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厦门市湖里区参与“双报到”的市直单位党组织共有172家,全区223个区直单位党组织(含事业单位)全部到社区报到,在街道大党工委、社区大党委的牵线搭桥下,286个小区党支部与395家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开展活动1029场,协调推进、调处民生问题562个。8510名在职党员到小区报到服务,认领小区专业服务岗位2523个,形成了“人下得来,事办得成,常态长效好”的良好局面。
湖里区以小区党支部为支点,以小区治理需求为导向,积极撬动城市基层党建丰厚资源,广建近邻党建朋友圈。区委组织部专门下发文件,指导各街道、社区主动对接市直单位“双报到”工作,深入细致摸排辖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基本情况,分别建立驻区单位、已有共建单位、处级及以上在职党员等3份名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三个一遍”拉网式走访,由社区主干带小区党支部书记对3类对象全部走访一遍,互相交流情况,主动对接报到或巩固合作关系。各街道和社区结合辖内实际情况,依据小区治理需求,同步建立“意向共建单位名单”。街道、社区统筹力量,通过登门拜访、电话联系、对接需求等方式。水晶森林小区物业绿化管理问题丛生,在小区在职党员的牵线搭桥下,鹭路兴绿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党支部与小区党支部结对共建,组建“小区绿化顾问团”,认领“小区绿化师”服务岗位,为小区提供绿化方面专业咨询。
厦门市湖里区把解决小区治理难题、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作为着力点,让“深化双报到”的过程真正成为“为民解难题”的过程。为避免“双报到”党组织和党员报到后“不知干啥”的问题,紧密结合社区和小区居民的所求所盼、所急所难,精心设计“三个一必选餐”和“十个一自助餐”供报到者认领,做到有的放矢。“必选餐”为报到党组织应与社区开展一场座谈会、签订一份共建协议、共办一场主题党日活动,“自助餐”包括破解难题、认领志愿服务岗位、讲党课、结对帮扶困难群体、开展洁净家园活动等,由报到者结合自身资源特长认领若干项。
各社区、小区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活动载体,努力使“双报到”的效益最大化。如金山社区党委结合辖内居民处级领导多的特点,设置“小区智囊团”岗,由报到的近40名处级以上干部集体认领,破解了垃圾分类宣导、车位规划、地下管网漏水、外墙瓷砖脱落等治理难题。嘉福社区针对辖内企业多的特点,在嘉福花园小区开展“一支部一盏灯”“一支部一石椅”等活动,由共建单位认领,逐年聚少成多,为小区居民修建了器械完备、功能齐全的户外休闲场地。
各社区、小区党组织和“双报到”党组织定期开展共建活动,共商共建举措,共办实事好事。如金鼎社区有5个港务集团的老旧宿舍小区,108名港务集团党员到小区报到加入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其中5名在任领导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推动解决了小区夜间出行无路灯、燃气入户等17个长期困扰小区居民的难题。象屿集团党委为东兴小区投入5万元兴建“初心亭”,供小区老人休闲娱乐,建成“特别有爱,特别有人情味”的“近邻厝边”。市公安局湖里分局巡特警大队长纪燕华到金尚社区报到后,协调交警部门解决了金尚社区金民西路70个车位长期被二手车、僵尸车占用的难题。
为了避免“双报到”活动流于形式,出现报到了但“人不来,事不做”的现象,湖里区坚持立规矩、强约束,用制度来管人管事。建立小区近邻党建联系点,区领导各挂点1—2个重难点小区,街道班子领导各挂点3—5个重难点小区,牵头调处小区疑难杂症。连续3年开展“我为小区办实事、聚力民生谋幸福”主题活动,聚合区街挂点联系小区领导、“双报到”党组织、在职党员、区直职能部门等力量,通过项目化管理、清单式销号等制度,推动解决了老旧小区改造、停车等民生难题。
建立区管干部提拔使用前征求其所居住小区党支部意见制度,2017年以来区委组织部已就拟提拔的党员干部向小区党支部征求意见,考核干部“八小时外”在小区的表现情况。建立在职党员表现跟踪制度,在“双报到”对接时,社区党组织向报到单位或个人发放“温馨提示卡”,一次性告知“硬要求”;“双报到”结束时,由社区或小区党组织出具报到鉴定反馈至原单位,鉴定结论由区委组织部统一制定模版,并写明报到后具体开展的服务活动;年终小区党支部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时,邀请在职党员参加,民主评议结果由小区党支部向在职党员单位党组织反馈。坚持鼓励为主的方式,激发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参与小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变“过门客”为“亲邻人”。
注重用好厦门党建e家平台,由社区党组织或小区党支部为表现优秀的“双报到”党员在平台申请正向加分。每年年终,以区委名义向表现优秀的“双报到”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发放表扬信,表扬名单同步抄送市委组织部。大力宣扬先进典型,编纂《湖里榜样、先锋力量》《湖里榜样、战疫先锋》微故事集,让好人留名、好事成双。
据介绍,近邻党建下的精准“双报到”,既是市(区)直单位深入基层调研、不断接地气知民情解民忧的过程,也是市区街社区四级不断加强互联互动、以近邻党建推进基层治理的过程,为城市基层党建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与此同时,该区主动贴近城市基层治理发展需要,打造城市基层党建“近邻朋友圈”。区委组织部把城市基层党建互联互动与近邻党建有机融合,对“双报到”具体流程、活动设计、反馈激励都进行了制度规范,并全程跟踪落实,以大党建推进微治理。
每一个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小区报到,都是支持城市基层治理的有生力量,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要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承担起枢纽、核心的职责,通过从头到尾、自上而下的形式,加强规范引导,才能确保力量不流失、不分散。
以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为目的的双报到,把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初心与使命,凝聚了党心,团结了民心,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拉近组织与组织间、组织与群众间的距离,让近邻党建更有群众基础。(王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