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整改】
个别区域环境杂乱
市容市貌有待改进
在连日的暗访中,也有部分路段和场所的整体环境不尽如人意,存在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店铺门口非机动车随意摆放等问题,不仅影响城市面貌,更影响市民日常出行,需及时整改提升。
现象一:地铁口被流动摊贩挤占
走出塘边地铁站3号站口,各类小吃招牌映入眼帘。从该处至兴隆路交叉口近200米的路段中,一共聚集了12家流动摊贩,水果摊、煎饼摊、零食摊等各类摊贩沿嘉禾路西侧人行道一路向北竖直排列,不少摊贩还侵占了盲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暗访团发现,受流动摊贩和电动车违规停放的影响,人行道通行面积被压缩,特别是在人流高峰期,不少行人只能走上骑行道,与骑自行车的市民交织在一起。这让不少在该路段通行的市民忧心忡忡,学生家长王女士告诉暗访团:“我的小孩就读于附近的康乐二小,这里是必经之路,但路况太复杂了,我只好每天接送孩子,以防意外发生。”
非矿站人行天桥上存在摆摊现象。
现象二:天桥摆摊影响通行
23日上午9点半,卧龙西路口人行天桥上,摆开了手机壳和手机配件等货品地摊。当日下午4点50分,在湖滨南路非矿车站人行天桥上,一名摊主也摆开3个地摊,挂出“蟑螂药、粘鼠胶”等招牌,将货品从蛇皮袋和塑料袋中拿出,还贩售鞋垫、袜子、梳子、板凳等生活用品。暗访团注意到,地摊区域大概占据了四分之一的路面,下午6点后行人渐多,天桥变得拥挤。禾祥西路一间餐饮店老板表示,该处天桥摆摊的情况时有发生,偶尔会出现多名摊主同时摆几个摊点,占据路面影响通行。
现象三:小吃店跨店经营
在屿后南里走访时,暗访团发现,个别商铺“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存在跨店经营行为。
在一家小吃店门口,三张折叠桌在人行道上一字排开,顾客们环绕在桌边享受美食。附近居民马先生对此抱怨道:“这条人行道也就3米多宽,现在这家店又把桌子摆门口,顾客多了就会把路给堵住,这让我们怎么走?”暗访团观察发现,为了顺利通过该路段,部分居民会走下人行道,从机动车道绕行至路口,这为路口附近交通带来不小的压力。
除了将经营范围扩大至店外人行道,面对部分进店顾客随意停放电动车的行为,店家也并未进行劝阻,使本就不宽敞的道路再次“缩水”。
现象四:当街摆桌玩牌喝酒
23日、24日,在金山西路、江头东路,都存在人群在马路边围坐打牌的现象。暗访团了解到,下午或傍晚时段,常有人员三五成群,在人行道上摆出桌椅板凳,或直接席地而坐,当街围聚在一起玩牌或喝酒。金山西路小区居民王先生表示:“我带着小孩散步路过的时候,有时候会被他们的喧哗惊扰到。”而江头东路的人行道较窄,若有人群围聚时,可供行人顺畅通行的区域就更有限了,一些路人需要从被占去一半的路上侧身而过。
商铺经营时产生的噪声也让不少居民感到堵心。在屿后南里一家门店不大、流量却不小的小吃店门前,前来用餐的顾客聚集在门口。店内的烹饪声、店外聊天声笑声交杂一片,音量都不小。此外,由于店主将一些座位设在店门口,在店内一边准备餐食一边与店外顾客交流的时候,都需要扯着嗓子、提高音量,由此产生的噪声也给周围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