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木画

2020年10月10日11:40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软木画就是用这样的小小树叶拼合起来

细细的刀尖游刃于薄如纸片的软木片上,转折、顿挫、旋转……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不一会儿功夫,一块软木就变成玲珑精巧的亭台楼阁、栩栩如生的花草虫鱼、醉人的湖光山色。仅几把刻刀,一块软木,一个缤纷世界就跃然眼前。

软木画由福州民间艺人吴启棋首创于1914年,它与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并誉为福州工艺美术“三宝”,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发源于西园村 以“无声的诗”与“立体的画”闻名

软木画发源于福州东郊西园村。软木画以“无声的诗”与“立体的画”闻名。它将中国民间雕刻技艺与中国画的创作技艺巧妙地结合起来,色调古雅纯朴,形象逼真,画面意境深邃,具有“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的艺术效果,更被海外誉为“东方艺术珍品”。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学宝创作的《镇海楼》《土楼奇观》等作品,土楼、梯田、树木、亭台楼榭等都刻画入微,小到一花一木都栩栩如生。整体画面层次鲜明,意境悠远。

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传福创作的《闽都古榕王》《秋耀金华》等作品,清新雅致,构图新颖别致,形象生动逼真,榕树盘根错节,仙鹤、蝴蝶栩栩如生。

刀尖作舞考验手艺人的细心与耐心

软木其实就是栓皮栎树。栓皮栎树外层黑黑的,和普通的树段差不多,但被削成薄片的软木呈米黄色,色泽淡雅。其质地轻软、纹理细密,面上布满了小孔洞。

“雕刻时要避开这些孔洞,这也是软木画无法用机械取代人工制作的原因之一。”吴学宝9岁就跟随父亲学艺。他介绍,制作软木画比绣花还要精细的活,往往要几个人精心合作才能完成。艺人们先要设计草图,然后制作“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等各类零件,做好后再进行组装,其间还要不断地进行细部修饰。一幅软木画是由几十个甚至成百上千个细小的零部件组装成的。制作软木画的软木基本没有废料,被削剩下的最细小的边角料,也可以磨成粉,撒成远山近水等。

吴学宝创出了“有机玻璃衬景法”,使得软木画作品富有远、中、近景等多层次布局,提升了软木画工艺的艺术品味。

“制作软木画十分考验手艺人的细心与耐心,一些零部件十分精细,比如松树的松丝细如发丝,楼阁的屋瓦也不足一厘米。往往做一棵树、一座房子就得花去数小时。做这些精细部件的时候还不敢大力呼吸,生怕一吹就跑了。”吴学宝说,一件大型的软木画作品是需要集体创作几个月方可完成。

软木画并不是简单的手工活,好的软木画作品除了要创作者有艺术的灵感巧思,还要考虑远近透视、层次深度。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不会显得呆板。

吴传福从10岁开始学做软木画,师承祖父吴启棋。对软木画的创新发展,是他一直探索的课题。他的很多作品在表现内容、方式与技巧上,相对传统软木画,有所突破,有股清新之气。

大起大落老艺人一度封刀

软木画曾一度辉煌。吴学宝回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西园村几乎每家都有人从事这个行业,仅西园村就在千人以上。产品不仅屡获全国大奖,还出口欧美、东南亚十几个国家。然而,一些厂家只顾产量,质量却不断下降,加上产品跟不上时代发展,软木画行业迅速衰败,优质的软木画产品也没了市场。许多老艺人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改行,福州工艺木画厂在1994年起基本停产。他自己1998年也封刀回家休养。直到2005年,省工艺美术研究院为保护这一民间工艺特辟出工作场所请他复出。

“软木画属于摆件,功能单一,收藏不易等弱点,需要有人能好好研究,加以改进。另外,软木画是复杂的手工活,对入行者来说,得下苦功夫,还得耐得住寂寞与枯燥。”吴学宝担心,“青黄不接”最有可能导致这行濒临失传。

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软木画的保护传承工作。老艺人们也走上了拯救、复兴软木画之路。2005年,在西园村委会的支持下,吴传福牵头将村里的老艺人聚集起来,重组一支创作生产软木画的队伍,成立了软木画公司。公司与福州市旅游职业中专暨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合作机制,从2014年开始已经接收了软木画工艺班的学生来实训,联合培养软木画后继人才。(图文由福州市文旅局提供)

(责编:陈蓝燕、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