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区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

2021年06月09日18:04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近年来,厦门市湖里区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坚持“党建引领、深耕细作”,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为目标,整合资源、增效赋能,以“红色引擎”凝聚强大发展合力,实现基层治理精细化、服务群众精准化,着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好群众的问题。

嘉福花园:党建引领 “嘉”和万事兴

嘉福花园小区目前共有1622套安置房。2017年居民刚入住时,小区无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管理不到位,居民对小区环境不满。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嘉福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深化居民自治实践创新,创新实践“居事民定”工作法,“五大融合”深化小区治理,打造和谐温馨家园。

实施“居事民定”工作法以来,小区听取居民意见反馈,共搜集意见16件,纷纷建起了全民健身广场,打造了“嘉医福”小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了“生态嘉福”垃圾分类运转模式改革……真正做到居民的民生福祉,居民自己做主!

园山公寓:党建聚力 “圆”分一道桥

园山公寓小区建成于1995年,420户居民、1100人安家于此。小区积极探索创新“三力”模式,聚“力”成山,将曾经的“老破旧”小区转变为如今环境整洁、人文和谐的“园林式”小区,近30岁的小区焕发出新生活力。

服务联合,拼起“连心桥”:建设“街道党委联系党支部,社区支委联系党员,骨干党员联系群众”三级“联心”网络,形成独具特色的“党员服务超市”,形成“群众点单、小区下单、党员接单”工作服务模式,激活了更多各种岗位各种特长的党员,为小区居民群众提供精准化服务、组团式服务、个性化服务。

岭下金福缘小区:党建微光 暖心“岭”居

金福缘新城位于高新技术园区内,建成于2012年,共有6000多位居民。在小区党支部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彻底改变生活方式,他们离开了热闹的麻将桌、放下手机,用新的生活方式适应“新身份”。

授人以渔,种下勤劳的种子:从“村民”到“市民”,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来自于住所环境,还有生活生产方式。如何“手有闲钱”的同时,还能“可持续”?为此,小区党支部与社区党委对接,根据居民调查结果,开办了创业培训、保洁培训、园艺培训等多个技能培训班,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在小区党支部的积极引导下,居民的金钱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坐享其成”向“勤劳致富”转变。

老有所养,小有所育:从“村民”到“市民”,养老早教也大不同。小区党支部创新开展“党建+智慧养老”、“党建+智慧早教”模式,打造乐龄生活馆和“早教服务实践基地”。在乐龄生活馆里,健康监测、用药管理、电子信息档案、康复护理、智能康复体感训练等综合性服务一应俱全,足不出小区就能实现“一站式”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日常有保健、周周有义诊、健康有跟踪,让小区里300多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高林新城:党建“1+N” 睦“林”一家亲

高林新城建于2008年,居民安置范围涉及仙岳路、环湾路、金山路等10多个征地项目。由于种种原因,征迁近10年未能顺利入住。高林党委推行“1+N”多元服务模式后,历时5个月,全面完成返迁安置,小区达到入住率高达95%。

立体化服务模式:从“村民”到“市民”,高林新城足足走了十年,实现跨越式进展源于创新打造的“1+N”服务模式。“1”指的是以党建为引领,“N”则代表驻区单位、老人协会、物业等多个单位共同参与、多元服务。以党建作为指挥棒,依靠多单位共建,积极开拓多元化“朋友圈”,是高林新城的“法宝”。

多元化“朋友圈”:党建融合圈,让居民安心

从“村民”到“市民”,高林新城面临最多的是返迁难题。在高林党委带领下,针对返迁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成立全市首家“返迁”临时党支部,历时五个月即全面完成小区返迁工作。

小区党支部还构建起党建融合圈,搭建驻区单位辖区各单位党组织联系平台,带动在职党员自觉参与社区建设,共建单位认领项目清单,到社区开展活动。

服务治理圈,让居民放心

从“村民”到“市民”,小区居民最关心的是服务治理问题。小区提出创新“五位一体”工作模式:社区党委、驻区单位、城管、派出所、物业,实习单位联动、多方共建。

文化生活圈,让居民开心。从“村民”到“市民”,居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小区组建舞蹈队、腰鼓队、健身球队、太极剑队等4支文体活动社团,还为居民搭建了相互熟识、学习的平台,形成“邻里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责编:林东晓、钟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