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福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傅建飞:赓续“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 书写福州检察高质量发展“答卷”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展示福州市检察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履职勇担当的良好形象,系统性回溯党的十八大以来检察机关“重塑性”实践成果,展现福州检察坚持依法能动履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作为担当,福州市人民检察院联合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检察长系列访谈。
本期嘉宾:福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傅建飞。
主持人:今年是“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这30年,“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引领福州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福州市检察机关如何在“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指引下,融入福州发展大局?
傅建飞:“3820”战略工程蕴含的思想精髓弥足珍贵,对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福州市检察机关秉承“3820”战略工程蕴含的宏大格局、战略思维,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聚焦两个方面定位检察工作履职目标:
一方面,紧跟福州发展,全力保障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坚持党委决策部署到哪里,检察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年初,在最高检部署推进“质量建设年”的基础上,福州市检察机关确定今年为“攻坚落实年”。
我们紧盯福州“十四五”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明确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福州古厝”公益保护等20项检察特色服务项目,细化146项具体任务。通过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项目化管理、闭环式督导,确保工作举措落地见效,得到福建省委领导、福州市委和福建省检察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另一方面,立足战略前瞻,全力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创新。坚持勇立潮头谋开拓,敢为人先求创新。
近年来,我们主动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在全市铺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与公安、法院、版权局等单位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我们紧密对接企业法治服务需求,为企业追赃挽损1.47亿元,常态化开展涉企刑事诉讼“挂案”专项清理;
我们着眼城市品质提升,推进无障碍设施失范、公共安全隐患、燃气安全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开展“两江四岸”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法律监督;
我们助力闽都文化国际品牌打造,培树“福州古厝春风起”检察保护文化品牌,建设“福州古厝”检察保护教育基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
我们持续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打造“闽都未检”工作品牌,联合监委、公安、教育、民政等八部门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强制报告制度。
福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傅建飞做客人民网福建演播室。人民网 陈永整摄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检察机关经历司法责任制改革、反贪反渎转隶、内设机构重塑等一系列变革。能否请您谈一谈新时代福州市检察机关的变化?
傅建飞:最深刻的变化是检察机关履职理念的变革。近年来,我们秉承“3820”战略工程科学系统的发展理念、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以履职理念变革引领福州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办案时,我们依法能动履职,要求检察官摒弃“坐堂办案”“机械司法”的办案模式,主动到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办案力求“多问一句、多想一层、多做一些”。通过司法办案,依法打击犯罪,注意解决被害人及其家属生活就业等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我们认真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推动检察官转变“构罪即捕”“以捕代侦”的传统思维,推行“非羁押为原则,羁押为例外”的办案模式。在保持从严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对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依法从宽处理。截至今年8月,福州市检察机关不捕率为35.5%,不诉率为20.7%,两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台江、晋安、福清等地检察院探索轻刑案件诉前考察机制,对考察合格的犯罪嫌疑人作宽缓处理,获最高检肯定推广。
服务中,我们坚持“事要解决”的为民服务理念,做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近年来,福州市检察机关共办理信访件2万多件,均在7日内告知“已收到、谁在办”,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100%。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办理信访积案,对能解决的问题决不“击鼓传花”。
我们着眼“小窗口”代表“大形象”,积极打造检察版“一趟不用访、最多访一趟”的服务窗口。在全市覆盖12309检察服务中心,在部分基层院探索“网格化+社区检察官”工作模式,在福州法务区设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一站式”法律服务。今年2月,福州市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窗口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
治理上,我们注重延伸履职触角,深度融入社会治理。通过认真剖析案件背后的治理问题,找准监管漏洞盲区,依法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力求做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今年,福州市检察机关共发出督促行政履职、行政违法监督等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72份,较去年同期上升48%。针对办案中发现盗采海砂、非法占用农用地等系列案件背后存在的社会治理问题,福州市检察院向市委提交专项情况报告,以详实的数据和典型案例,反映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福州市委主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促成全市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福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傅建飞接受人民网专访。人民网 陈永整摄
主持人:刚刚您提到,新时代福州检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能否进一步为我们介绍一下在这过程中的具体举措和成效?
傅建飞:一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的进步。我们秉承“3820”战略工程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马上就办的优良作风,抓业务、强队伍、硬作风。
一是严格业绩考评,促进业务提质增效。我们在全省率先建立覆盖各类检察人员、内设机构、两级检察院的考评体系,建立以“案-件比”为核心的办案质量指标评价机制,建立“单月分析、双月调度、半年小结、全年总结”业务分析研判制度。今年,福州市检察机关有19项办案质量指标居全省首位,占全省三分之一。
二是实施人才战略,推动年轻干部更快成长。我们制定实施检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建立“选育管用”全链条成长体系,大力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检察干部队伍。我们在全市开展“德艺传承、扶育英才”高级检察官传帮带活动,鼓浓师徒传承、结对共进氛围。定期举办新时代检察干警论坛、青年干警读书沙龙,加强思想淬炼、丰富文化涵养,使一批年轻干警更快更好成长。
三是弘扬真抓实干,压茬推进闭环管理。我们将年度重点任务、检察服务特色项目等重要部署,通过跟踪督导、闭环管理、考评问效,狠抓责任落实,倒逼履职担当。
我们坚持对标全国先进,以管理促发展、树形象,在能动履职中砥砺检察铁军。近年来,福州市检察机关涌现出全国先进基层院、全国优秀办案检察官、全国优秀公诉人等先进典型,2个基层院被最高检确定为全省唯一的金融犯罪、食药犯罪、知识产权犯罪基层办案联系点,14名干警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各业务条线人才库,21名干警被纳入首批中管、省管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办案团队,办理的31个案件入选全国检察机关精品案例、典型案例、指导性案例。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福州市检察机关提出,办案力求“多问一句、多想一层、多做一些”。您能不能用一个具体的案例,让我们有直观的感受?
傅建飞:日前,最高检主办的《检察日报》报道了这样一起案件。2021年,连江县一名渔民宋某被判处缓刑,在当地接受社区矫正。去年9月,检察机关收到一份关于宋某外出超期、违反社矫规定的通知。
承办检察官在审查时“多问一句”。了解到宋某以捕鱼为生,经审批可以出海捕鱼18天。但在途中遇到台风,未能按期返回。同时了解到,与他类似的,全县还有从事养殖、捕鱼、运输等海上作业的社矫对象70余名。因出海时间长、海上情况多变,出海后很难及时返回司法所报道,不少社矫对象无法出海,待业在家、生计困难。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坚持“多想一层”。这类社矫对象靠海为生,如果生计陷入困顿,极可能引发家庭纠纷、社会矛盾,甚至铤而走险,又走上犯罪道路。
考虑到宋某确因台风无法及时返回,并非主观逃避监管,其间保持与社矫工作人员联系,没有造成脱管,检察机关建议对其从宽处理。此外,连江县检察院与县司法局达成一致,社矫对象申请出海作业时,因客观原因无法按时返回的,可以将渔船作为“指定地点”,书面填写新的外出申请报告单,通过微信发送给社矫工作人员,返航后24小时内到司法所报道。
我们这样主动“多做一些”,通过人性化执法司法,社矫对象“出得去、管得住、过得好”,有助于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防范化解矛盾风险,有效促进诉源治理,助推市域社会之治。
主持人:下一步,福州市检察机关将以怎样的履职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傅建飞:我们将赓续传承“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力争服务大局高质量、检察办案高质量、司法为民高质量、促进治理高质量、队伍建设高质量,以优异的检察答卷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