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人通过“爱心厦门”建设汇聚爱心

2021年03月25日22:30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在福建厦门市湖里区,“海堤精神”中的“团结奉献”深深烙印在湖里人的心中,在疫情防控、爱心厦门建设等各项工作中,无处不在。湖里区万众一心,为建成更高水平的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而努力。

抽调精兵强将织密“防控网”

成立志愿队开展活动1.5万场

“外防输入”,湖里区肩扛重任,陆续抽调精兵强将进驻防控最前线。从机场、客运站、港口水运等交通枢纽开始,有序分流入境人员。各分流小组及各酒店工作专班发挥作用,确保现场分流、转运接送、隔离观察等全链条闭环管理。

2020年2月28日至今,已有700多人义无反顾坚守机场防疫一线。截至目前,湖里区累计抽调1082人次干部职工到机场、酒店、冷链食品监管仓等防控一线,接收境内外航班4286个班次,分流旅客22万人次,14家(最多时19家)定点隔离酒店接收境内外人员逾8.7万人次。对2731批次69.23万件1.09万吨进口冷链食品批批检测、件件消毒,完成辖区238个冷库排查监管。

此外,疫情期间,湖里区发动各级文明单位志愿者13000余名,成立358支小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累计开展防疫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约1.5万场,参与志愿者总数逾6万人次,织密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建设“爱心屋”汇聚社会大爱

受助的残疾人努力回馈社会

购一件商品,存一缕温情;做一次公益,献一份爱心。去年5月15日起,湖里区先后建设8个“爱心屋”,通过党员“双报到”、发出爱心倡议等多种形式,积极助力“爱心屋”运营,累计营业额520余万元。

这些汇聚社会大爱的“爱心屋”,其投用也为湖里区的残疾人朋友传递出体面又温暖的爱意,推动辖区残疾人自立自强。据悉,湖里区“爱心屋”先后安置14名残疾人和两名重度残疾人家属就业,四十来岁的王宾苹就是其中一位。

“政府、社区对我们很照顾,经常有什么工作就介绍给我。”王宾苹说,这次也是在社区的推荐下,她成为湖里区马垅“爱心屋”的一名工作人员。

在这里,王宾苹学会用电脑结算;视力不好,但她将店里二三十种商品的价格熟记于心;为了更好地服务顾客,她为部分顾客送货上门……王宾苹说,这份工作是湖里区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带给她的,她也要回报这个社会。

得知附近学校老师比较忙,经常没空出来买东西,她主动加老师微信,让老师需要什么就通过微信跟她说,她下班回家顺路将商品送到学校传达室。“我们经理考虑到残疾人外出安全问题,店里也没配送服务,让我不用送,但我觉得我该为‘爱心湖里’做点什么”。许多像王宾苹一样在爱心屋工作的残疾人,他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力所能及回馈社会。

形成一系列特色项目品牌

让更多群体感受爱心力量

汇聚爱心,点滴成海。2020年以来,湖里区以“爱心厦门”建设为统领,在全市首创将“爱心厦门”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形成了一系列爱心示范工程、爱心特色项目、爱心建设品牌等极具湖里特色的创新项目。探索线上销售渠道,建设上线网络商城——湖里云上爱心屋,组织残疾人网络直播带货培训,开展网络直播带货,首场销售超1200万元,踏出了爱心赋能经济的坚实步伐。

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慈善捐赠,累计参与捐赠爱心企事业单位、个人逾5000家(人),共募集善款1498万元,实施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低保救助、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等共支出1464万元,不断将社会大爱帮困济弱落到实处。

此外,环卫、工会、税务等部门以及社区、企业纷纷建起“路巡驿站”“工会爱心驿站”“户外工作者驿站”等70余座,设立“爱心凉茶供应点”20余个,关爱环卫工人、路巡员等特殊岗位工人群体的饮水、就餐等实际问题。

有爱的湖里人通过“爱心厦门”建设汇聚爱心,帮助残疾人、困难群体、特殊岗位工人等群体,让爱在湖里落地开花,结出累累硕果,为建设“两高两化”中心城区增添了亮丽的爱心底色。(汪燕妮 陈瑜瑾 罗剑)

(责编:陈蓝燕、钟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