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回來啦!”一回到學校,林克斌習慣性地穿上白大褂,整天泡在實驗室裡忙碌著。作為首批返校的華僑大學學生,他特別開心:“明年博士就要畢業了,壓力很大。沒回校,不能做實驗,科研進展就很慢,比較著急。”
林克斌是華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4月底,他剛剛獲評為“福建向上向善好青年”之“勤學上進好青年”。該評選由共青團福建省委發起,表彰在愛崗敬業、創新創業、勤學上進、扶貧助困、誠實守信、孝老愛親等方面表現優異的青年。
林克斌獲獎,主要在於他最近幾年表現非常突出。2018年10月,以他為第一作者、導師魏展畫教授為第一通訊作者的論文登上了世界頂級期刊Nature,其研究的高效率高穩定性的發光器件刷新綠光效率的世界紀錄。該研究成果被認為是鈣鈦礦發光二極管裡程碑式的突破,被評為2018年中國光學十大進展。該論文同時入選2018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這篇論文的發表,也實現了華僑大學在Nature發文零的突破。據統計,即使是國內最頂尖高校的博士生,每年能夠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Nature、Science、Cell上發文的,也是極少數。為此,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科技日報、福建日報、東南早報等媒體也紛紛進行報道。
2016年考研因調劑才進入華僑大學,自認“基礎很一般,一開始也很迷茫”的林克斌,為何能在短短三年內,在科研方面取得如此大的突破?他說,因為自己太“幸運”了:“如果沒有魏老師的幫助和扶持,我不可能取得現在的成績。現在看來,當初調劑的不幸就是最大的幸運。來華僑大學,算是我人生重要的轉折點。”
林克斌的導師魏展畫,是一位“學霸教授”,本科畢業於廈門大學,隨后到香港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魏展畫作為青年引進人才來到華僑大學,從事鈣鈦礦研究。2018年登上Nature時,他年僅29歲。
“不會沒關系,什麼都可以學,隻要努力去學,肯定可以做好的。”這是魏展畫經常鼓勵林克斌的話。作為導師的第一位研究生,林克斌也踏踏實實跟著導師,從實驗室的裝修到實驗新設備的購進,再到新設備的調試和適應、藥品的反復實驗調試,從瘋狂的實驗,再到論文的撰寫、修改……一步步地走過來。
而在導師魏展畫眼中,林克斌是一個踏實勤奮的人:“有什麼不懂的,他都很勤奮去補齊自己的短板,也很能吃苦!”
就拿在Nature的發文研究來說,林克斌最大的困難來自於實驗本身。那時,他們連續幾個月日復一日地實驗,甚至“走路時,吃飯時都在想著怎麼做,凌晨1點多還在看文獻,但一直沒有什麼進展,很痛苦!”而眼看著同一研究領域的成果進展很快,自己也很著急,心情跌入谷底,“但魏老師不斷地鼓勵和鞭策我,不斷給我打氣,要堅持下去。”
直到2017年5月初,實驗有了偶然新發現,林克斌和導師又反復討論、交流,接下來就是兩三個月瘋狂的實驗,終於有了突破!這段時間,睡眠對於林克斌來說是奢侈的,一天睡五六個小時、三四個小時是常有的事,“有兩三個晚上為了盯實驗,就在實驗室通宵,實在太困了,就在椅子上瞇了一會兒。”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最終,他們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獲得發表。林克斌由此收獲了2018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2018年度國家獎學金、2018年度華僑大學校長特別獎及承志英才獎章、華僑大學三好學生、2020年“福建向上向善好青年”等榮譽稱號,以及更多學術交流的機會:2018年參加第六屆全國高校材料學科研究生凌峰論壇作口頭報告,並被選為分會場最佳口頭匯報代表﹔2018-2019年度連續兩次參加全國鈣鈦礦青年學者論壇﹔組建團隊參加“挑戰杯”賽事,並獲校賽特等獎……
“特別感謝國家、學校對我的認可。”隨著對外交流越來越多、接觸的大咖越來越多,林克斌意識到:“一方面,隻要努力學、認真做,咱華大的學生也能做出有世界影響的成果,不比別人差,我們要有信心。另一方面,自己不足的地方還太多,必須不斷去彌補、去提升,才能對得起這些榮譽。”
“其實這世上也沒有那麼多天才,唯有夜以繼日的努力。”林克斌說,看到自己的導師以及同行大咖們雖已取得很好的成就,但仍然從不停歇,馬不停蹄地在工作,以尋求新的突破,“作為后輩,我應該更加努力,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取得新的突破,不辜負老師、學校和社會的期望。”(華僑大學供稿 整編:閔艾)