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规范养犬”“文明养犬”良好氛围 厦门市拟推养犬管理APP

人民网厦门11月9日电 (张萌)2022年5月1日起,新修正的《厦门经济特区养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适用范围从岛内思明、湖里两区扩大到全市。9日上午,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厦门市执法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办法》实施情况及养犬执法工作等进行介绍。
发布会通报,5月1日《办法》施行以来,厦门城管系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1142人次,开展巡查8177次,劝导纠正不文明养犬行为3359次起,责令办理犬证503起,处置各类投诉2513件。同时,先后开展“依法文明养犬宣传”进社区、进校园活动26次,召集养犬人士代表座谈12次,发放宣传材料28000余份。
根据《办法》有关规定,厦门养犬按照重点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实行分区域管理。其中,重点管理区是指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的城市建成区和区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一般管理区是指重点管理区以外的区域。发布会介绍,目前厦门各区都制定了《养犬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养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其中,集美、翔安两区由分管副区长担任组长,公安、农业、城管及各镇街作为成员单位;思明、湖里、海沧、同安四区则以区城市管理局领导为组长,牵头组织辖区养犬执法工作。除翔安区外,其他各区的养犬管理区域已经划定。
据悉,为推动《办法》在全市范围内有效实施,切实提高全市养犬执法工作水平,厦门市执法局按照“公安主导、城管执法、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原则,加强部门联动,推进与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共同做好规范养犬管理工作。通过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有效化解执法中养犬户不配合、入户难、取证难等执法问题;通过共同开发养犬管理APP,整合犬主和犬只登记、免疫、年审以及违规记录等数据,实现养犬管理数据共享,提升养犬管理信息化水平。其中,养犬管理APP将于明年上线。
不仅如此,厦门市城管执法部门还积极协调督促街道、社区、物业、公园等管理部门加大养犬管理力度,鼓励小区业委会、物业签订社区文明养犬公约,对违规养犬行为主动开展劝导制止,对拒不整改的及时通报并协助执法部门依法查处,探索建立管理执法互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监督,鼓励群众利用随手拍在厦门城管APP平台举报不文明养犬行为,探索推动小区物业、公园等单位在显要位置设置曝光台,对不文明遛犬行为进行曝光,督促犬只所有人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对于2023年厦门养犬执法工作的思路,该市将深化执法加强重点管理区执法,如进一步加大对犬只扰民、违规养犬、不文明遛犬等群众反映的突出违法问题的执法力度,加大公共场所、重点区域的巡查和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加强对无主犬和流浪犬的收容工作;密切配合协作,适时开展联合执法,解决入户难、阻扰执法等养犬户不配合问题。
厦门市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从文明养犬、法规解读、执法行动等方面深入宣传,在推行劝导在先、处罚在后的养犬执法管理模式的同时,重拳整治重点区域和投诉热点问题,引导居民文明养犬、规范养犬,通过扎实抓好养犬管理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规范养犬、文明养犬的良好氛围,为厦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城管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