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弦樓之魂海之韻 漳州“天然影棚”魅力初顯

蘇海森

2020年07月29日15:56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作為全國十大美麗海島,東山縣日漸成為優質影視劇組的熱門“網紅打卡地”。易欣攝

7月27日,閩台兩岸共同主辦的綜合性文化交流活動——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藝術展在“谷文昌精神”發源地東山縣拉開帷幕。在開幕儀式上,福建省廣播電視局、福建省電影局授予東山縣 “閩台影視創作中心”牌匾。

作為全國十大美麗海島,東山縣獲此殊榮得益於其獨特的天然海景和谷文昌紅色文化資源。從20世紀70年代的《海霞》開始,至今已有《西游記》《左耳》等60多部優質影視作品到東山縣取景拍攝,題材涉及廣泛。央視、衛視紀錄片及明星真人秀更讓東山縣成為熱門“網紅打卡地”。

事實上,東山縣僅是漳州市與影視美妙邂逅的其中一個重要縮影。近年來,漳州市從文化旅游資源要素、產業發展情況等方面入手,不遺余力打造成全國最佳影視外景地。

以豐厚文旅資源鑄造“天然影棚”

位於漳州開發區的清新西班牙風情小鎮卡達凱斯是《西虹市首富》等影視劇的取景拍攝地。漳州開發區供圖

在漳州開發區,市民和游客時不時還可邂逅明星。

位於廈門灣南岸的漳州開發區是漳州市打造影視拍攝基地的前沿陣地。這裡不僅有迷人的濱海風光、清新的西班牙風情小鎮、壯觀的廈漳跨海大橋等“天然影棚”,更有福建省最大的室內影視拍攝基地——海峽兩岸影視制作(漳州)基地。近年來,《西虹市首富》《盜墓筆記3》《大鬧天宮》《決勝法庭》《激情燃燒的歲月》《一起來看流星雨》等影視劇均到此取景拍攝。

我國司法體制改革后國內第一部以“庭審為中心”的電視劇《決勝法庭》就把漳州開發區作為主要取景地。“漳州開發區四季如春、風景宜人,非常適合影視劇的拍攝,而且海峽兩岸影視制作(漳州)基地攝影棚設備先進,設施齊全,完全可以滿足我們劇組拍攝的需求。”該劇導演連奕名如是稱贊到。

位於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是福建土樓標志性建筑,也是眾多影視劇組的心儀地。沈揚攝

打造成全國最佳影視外景地,境內有著15000多座土樓的南靖縣則主打其獨特的世遺土樓建筑景觀和閩南鄉村文化。

小橋流水、幽長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樓……在國家5A級景區福建土樓(南靖)景區裡,有一處與電影《雲水謠》同名的景點家戶喻曉,是游客向往“浪漫”和“愛情”的“棲息地”。

一部電影帶“火”一處景點。2005年底,由作家張克輝創作,尹力執導,陳坤、徐若瑄、李冰冰主演的愛情電影《雲水謠》在此拍攝取景。福建土樓“申遺”成功后,為借電影《雲水謠》之名樹立品牌,當地政府將這裡命名為“雲水謠”古鎮。這部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讓這裡打響了知名度,引來了一波又一波游客,也引來更多優質影視劇組。

位於南靖縣的雲水謠景區古香古色,愛情電影《雲水謠》曾在此拍攝取景。張志堅攝

於2018年2月在南靖縣取景拍攝的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古田軍號》就是奔著“土樓文化“而來。“選址南靖土樓是因為這種建筑寓意著齊心,並且一致對外,這也是電影要體現的團結精神。”該部電影執行導演曹宏說到。

“打造全國最佳影視外景地,漳州‘家底豐富’。”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林菁介紹,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漳州文旅資源豐富,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地1處、國家3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20個、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135項、國家歷史文化街區4個、中國傳統村落45個。

以產業帶動打響“最佳影視拍攝地”品牌

得益於獨特的天然海景和谷文昌紅色文化資源,東山縣受到優質影視劇組青睞。易欣攝

7月27日,經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文聯專項支持,由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出品的紀錄電影《縣委書記谷文昌》在東山縣正式開機。

2019年,講述中國女排故事的電影《奪冠》啟動儀式在漳州女排訓練基地舉行,導演陳可辛、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中國女排前總教練陳忠和齊聚漳州,暢聊電影拍攝的台前幕后,回憶自己和女排的點滴故事。

位於漳州市區的古城吸引了《芳華裡》《台灣往事》《海峽》《劇場》等影視劇到此拍攝。肖國和攝

“谷文昌精神”和“女排拼搏精神”是漳州“五種精神”其中的兩種。本土精神文化精髓與影視“牽手”,是漳州探索拓展文化旅游影視產業融合發展的一項重要嘗試。對此,林菁表示,以講好“中國女排娘家基地”故事、弘揚“谷文昌精神”為重點,下一步漳州將進一步推動影視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全面拓展文旅影視產業,規劃推出“藍色誘惑”“綠色魅力”“閩南風情”“紅色經典”等現代影視之旅線路,保留一些大戲拍攝造景,逐步形成規模,納入影視之旅線路,吸引海內外游客入景入戲。

產業要發展,政策得先行。

跨越廈漳兩地的廈漳大橋頻頻出現在影視劇鏡頭裡。易躍超攝

“依托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落戶廈門舉辦的有利契機,緊緊抓住福建省支持漳州市將微電影短視頻大賽打造成為兩岸重要影視賽事之一的重要機遇,全面實施影視繁榮創作計劃。”

7月20日,漳州市文化旅游體育會展夜間經濟融合發展大會召開。會上發布的《漳州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更是明確影視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以產業發展為“催化劑”,林菁表示,接下來漳州將全面打造全域“天然影棚”,重點推出“美麗海灣取景地”“ 綠水青山取景地”“ 特色建筑取景地”“ 紅色經典取景地”等幾類“天然影棚”。通過“以點穿線、以線帶面、形成組團式發展格局”,促使整個漳州成為影視成本最小化、畫面最美化、效益最大化的首選“天然影棚”。

(責編:陳楚楚、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