏差铸成错误的事件。那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家庭教育问题,该如何解决、如何挽回?

为此,仓山区检察院针对涉案家庭监护失职的共性问题,对该案启动“督促监护令”工作机制,强化家庭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

今年6月,该院组织涉案未成年人及其代理人、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校方代表等到场参加拟作附条件不起诉的不公开听证会。针对涉案未成年人及法定代理人宣告送达“督促监护令”,并就今后帮扶管教、公益志愿、亲职教育等定制式帮教内容提出具体建议。

宣告送达“督促监护令”后,该院根据涉案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借力社会专业力量,委托司法社工介入,为涉案未成年人及父母设定了个性化的系列帮教活动。探索以督促监护令帮教小组为单位,重点针对情节相对轻微、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3名未成年人家庭,量身定制为期6个月的矫正回归计划,帮助营造理解、互助和积极的家庭环境。

督促监护令发出两个月后的一天,承办检察官收到了涉案未成年人之一小飞(化名)的来信,即故事开头的来信。和信一起寄到的是一叠厚厚的成绩单,成绩单上清楚地印着小飞本学期各科期末考试的分数和班级排名。

看着成绩单,承办检察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这期间,她一直通过现场实地走访、电话视频回访、书面邮寄材料等形式跟踪了解,根据家庭反映出的问题以及学校、社区出具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督促帮教计划,如今终于有了良好效果。

“除小飞外,案件中另两名涉案未成年人也发生着变化。原来经常旷课、彻夜不归的小杰(化名)现在能遵守学校规定,按时上下课,定点回家,周末也能够帮助母亲摆摊挣钱;而小轩(化名)则主动参加帮教计划的公益志愿活动,有意识地调整不规律的作息,克服畏难情绪,重塑生活信心。”承办检察官表示。

2019年10月起,福州市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行“督促监护令”工作机制,为“熊孩子”的家长套上了“紧箍咒”,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肯定。今年3月起,福州市检察院、法院、公安局、教育局陆续出台《福州市人民检察院督促监护令实施办法(试行)》和联席会议、宣告送达、“三访”工作、考察评价、结果运用等五项配套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福州仓山区检察院依据《福州市人民检察院督促监护令实施办法(试行)》,推动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机制,共宣告送达督促监护令14份,其中普通案件8份,附条件不起诉案件6份,向被害人家长发出4份,向嫌疑人家长发出10份。同时,运行督促监护令“4+1+n”帮教回归模式,为9个涉案家庭定制精准化帮教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督促监护令工作开展时间虽然不长,但从我院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情况来看起到较好的改善效果。一方面提升了家长的监管能力,成为孩子走上正道的第一引路人,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孩子的自我矫正,改善了冷漠的亲子关系,在家庭的温暖中重拾信心。”承办检察官如是说。(程慧 陈媛媛)

(责编:林东晓、张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