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如何,全国的口粮库存够吃多久?居民家庭如何科学储存大米、面粉、食用油?……10月16日,福建工程学院联合福州市粮食与物资储备局共同举办了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粮食安全周进校园系列宣传活动,向师生科普粮食安全有关知识,传递科学饮食、健康消费的理念。
福建工程学院供图
在学校的食堂里,学生志愿者们向前来就餐的师生们发放《2020年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粮食安全周宣传手册》,讲解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宣扬“减少浪费,节粮减损”的理念。“原来我们每年浪费的食物折合成粮食竟然可以供3.5亿人吃一年,这样的浪费太可怕了。”经过志愿者的讲解,设计学院的叶润芃表示,我国用占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以前都没有意识到国家为了我们的口粮安全、为了端牢自己的饭碗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更没有意识到司空见惯的浪费累加起来数量会如此之大。我觉得学校开展节约粮食的宣传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福建工程学院供图
在当天的活动中,学校还发起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线上主题活动,向师生们发出“爱粮节粮从我做起”的倡议,共同营造勤俭节约的用餐氛围。本次“线上打卡光盘行动”将持续到11月11日,同学们可对自己的“光盘行动”进行拍照打卡并领取奖品,师生们纷纷响应倡议并通过朋友圈与更多的人分享有关粮食安全的小知识。人文学院的张潇红作为打卡活动的参与者,她说:“以前我在食堂吃饭或多或少都会有浪费粮食的行为,参加这次打卡活动也是为了督促自己做到节约粮食。”
此外,福建工程学院日常工作中积极以“三不”模式构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通过组织学生志愿者和纪检监察干部担任文明用餐监督员,对餐饮浪费情况展开监督检查;在就餐窗口增设一两饭、小份菜、拼菜,实行份量、菜式均可自选并称重计价的用餐方式;张贴摆放“节俭养德”“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公益提示牌,利用学校官网、公众号、微博等多种载体大力开展宣传等,形成“不想浪费”“不能浪费”“不需浪费”机制,在全校园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这学期回到学校后,新装修的食堂里随处可见的光盘行动,珍惜粮食的标语营造了很好的氛围,让我们深受感染,大家也积极响应号召,自觉从自身做起,杜绝浪费,珍惜粮食。”材料学院的范宇飞同学如是说。(郑佳妮 陈秀颖 潘浚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